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2016年缺陷产品召回典型案例三则

2017-01-20 09:27:51 中国质量新闻网

消除风险 守护安全

2016年缺陷产品召回典型案例三则

□ 本报记者 何 可

2016年,我国《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开局良好,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首次突破1000万辆。一年中,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在召回监管、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报对2016年召回典型案例进行了汇总与点评。

一、高田气囊召回案例

近年来,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异常破裂问题在全球引发了大规模的召回。质检总局在掌握到相关情况后,立即组织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开展调查工作,截至2016年底,已经对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天津一汽丰田等在内的34家生产企业启动了缺陷调查。相关整车生产企业和高田公司称,国内尚未发现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异常破裂的案例。

据了解,高田气囊召回事件发生以来,已在全球市场召回受影响车辆超过6000万辆,截至2016年12月25日,21家国内生产企业已向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并向社会发布了召回信息,涉及车辆共计964.66万辆。但尚有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北京奔驰等13家生产者未向质检总局备案相关的召回计划。据悉,下一步质检总局将督促上述企业采取相关措施,消除消费者行车风险。

点评:召回不仅是一种质控手段,更是一种责任。高田多米诺骨牌的倒塌始于2008年,当时有车辆因为其生产的气囊在弹出时发生爆裂,喷溅金属零件而被召回,但是高田坚持将事故原因归结于工厂生产及材料处理上的失误。随着全球范围内事故发生频率的上升,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压力下,高田最终于2015年承认其生产的气囊存在安全问题。不过,时至今日,高田气囊在全球的召回数字仍在累加。高田气囊召回案例说明,质量问题是瞒不住的,早日正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早日完成召回、履行责任,才能早日赢回信任。

二、宜家抽屉柜召回案例

2016年6月28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宣布,因存在容易倾倒的风险,宜家已经宣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召回约3560万件家具,且此次召回范围仅限于北美地区。在监测到上述信息后,质检总局立即组织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开展信息跟踪,了解到北美地区召回的抽屉柜中国市场同样有售,随即启动了缺陷调查。

经过多次的技术交流、分析论证和工程试验等,最终表明,宜家抽屉柜如果没有被恰当地固定在墙上,可能会发生因柜子倾倒从而导致儿童死亡或受伤的危险。

经质检总局对生产者进行约谈后,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12日向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召回166万余件马尔姆系列抽屉柜。

点评:这个案例里,中国标准又一次成了“区别对待”的挡箭牌。召回制度是针对已经流入市场的缺陷产品而建立的。所谓缺陷产品,是指因产品设计上的失误或生产线某环节上出现的错误而产生的,大批量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或危害环境的产品。所以说,决定某件产品是否应该被召回的,从来都不是标准,而是缺陷。宜家的相关产品之所以会在美国召回,是因为其产品在使用中造成了消费者的人身伤害,这种符合标准却造成伤害的情况,更多的原因就是产品存在质量缺陷。所以,宜家一开始用“符合标准”搪塞中国消费者,是禁不起推敲的,也只能在质检部门的约谈后乖乖召回。

三、三星NOTE7手机召回案例

2016年9月2日,质检总局监测到三星Galaxy Note 7手机因存在过热燃烧问题实行全球召回的信息后,立即组织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开展信息监测,监测到在中国地区发生过热燃爆问题后,立即召集行业专家召开了该型号数字移动电话机过热、燃爆问题缺陷技术会商会议,启动了缺陷调查,先后对发生手机爆炸事故的消费者和报告缺陷信息的消费者共开展了11次回访调查,6次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分析和讨论,形成缺陷调查工作方案和实验方案,并开展缺陷工程分析实验4次。同时,质检总局执法司先后3次约谈三星公司负责人,敦促三星公司实施全面召回。2016年10月11日,三星公司向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更改此前召回1858台手机的方案,召回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全部三星Note7手机,共计19.1万台。

点评:约谈,又见约谈。在一系列的重大召回事件中,质检总局的行政约谈和缺陷调查是有力推动召回工作的重要措施。企业召回有缺陷的产品,本是一种主动负责的态度,通常会赢得消费者的理解,但是三星(中国)两次召回在数量上的天差地别,却有“打脸”之嫌。担心企业的“召回歧视”,可以说已经成了中国消费者的一种“心病”。主动召回,给人的感觉是敬畏消费者;约谈后的“被召回”,给人的感觉则是敬畏权力。花一样的成本,收效明显两极分化,这样的账企业应该认真算一算。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