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广东佛山市制定方案引领全市迈进质量时代

2017-08-18 08:02:4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从三年质量提升路线图看“质量佛山”建设

广东佛山市制定方案引领全市迈进质量时代

陶瓷检测

燃气具检验

□ 本报记者 沈 洪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制造”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报告提出: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完善制造业产业链条,强化综合制造能力优势,避免制造业过快向外转移,保持制造体系完整性;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广东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壮大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为紧扣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全面提升全市工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近日,由佛山市政府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龙头城市的质量提升路线图。

为此,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工业产品质量提升,提出了瞄准省内和国内第一,具有强烈国际竞争力的4大目标、44项具体任务,旨在坚定不移走质量强市发展道路,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高层次供给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引领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进质量时代。

质量佛山——

提升质量总体水平

佛山作为广东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工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制造业门类齐全,特色非常鲜明。以美的、格兰仕、坚美等为代表的众多企业,成为佛山制造业的标杆。

佛山作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在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版图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佛山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

然而,目前佛山的产业结构仍以传统制造为主,虽然体量较大,但集中度不高,处在产业链低端,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土地告急、资源短缺、人口超负、环境透支、区域失衡等,成为佛山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提出: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重点领域消费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出口产品质量溢价水平明显提升。

6月6日,在佛山打造“质量佛山”工作推进会现场,市质监局局长梁志光介绍,去年广东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是87.81%,而佛山达到了9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当梁志光的话音刚落,市委书记鲁毅马上问道:“目前德国的产品合格率又是多少?”他强调,在质量方面,佛山不仅仅要在省内领先,也要争取在国内领先,甚至在世界工业产品制造的质量上都有强大的竞争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上述这段会议的“插曲”说明,市委书记熟悉质量、热衷质量、关注质量。

为使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方案。

一是培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大力挖掘和重点培育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借鉴“德国制造”的经验,在全市打造一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制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培育措施、奖励办法等配套文件。

二是开展质量比对研究提升。选取重点民生产品,深入分析质量状况,比较研究国内外相关产品的技术和标准差异,摸清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分析质量提升路径,多措并举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对重点民生产品生产企业,推行内外销产品在同一生产线、按相同的标准生产,从而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是强化质量技术帮扶。组织技术专家到企业开展“质量义诊”,现场对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把脉会诊”,资助技术机构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技术标准、产品研发、检验检测、计量管理、人员培训等综合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做大做强。

四是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引导支持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优化运行流程,积极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企业标准体系,对生产、经营和服务等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大力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计量检测体系,推广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加大计量投入,在生产加工、工艺控制、产品检验等关键环节和过程合理配置、有效使用计量器具,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提高企业计量检测管理水平。

五是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平台技术服务支撑作用。积极扶持国家级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站建设,推动专业镇、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设立专业实验室和检测站。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形成检验装备、技术、资质、人才、科研成果互促共进格局。发挥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在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创新试验、计量校准测试、质量标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紧扣该市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服务企业创业创新。对企业开放实验场地,实现检测资源共享。指导企业建立实验室,为新产品提供检测服务和数据分析,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加强对工业产品的监督抽查,加强数据收集和风险研判,以及对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的分析,提出技术改进措施。

六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通过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大力推进优质科技孵化器上升为国家孵化器,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程化、专业化的服务。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攻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七是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制定完善“扶优汰劣”的产业政策措施,设立产业门槛,促进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抢抓省委、省政府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契机,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提升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紧密围绕市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继续实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运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先进制造业。

目标是:到2019年,全市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力争达到95%,确保工业产品质量在全省位居前列。

标准引领——

支撑产业发展

佛山制造业发达,产业积聚。相比珠三角,佛山在全省格局中具备更为鲜明的制造特色,有着“中国制造看广东,广东制造看佛山”之说。

省党代会报告关于制造业的表述,以“立省”为定位,以“不动摇”为基调,更加坚定了佛山制造业发展路径和发展信心。

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提出:“标准引领”作用显著——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产业标准体系持续完善、优化,标准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重点行业标准话语权大幅增强,标准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早在2007年,佛山市就将标准化战略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相继颁发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意见及其奖励办法,使一些企业通过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化活动,加强了全市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重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使佛山地区的产业技术优势正通过相关标准的实施而得以在国内外确立。一方面,承担标准研制的企事业单位配套资金投入以几何级数增长,从而推动“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跃升。另一方面,佛山的企业积极通过标准化争取“话语权”,企业已成为标准研发、制定的主力军,推动了产业升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标准化工作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不仅关系到科技、产业、贸易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关系到竞争的成败。因此,标准化战略助推转型跨越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使标准引领作用显著,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通过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使重点行业标准话语权大幅增强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一是以联盟(团体)标准引领产业集群水平提升。继续在专业镇、产业集群大力推行联盟(团体)标准工作,重点加快在泛家居、先进装备、智能制造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建立标准联盟,突出产业技术优势和质量水平,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高端联盟(团体)标准,支撑优势产业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结合产业配套完善的特点,推动联盟(团体)标准向产业链延伸,倒逼整个行业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二是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掌握行业“话语权”。推动社会组织、产业联盟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承担标准化秘书处工作和担任标准化技术机构职务,以标准带动产品“走出去”。组织制定家电、家具、陶瓷卫浴、有色金属加工、涂料等优势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引导、扶持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扩大产业标准“话语权”,巩固产业优势地位。

三是引导优势产业采用国际标准。大力支持优势产业在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采用国际标准,加快设备的现代化改造、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打破技术贸易壁垒,加快获取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佛山市工业产品国际市场份额。

四是强化标准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推动制造业标准与技术创新融合发展,重点开展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标准研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跃升。

五是全面深化落实标准化工作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加快推进企业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引导企业将执行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向社会公开,逐步取消政府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同时,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探索现有的联盟标准向团体标准转化,扩大佛山标准在全国的影响力,积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标准支撑。

目标是:到2019年底,新增制定联盟(团体)标准30项以上,覆盖全市85%以上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新增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超过60项;新增通过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可数超过200个;新增专利转化技术标准超过60项;全市参与开展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改革的企业超过2500家。

佛山制造——

品牌体系逐步形成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标准是保障质量的基础,品牌则是产品质量的外延与形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名牌带动已经成为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提出:“佛山制造”品牌效应凸显——企业品牌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具有较强品牌培育能力的工业企业大量涌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品牌数量明显增多,知名消费品品牌价值大幅提升,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三位一体的“佛山制造”品牌体系逐步形成。

佛山市品牌带动战略中,一方面,通过向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倾斜和转型,使一批带动作用强、技术含量高的优秀名牌企业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始终坚持用标准提高产品质量、用质量支撑产品品牌的理念,使“佛山制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断提高。

目前,全市有3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9家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拥有的广东省名牌产品总数达500个,占全省总数的25.5%,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已获批创建的“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共9个,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佛山品牌效应表明:通过实施品牌带动,将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有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也将成为推动质量供给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和升级。

为使“佛山制造”品牌效应凸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三位一体的“佛山制造”品牌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一是加强企业品牌培育工作。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引导大中型企业制定实施品牌战略规划。大力推荐优势产业的优势产品纳入省名牌产品建议评价目录,积极发动和指导更多的企业申报省名牌产品称号,力争省名牌产品数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的位置。扶持企业提高商标创造、管理和保护能力,指导知名企业品牌开展中国驰名商标和广东省著名商标保护,鼓励企业注册国际商标。培育和推动企业争创“广东优质”品牌称号。推动优势骨干企业争创国家、省政府质量奖,做好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工作,树立一批质量卓越的标杆企业,示范带动行业整体质量提升。

二是进一步强化区域品牌建设。进一步结合辖区特色产业集群分布特点,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平台作用,加大区域品牌培育和扶持力度,组织和鼓励更多优势产业集群申报全国或全省知名品牌示范区,通过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广东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主要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效应,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是加强品牌维护和运营。探索建立品牌保护机制,开展经常性的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维护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区域品牌的价值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开展“佛山制造”品牌建设理论研究,推广运用理论研究成果。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积极组织市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区域品牌参加质检总局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探索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以品牌为基础的质押贷款新模式。同时,把区域品牌推广与招商引资、开拓市场、区域交流合作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提高消费者对“佛山制造”的认可度。

目标是:到2019年底,新增广东省名牌产品、各级政府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全国和广东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分别达到60、15、7、28、10个以上;获批创建知名品牌示范区占全市主导优势产业集群比例达到95%以上;工业品牌价值对二产经济贡献率达到70%以上。

提高监管水平——

提升企业质量意识

2017年作为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

佛山市作为制造业发达地区,产品质量提升既关系到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区域品牌形象。虽然,许多中小企业低水平的扩张很难进入质量竞争,但具有独特竞争优势、质量提升潜力较大的企业,市场前景看好。

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提出:企业质量意识大幅提升——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显著提高,质量信用水平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培育一批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人才,企业更加推崇和追求“匠心精神”。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品牌文化附加值、市场营销能力不断增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竞争力不断提高。

自开展质量强市以来,佛山市为创新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大质量”工作模式,将质量强市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上。一方面,加快建立规范高效、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推进质量工作成为提升佛山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把引导企业、群众、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参与到大质量工作中来放在突出位置,以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切入点,从而形成全市齐心合力的工作格局。

围绕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佛山市在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中该抓什么?企业的主体责任怎样得到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一是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大中型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组织企业参加“首席质量官”培训。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研判,发现企业产品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对企业第一负责人实施约谈。针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行业性质量问题,通过产品质量分析会、解读产品标准重点难点、专项技术帮扶等手段,帮助企业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推动行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二是完善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力度,扩大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对部分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实施产品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联动,实现质量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衔接;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管,对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性检查,对获证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和日常巡查。

三是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建立产品质量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实现产品质量管理从“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通过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每季度对全市重点工业品的质量状况和区域工业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研判,形成分析报告,以具体工作意见指导各区开展专项整治,将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质量安全应急管理,优化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处置能力,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四是加大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查彻办质量违法大案要案。实现质量行政处罚案件信息100%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加强省、市、区三级行政执法联动,强化“两法衔接”。

五是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生产领域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将相关违法违规企业纳入质量诚信“黑名单”,实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在市场准入、监管方面依法依规使用相关企业奖惩名单,形成奖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是加大企业培训力度。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和质量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普及质量管理知识以及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强化企业质量意识。每年免费举办多期精益生产、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等先进质量管理培训班。举办产品质量提升、标准化知识、计量管理知识、认证认可知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等质量专业基础培训班,培育一批高水平的质量人才。

目标是:到2019年,每年举办质量管理、标准宣贯、特种设备安全等各类培训班,培训企业人员10000人次以上;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模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数量占比达到90%以上;推动设立首席质量官的企业数量翻一番,总数达到450家以上。

建立提升机制——

形成质量合力

坚持走质量强市之路,让质量成为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佛山,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紧紧抓住提高“质量与效益”这个关键词,正在通过质量强市活动,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质量,已经全面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

为确保三年行动计划有效落实,佛山市通过推动各级政府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尤其是,将政府履行总体责任放在了重要位置,层层建立质量强市的组织领导架构,注重顶层设计、贯彻落实、支持保障,使各级党委、政府把质量提升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

一是加强市级层面顶层设计。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点,要求各区、各部门要以开展全市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和抓手,全面促进质量工作上新台阶。为推动各级政府落实质量工作责任,结合实际细化分解成了目标任务和内容,每一项目标内容明确了具体的牵头单位、配合单位以及完成时限,形成建设“质量佛山”的合力。

二是有效保障政策和经费的强力支持。市、区两级将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工业产品质量提升扶持政策,对贯彻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安排专项保障经费,要求各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予以保障,要加强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三是强化督查考核。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质量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将工业产品质量提升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区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范围,同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从今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对各区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并强化督查督导和考评通报。

佛山,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机制,破除了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了“大质量”工作机制,必将极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书写质量时代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王嘉摄)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