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胡立彪:冲动是魔鬼

2016-11-10 08:30:02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胡立彪

人人都知道,冲动是魔鬼。但在很多情况下一些人还是控制不了自己,被魔鬼上身,办了让自己后悔的事。比如,近期是“双11”网购季,购物冲动这个魔鬼相当活跃,不少人可能要犯“剁手”的错误。

看到一些商铺推介“电商专供”商品比较便宜,就赶紧装进购物车,这样做有可能埋下剁手隐患。有媒体接消费者反映,说是在网上买到“电商专供”商品,存在质量缩水问题。而业内专家表示,为了避免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的利润互搏,不少厂家生产专供电商渠道销售的专供款,这早已成为业内的常识。因为要显示电商渠道的价格优势,“电商专供”商品大都限价生产。厂家为保证利润,会在产品型号、参数等方面做些改动,以压缩成本,这就容易导致“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同类产品相差较远。比如今年新上市的同款女士大衣,实体店含羊毛70%,电商款可能含羊毛30%~50%。虽然差别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就是假货。

消费者要是搞不清“电商专供”商品与线下渠道商品存在的区别,抱有低价买好货的侥幸,一时冲动买了下来,就很可能后悔。当然,消费者并非一定要为自己的冲动买单。电商有义务将“电商专供”产品与线下同款产品的参数差别告知消费者,提醒其购买时要权衡。如果没有告知,存在让消费者“搞不清”的故意,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出现纠纷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若商家尽到告知义务而消费者本人没有注意到,那就只有找冲动这只魔鬼要说法了。

从“电商专供”商品这事可以看出,一些消费者内心的冲动魔鬼被放出来,诱因是“便宜”二字。也正是抓住了许多人都有贪便宜的心理,商家们才喜欢在价格上玩一些猫腻。比如“双11”购物节期间电商平台一些商家惯用的虚标原价再打折伎俩。有鉴于此,近日,有关部门陆续约谈电商平台,明确要求商家不得虚标原价再打折,欺骗消费者。

当然,商家的伎俩也不好使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监管部门管得严了,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更加理性,或者说控制冲动的能力增强了。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5年,“双11”期间退货率和客服售后咨询占比逐年递减,而客服售前咨询则逐年上升。这说明货比三家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只听“底价”“满减”就冲动消费的人数越来越少。而且从消费者反馈以及网友的吐槽来看,更多的消费者已经从最初对“双11”的新鲜、好奇,转变为平常心。

不过,对“双11”没有新鲜感了,并不意味着对某些特殊商品不再好奇。而好奇心刺激的购物冲动也同样危险。据悉,每年“双11”期间进出境邮件都会呈现暴发式增长,节后的邮件可以达到平时的数倍。这些进出境邮件中常常被发现装有违禁品、危险品,其数量在购物节期间也是大量增多。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南京检验检疫部门已经提前做好准备,要对邮包实施更加严格的“人-机-犬”三位一体的综合查验,同时将引入预警诚信系统,对问题邮包进行处理。

检验检疫部门开发的“邮检信息化监管系统”,将对每件截留的邮包全程录入信息并拍照,及时向收件人推送邮包被截留的短信;收件人可以通过点击短信链接,快速登录网站,便捷地查询被截留邮包的处理节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第二次违规入境的邮包,该系统会自动提示预警,并将收件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别说你不知道什么是违禁品、危险品,你可以上网查。这里要提醒那些“剁手党”,千万别碰这些东西,比起内心的购物冲动,它们才是让你操控不了、有可能给你造成更大伤害的真正的魔鬼。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