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一张“物联网” 二代“新渔夫”

2017-07-06 09:10:34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沈锡权 方问禹

同是太湖流域渔民的儿子,同样子承父业从事淡水养殖,浙江两个“渔二代”正集结在同一张“物联网”上。

沈杰,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是目前国内物联网领域的前沿专家。然而跳出农门15年后,2016年他辞去了一些行政职务,返回到故乡——长三角渔业重镇湖州市菱湖镇,做了一名“博士渔夫”。

父辈、亲戚多是养鱼户,沈杰打小也在鱼塘边长大,深知养鱼艰辛。回到菱湖镇,他身负重任:用物联网消除行业“痛点”,重塑渔业生态。

“养鱼很辛苦,但利润不高,消费者想吃好鱼却又吃不到。”在沈杰看来,传统渔业已跟不上时代,湖州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养殖都面临转型升级。

对准传统渔业痛点,沈杰创办了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汇集养殖户、饲料厂商、销售档口、金融机构等相关方的物联网平台,正从养殖、销售、融资等环节重构渔业生态。

物联网新技术,也将另一个“渔二代”章利恩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章利恩在菱湖镇承包了11个鱼塘,今年44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很多。同父辈一样,章利恩养鱼也凭经验,鱼塘含氧足不足,主要看天气判断。因为承担不起鱼塘缺氧“泛塘”、全军覆没的后果,他只能整夜巡塘、一宿无眠。

“父亲养了一辈子鱼,欠下一屁股债。”章利恩回忆说,以前父亲养鱼平均三年泛一个塘,前两年赚点钱第三年差不多就赔完了。2010年,泛塘让父亲急出了病,而且一病不起,去世的时候还欠着1万多元钱债。

水下探头、传感器、手机APP……现在。渔民们用手机随时监控鱼塘含氧量数据,遥控开启增氧设备;即便一时忘记,软件后台也会有人24小时监控,打电话通知。

“有了这个,我虽然还住在鱼塘边,但夜里只要起来一次看看数据就行,等于请了一个工人不停地给我巡塘,还省下不少电费。”章利恩指着手机感叹地说,没想到几样小设备,就颠覆了传统渔民积累了数十年的“养鱼经”。

事实上,物联网带来的“颠覆”,已经渗透到传统渔业的全产业链。章利恩说,以前通过“二道贩子”卖鱼,经常出问题、拿不到钱,现在和物联网平台合作,定价合理、上门收购。此外,物联网还能预测鱼市、指导选择鱼种,渔民不再“会养什么就养什么”“而是什么挣钱就养什么”。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