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特斯拉

2017-12-06 11: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就像手机界里的苹果一举一动皆成新闻,特斯拉在汽车领域也是永远都不缺谈资。不过,相比前者,后者的话题涉及负面的东西更多一些。比如,最近特斯拉就被爆出“加速生产,质量堪忧”的问题。

9名特斯拉现任和前任员工(包括一名前高级经理)向媒体透露,特斯拉车型在离开工厂到达用户手中之前,经常需要进行维修。这些工人援引特斯拉内部追踪系统10月份的数据称,在组装完成后,质量检查通常会发现超过90%的Model S和Model X车型存在缺陷。而这样的问题早在2012年就出现了。之所以如此,这些员工认为是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的错误决策所致——缩短设计流程、跳过某些预生产测试并即时进行优化改造,力求超越行业规范快速发行车辆。

用中国的一句话说,马斯克是“萝卜快了不洗泥”。对于这些爆料和媒体指责,特斯拉方面回应称,其质量控制过程异常严格,所谓“维修”,其实只是标记和纠正最小的缺陷,并且能在几分钟内就解决了。特斯拉在一份声明中还将这种不出厂即维修的做法说成是对用户负责,是其追求质量完美的表现——“我们认真审查每一辆车的每一个最细微的问题。大多数客户永远不会注意到后期制作完成的工作,但我们会关心甚至几毫米的机身间隙差异或轻微的油漆光泽变化。然后我们把这些改进回馈到生产当中,以追求完美。”

知错就改是好同志,可是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千锤百炼,就有问题了。特斯拉为出厂前自家车的毛病找借口,就是这种逻辑。况且,发现的毛病少点,还可以用善于发现问题点赞检查环节,而之后的返修还可以往“追求完美”上靠,但发现超过90%的车辆都有毛病(检查程序所呈现的故障率,丰田等全球生产效率较高的车企基本都低于10%),这根本就是普遍问题,惨不忍睹,哪还有什么“完美”好言?尽管特斯拉否认这个比例,它拒绝给出内部追踪系统的数据以证清白,但业内人士推测那几个员工的说法差不多符合事实。

人们看到,特斯拉几款车型上市以来,收到各种反馈问题,其数量远远超出同类汽车。美国《消费者报告》和J.D.Power就一直批评特斯拉门把手和车身板件间隙故障等质量问题。特斯拉车主也在网络论坛上抱怨各种问题。最近比较火的美国软件工程师泰勒·马丁上传控诉特斯拉质量问题的视频,就很典型。视频显示,过去10个月里他的Model S 60D竟然先后找售后做了6次维修保养,换掉了2个挡风玻璃和1个显示屏,就连车门也经历了好几次拆装。

由于各种小问题,特斯拉已经进行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召回。2015年底,由于安全带脱落问题,特斯拉在全球召回了约9万辆汽车;今年4月,又因为泊车制动装置中的一个零件存在隐患,召回了5.3万辆Model S和Model X。事实上,正是由于特斯拉汽车的质量问题一直饱受外界质疑,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汽车协会认为特斯拉汽车比同类车型的事故率更高,维修费用也要高得多,因而考虑提高Model S和Model X两款车型的保险费率。

业内人士称,对于汽车这种复杂产品而言,起初装配阶段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因为售后的修理程序既耗时、耗成本,还耗品牌声誉形象。特斯拉目前市场值超过6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丰田、德国戴姆勒和大众的全球市值第四高的汽车制造商。令人疑惑的是,这么多年特斯拉就是不赚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原因不止一个,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检修及售后环节太烧钱,拖累整体收益。一位前特斯拉监管员曾向媒体透露:“特斯拉对于检查程序投入的太多,而这就是它花那么多钱的原因。”

质量问题这么多,对于特斯拉而言,也是无奈的事,毕竟,它从事汽车制造才十多年时间。事实上,它所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比较初级,比如在校准时每个团队并不是都采用同一标准,因此导致了尺寸上存在差距。甚至会出现大量车辆下线之后却未装挡风玻璃、保险杠等部件的情况,而安装工人手头竟没有这些部件。这种低级的质量管控制问题在成熟车企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特斯拉汽车存在诸多缺陷而且多是低级质量问题,表明这家企业仍在为掌握基本制造工艺而努力。显然,相对于那些拥有几十年、上百年造车历史的车企,特斯拉还是个孩子。明白了这个现实,再听马斯克“特斯拉将成为地球上最好的制造商”的说辞,是不是觉得有点大言不惭?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