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江苏靖江空调配套产业借3C认证成功突围

2016-11-23 08:35: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给防火产品“加把火”

江苏靖江空调配套产业借3C认证成功突围

□ 石蓉军 本报记者 蔡美萍

江苏靖江,被称为“空调配套之乡”,全国60%的空调防烟排烟产品、20%的空调风机产自这里,行业年产值15亿元以上。

然而,随着近几年空调市场进入饱和期,加上产品同质化竞争、同行压价竞争现象严重,靖江空调配套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2015年,质检总局、公安部、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公告,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凡列入公告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消防产品,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标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这一公告成为靖江空调配套行业转型的一剂催化剂。

3C认证是一道行业准入门槛,如果企业无法拿到,就得退出市场。然而,当地相当多的企业并没有构建完整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多数企业没有申请3C认证。要获得3C认证,关键是产品必须通过检测。

3C认证规定出台后,靖江300家企业中仅有86家准备办理3C认证,全市尚无一家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独立完成两大类所有规格型号产品的开发定型工作,产品检测也多以失败告终。靖江多家企业每次产品耐火测试只能坚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与国家标准差距甚远。

如何破解这一现状?单个企业不行,单靠企业也不行,整个行业开始了探索。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靖江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确定了“提升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总方针,提出了变企业“单兵作战”为“集体研发”的战略构想。

由靖江市市场监管局牵头,12家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组成技术攻关联盟,共同出资研发技术。靖江市产品质检中心为了方便企业,自筹资金添置了一台风机动力性能测试装置,帮助企业开展风机的风量、风压、全压、效率、振动、噪声等性能检测。同时,抽调人员跟踪服务,指导联盟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台次的检测试验,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

2015年9月6日,江苏景盛空调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熀军收到了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寄来的防火排烟阀门强制性产品认证(以下简称3C认证)证书,这是我国首家通过防火排烟阀门3C认证的企业。“多亏了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服务,牵头组织相关工作,帮助企业破解各环节难题,我们才能顺利完成认证,整个生产经营不受影响。”肖熀军说。

自今年4月中凯公司通过3C认证后,企业的阀门产品就供不应求且身价陡升,目前在手订单超过3500万元。公司总经理沈怀文说:“通过3C认证,企业‘脱胎换骨’,厂房建设、设施设备等按要求升级到位,防火排烟阀门具备了科技含量,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大为提升;以往的客户主动联系企业,甚至带着现金上门提货。目前,企业正开拓中高端市场,已获得核电、轨道交通等领域工程订单,在招投标中与德国妥思等行业领先企业也敢同台竞争,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上海金永利风机有限公司靖江分公司是首批通过3C认证的企业之一。企业总经理杨晔说,原先企业主要生产空调风机产品,防火排烟阀门作为“副业”,年产值只有两三百万元。受经济下行影响,企业今年的空调风机产品产值不到去年的一半,正在发愁之际,通过3C认证的防火排烟阀门却很受市场青睐,产值大幅上升,在手订单已有三四千万元,是往年全年产值的10倍多,且远远超过了企业原先的“主业”产品空调风机。如今,金永利公司主打防火排烟阀门,合作单位已由原先的二三十家增加到1500家,产品利润从原先的几个百分点上升到至少十几个百分点。杨晔告诉记者,尽管防火排烟阀门的价格比原先高,但产品仍是供不应求,一些客户为了尽早拿到产品,都是直接提现金来拿货。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发证企业300多家,其中风机企业近250家,防排烟阀企业近200家,靖江市风机领证企业60多家,防排烟阀领证企业68家,分别占全国发证数的26.09%和35%。通过技术共享,该市空调产业较为成功地应对了3C认证新规带来的挑战,也推动了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各种型号、各种规格的风机、阀门抢占了市场先机,企业招投标应接不暇;防排烟阀的价格由认证前的75~80元/米提高到目前的平均招投标价250元/米(周长),涨幅近3倍;风机价格整体上浮了30%,靖江空调配套产业实现了凤凰涅槃。

“通过3C认证,靖江企业不仅获得了跨越发展,更重要的是尝到了抱团合作的甜头,这也将对靖江空调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靖江市场监管局局长顾灿红告诉记者,下一步该局将巩固防排烟产品3C认证工作成果,进一步加大服务和监管力度,始终保持全国质量技术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优势,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提升企业行业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