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重庆质监立足加强农业标准化释放脱贫新动能

2016-09-21 08:43: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点面发力 精准扶贫

——重庆质监立足加强农业标准化释放脱贫新动能

重庆巫溪县,国家马铃薯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高产模式种植一角。

重庆云阳县,国家有机菊花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农户采摘菊花。

□ 本报记者 蒋维胜

通讯员 张碧全 秦秀天

“立足加强农业标准化,释放脱贫新动能。”重庆市质监局推动全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多年以来,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坚持点面发力、精准扶贫的思维,迅速形成了“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路径,加快把贫困地区的种植养殖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效益产业,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提高特色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帮助农民走出传统农业低收益的困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从救济式输血扶贫向开发式造血扶贫转变,从漫灌式概略扶贫向滴灌式精准扶贫转变,从单项式经济扶贫向立体式综合扶贫转变,为脱贫攻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努力。

据统计,20多年来,全市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53个。其中,国家标准委批准建立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36个;重庆市质监局批准建立的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7个。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石柱自治县国家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创建——

实现“六个一” 突出贡献率

石柱县是“中国黄连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全国长毛兔第一大县”和全国最大的莼菜基地县,是重庆唯一集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于一体的特殊县。

“举全县之力打好‘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创建攻坚战。”自2014年启动国家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创建以来,石柱县按照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坚持“抓标准、促发展、树品牌、保安全、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加速构建“绿色为体、特色为魂”的县域经济框架,特别是围绕辣椒、黄连、莼菜、兔子等4大特色产业,形成了石柱特色农业综合标准体,建立了“综合管理、安全监管、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4大服务体系,构建了“推广机构+监管机构+专家大院+涉农企业+农户”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完善和提升“产+加+销+研+标”的产业子体系,形成了县、乡镇、村(社区)一体化社会服务格局,农业标准运用效益明显,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农业整体形象提升,初步实现了“集成一批项目,完善一套体系,做强一批龙头,提升一批产业,创建一批品牌,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创建以来,在着力打造辣椒、黄连、莼菜等“石柱”品牌为主的特色产品以外,培育了“谭妹子”辣椒、“海涟”莼菜、“陶大”马铃薯粉丝、“月泉”冷水鱼等竞争能力强、知名度高的品牌农产品。目前,全县已累计培育“三品一标”等品牌农产品180余个,优质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高”,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品牌贡献率达到14.4%。

由于农业综合标准的推广应用,辣椒、莼菜、黄连、兔子等特色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共新增效益1.44亿元,核心示范区农业综合标准应用率100%,产量和效益分别提高10.2%和9.6%。同时,还辐射带动了粮油、水果、蔬菜等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发展,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的建设。

潼南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一棵“潼南绿” 致富当地人

“喝水要喝涪江水,吃菜要吃‘潼南绿’。”“潼南绿”获得如此好的口碑,不仅因为重庆市潼南区拥有两江横贯、气候宜人的自然环境及得天独厚的蔬菜种植优势,更是因为在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潼南有意添加了一味“秘制调料”——潼南标准。

自启动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来,形成了以采用国家、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地方农业规范为补充、企业标准为辅助的标准共计348个(其中,采用国家标准142个,行业标准104个,地方标准2个,地方农业规范37个,企业标准63个),实现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互衔接、地方农业规范和企业标准相互配套,农业综合标准体系更加优化、成熟、稳定。截至目前,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678200万元,蔬菜产量从2014年180万吨增加到200万吨,油菜产量从3.3万吨增加4.68万吨,水稻产量从37万吨增加到39.05万吨,生猪年出栏三年来保持在100万头以上,蔬菜、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第一。标准化种养的农户经济效益比未实行标准化种养的农户经济效益高15%,实行标准化种养的农户人均收入突破了1.35万元,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1918元。

除此之外,还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成果,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能、节油等农业技术,推行“猪—沼—菜”、“猪—沼—肥”以及一系列的无害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农药3年累计减少30%以上,实现了农业资源的最大节约和生态环境的最好保护,潼南顺利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国家三峡鱼生态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

坚持“三不投” 改善水生态

三峡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储备库。三峡水库蓄水后,在重庆境内形成的库湾、库汊众多,外源性营养物质丰富,适合以鲢鳙为主养对象的天然水域牧场生态养殖。2013年底,忠县正式开始实施国家三峡鱼生态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

为确保库区水质安全,且不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项目承担单位重庆市农投集团三峡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在三峡库区建设天然水域牧场示范工程,发展“三不投”(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鱼药)的“零投喂”、“放牧式”生态渔业——鲢鳙鱼。据介绍,该种鱼类的食物链消化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富余有机物质,既可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以鱼养水、以鱼治水的目的,又能保护和增殖鱼类资源,促进库区水域生态环境改善。

自项目启动以来,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有机产品》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2014年建立起了“三峡鱼”质量追朔体系,千方百计确保从苗种来源、商品鱼养殖到捕捞、运输、销售全过程达到国家标准,“三峡鱼”产品先后获得“重庆名牌农产品”称号和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另一方面,公司加快相关标准的研制步伐,现已完成《三峡鲢鳙养殖技术规范》之《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殖》、《捕捞 运输 销售》4项重庆市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已送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和重庆市质监局审查。同时,公司还被列入国家科技部“重大星火计划项目”。

项目实施3年来,坚持打好“生态牌”、“扶贫牌”和“标准牌”,共覆盖忠县库区4.5万亩“放牧式”水域牧场有机“三峡鱼”,增加了1000吨有机“三峡鱼”鲢、鳙产品市场供给,年产值2000万元,带动相关产业1000余人创业增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该示范区还辐射到万州、云阳等地,推动建设12万亩(0.8万公顷)天然水域牧场,打造生态渔业产业链。

国家有机菊花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一朵小菊花 争光“云阳造”

“作为云阳县亮给世界的第一张具有‘欧盟有机食品认证’、‘美国食品药品准入证’等资格的名片——‘阳菊’菊花,不仅源自我们自身的努力和过硬的质量,更是与市、县两级质监等部门的热情帮扶和严格把关密不可分。”首次昂首走出国门的“云阳造”农产品企业——重庆云阳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雪梅兴奋地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阳菊”菊花系列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征服了海外市场的挑剔眼光,产品销往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公司现已成为西南最大的菊花加工基地。

“如果没有技术专家作为项目建设的坚强支撑,那所有的努力都可能等于零。”据介绍,公司自2014年获得筹建国家有机菊花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以来,主动邀请专家多次到有机菊花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指导,组织科研攻关,通过无数组比对试验和专家研讨、审查、修改,先后制定了《国家有机菊花栽培综合标准化》、《国家有机菊花加工技术标准化》等标准,形成了科学适用的有机菊花生产标准体系。公司对基地技术人员、业务骨干和合作农户进行贯标培训1200余人,同时从种植栽培、田间管理到产品加工、销售,开始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

通过实施“标准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已初有成效。2013年项目启动时亩产值为2500元左右,2015年亩产值提高到了3500元左右。2014年加工鲜菊花1440吨,干花制品24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2015年,菊花产量鲜花达6500余吨,干花制品1000余吨,销售的菊花产值就达到了4200余万元。公司以产业扶贫为主导,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吸引当地农民参与菊花种植,受益农民达8000余户,实现农民户均增收3000余元,形成了以农业标准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农业产业化带动广大种植户转变为产业工人的格局。

记者手记

立责于心 履责于行

为重庆质监强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持续补“短板”点赞

□ 本报记者 蒋维胜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有个木桶定律,说的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比作木桶,那么它最大的“短板”就在农村、在贫困地区。

在推动全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多年以来,重庆质监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没有现成的标准,他们就请来国家级、市级专家结合当地情况制定标准;农民们没有技术,他们就请来市级农技专家、标准化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开办培训班;蔬菜种植龙头企业缺少资金,他们就对各级农业项目资金合理分配,给予最大程度地支持和帮扶……他们就是这样,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将标准化贯穿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努力促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补“短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努力。

立责于心,履责于行——重庆质监理应受到点赞!

当前,在重庆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时代背景下,全社会对重庆质监的关切与期待越来越高。重庆质监更需要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局去谋划和推动,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或是帮助贫困户做好种苗移栽、田间管理、防疫消毒、疫苗接种等工作,或是技术保驾护航,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还是激发贫困区县群众的干劲,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都需要有水滴石穿、坚韧不拔的精神,全力以赴地补上脱贫攻坚的“短板”,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