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六版>>

杨展:电梯上的“质监工匠”

2016-07-25 08:25:41 中国质量新闻网

杨展:电梯上的“质监工匠”

杨展聚精会神地向居民讲解“三无”老旧电梯改造相关工作。

□ 本报记者 蒋维胜

老楼林立的重庆“母城”渝中区,有近千台无物业管理、无维保单位、无维修资金的“三无”老旧电梯,影响着数十万人的出行安全。这里是重庆旧城改造的先行区,亦是“三无”老旧电梯改造更新的试点区。在过去十余年的电梯安全保卫战中,年逾五旬的渝中区质监局调研员杨展始终活跃于社区楼宇,坚守在电梯安全的第一线,竭力当好老旧电梯“排雷兵”。他不是修理工,却用“敢于胜利,勇争一流”的质监精神风貌维护着电梯的质量和安全,“电梯问题找杨展”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习惯。对渝中区居民而言,杨展以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作为、铁一般的担当、铁一般的坚持,早已成为一名电梯上的“质监工匠”,一名构筑安全基石的“石匠”、用心呵护百姓的“花匠”、技能专精的“陶匠”、作风过硬的“铁匠”……

石匠之“实”——

脚踏实地,构筑“三无”老旧电梯安全基石

杨展,从事质监事业37年,而与电梯、锅炉、气瓶、过江索道等特种设备“打交道”已经有14个年头了。

渝中区作为重庆的老城区,区内高楼林立,在用电梯近7000台,其中使用时间超过10年以上的电梯接近一半,大量的老旧电梯在给市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出行安全。在渝中区这种特殊的区情下,杨展在履行岗位职责中,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电梯了。

为了消灭隐患,保障市民安全,2007年,渝中区率先开展了“三无”(无大修基金、无物业管理、无业主委员会)老旧电梯改造更新试点,为重庆乃至全国破解老旧电梯问题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而杨展一直作为“排雷兵”,不仅有着工匠般的敬业和专注,更如石匠那样脚踏实地,奋战在老旧电梯改造大会战的第一线,始终将守护电梯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其间,杨展走遍全区社区、楼宇,通过深入细致地对电梯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索提出了不少好思路、新办法,为推动“三无”老旧电梯改造更新及其他电梯安全监管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他提出“建设电梯安全监管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议,得到渝中区政府的采纳和支持,有效地解决了电梯安全方面的诸多隐患,在全市推广应用。同时,他在重庆市质监局党组的献计献策倡导下,提出了在全区开展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的具体建议。此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和市质监局的高度重视。2007年“渝中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试点工作”作为重庆市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启动,当年使隐患特别严重、媒体多次曝光的53台老旧电梯进行了改造。由于渝中区老旧电梯改造试点的成功经验起到了示范效应,为有效推进这项民生工程,2008年开始他又提出了对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进行扶持的具体建议意见,推动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渝中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扶持办法(试行)》,在2010年市质监局向全市推广。2013年8月,重庆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的通知》,将“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纳入全市22件重点民生实事,提出两年内改造更新897台三无老旧住宅电梯的目标任务,这意味着“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工程正式上升为全市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而渝中区的目标任务是363台,占全市40%。

他还积极推进“电梯安全与保险业良性互动”和“开展电梯节能技术运用”等项目,为下一阶段全面推进安保互动、节能降耗奠定了基础;牵头组织起草了《渝中区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组建了渝中区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库,极大提高了渝中区应对电梯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如今,渝中区“三无”老旧电梯改造更新经验在重庆全面推广,受到全国各界关注,它的早期推动者之一杨展却始终默默无闻。领导鼓励他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他却认为,所有同事都在一线坚守,都非常辛苦,成果应该属于大家,“全靠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出台好的政策,作为质监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花匠之“巧”——

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唯一技巧

老旧电梯改造更新是利民便民安民的好事、实事,是“幸福工程”“安全工程”“生命工程”。按照《重庆市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工作方案》,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1/3,区(县)级财政承担1/3,业主承担1/3。由于涉及老百姓出资,加之掺杂产权纠纷、物业矛盾等多种因素,很多居民不了解电梯隐患的危害,更不愿意出钱,毋庸置疑,落实业主承担的这一部分资金,成为了老旧电梯改造更新能否有序高效推进的一根“硬骨头”。

如何“啃下”这根“硬骨头”,考量着重庆质监人的智慧。在杨展看来,要顺利地“啃下”这根“硬骨头”,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和做好群众工作是突破口。

为了争取到群众的支持,顺利推进工作,杨展和同事利用下班时间,召集“院坝会”,为大家一一讲解,对于不愿参加“院坝会”的居民,就耐心地上门解释。他无数次走进小区、走进群众,身挨身坐、心贴心聊,谈电梯安全隐患的危害,讲电梯改造更新的好处,他受过责难、挨过埋怨、遭过白眼,但他痴心不改、激情不减。

2013年8月,渝中区北区路59号两台“三无”老旧住宅电梯停运两个多月,正值酷暑,由于改造费用居民承担部分意见不统一,电梯迟迟无法修复,造成居民出行困难,四处上访。杨展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听取群众意见,当时部分群众情绪激动,怨气极大,场面一度混乱。他一方面耐心细致地介绍政府的惠民政策,一方面用自己调查处理过的多起电梯伤害事故的惨痛教训警示大家。

杨展推心置腹地对大家说:“我的父亲88岁了,由于住在没有电梯的楼栋里,几年都没有下过楼了,就连到医院看病都是头痛的事,没有电梯的难处,电梯带病运行的害处,大家都感同身受,恳请大家统一思想,履行自己出资义务,早日把电梯修好,还大家一个方便。”杨展还在现场给居民立下“军令状”:“电梯修不好,唯我是问。”一周时间,居民们就自觉交齐了应该承担的费用……当2台崭新电梯投入使用时,饱受5个多月爬楼之苦的居民欢呼雀跃,自发为杨展送来锦旗。

另一次,重庆泛华大厦电梯改造更新的业主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有的业主出现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召集开会时,业主委员会负责人担心通知反对强烈的业主参会会影响沟通协调。杨展却希望请对方参会,现场表达自己的意见。他说:“越是强烈抵触的业主,我们就越要耐心解释、尽力争取”。通过耐心沟通,他最终得到了这部分业主的理解。当改造后的电梯重新运行时,感受到方便的业主打心底里感激杨展,与杨展成为了朋友。

一台电梯改造,从安全评估、方案评审、招投标、综合验收,至少要到现场5次,更多的小区则要反复协调、多次奔波。杨展已记不清多少次下班后或周末去参加院坝会、协调会。只2013年~2014年杨展就这样牵头完成了363台“三无”住宅电梯改造更新,占全市任务的40%。

通过坚持不懈地做群众工作,用耐心和真情打动群众,杨展和渝中区居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许多业主代表都存有杨展的私人电话号码,常常在遇到电梯问题时“打电话喊他过来”。久而久之,渝中区居民逐渐形成了“电梯问题找杨展”的习惯。

正如呵护花朵的花匠一般,杨展一心呵护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成为渝中区质监局的群众工作能手。许多同事曾向杨展请教如何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杨展却说:“哪里有什么技巧。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唯一办法就是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为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陶匠之“专”——

术业专攻,以精益求精诠释质量追求

对一名工匠而言,精益求精是毕生的追求,唯有高超的技艺才能展示匠人的风采。而对一名质监人来说,同样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才能支撑起质量强国的至高追求。

杨展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已长达14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经验,尤其在电梯方面,堪称是电梯安全的专家,常常让电梯行业的资深人士也感到佩服。

有一次,大溪沟农家秀色小区电梯改造更新,应由某建筑开发公司出一部分钱。大溪沟街道物管办负责人联系该公司,却碰了钉子。当时业主委员会几次开会,该公司负责人都不来参加,当需要出钱的时候便以质疑程序的合法性为由企图推脱。

得知此事后,杨展找到该公司总经理,从进入公司看到的党建工作专栏谈起践行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到技术、程序等各方面向对方解释。由于杨展专业知识过硬,对工作程序和电梯知识非常熟悉,准确地向对方分析了电梯改造的性价比,该公司总经理当场被杨展的“专业范儿”震住,欣然同意支付相应金额,还表示希望他多指导工作。

商议电梯改造更新方案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这时候,杨展总凭借其专业知识客观公正地分析各方案的优劣,让大家充分按照民主方式选择。业主拿不定主意时,总想听听他的分析;在施工过程中,业主代表和施工单位也常常邀请他到现场指导监督。

渝中区质监局多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杨展不但爱岗敬业、业务能力极强,而且不摆谱,愿意耐心帮助指导别人。多年来,该局多数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质监人都曾接受过杨展的培训。而无论是对同事、企业还是群众,杨展总是耐心地、毫无保留地提供帮助。

他总是用这样的话与同事共勉:“作为质监人,如果我们自身工作没有质量,又如何为群众维护质量呢?尤其是特种设备监管,承载了多少人的安全和幸福,唯有按照精益求精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担当起质监事业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铁匠之“硬”——

“铁汉子”不为险阻止步、不受利诱动摇

在电梯安全监管的防线上,杨展要防的不仅仅是电梯的风险,更要防自身的风险。一方面,利益企图引诱他偏离正道,险阻极力逼迫他停止前行。

据杨展的同事说,一些电梯公司为了中标,找人请托、利诱,甚至围标。但杨展却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正廉洁。杨展住院后,同事整理他的工作材料,在笔记本中发现了这样的自律警示:“凡是方案评审、招投标前有人请托的,一律自动回避;选择方案和中标单位时,投票权绝对交由群众行使,不得有引导性语言;发现在方案评审、招标中有异常情况的,当场讲明理由,建议中止评审和招标。”

有一次,某企业电梯被检查出安全隐患,杨展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其停运电梯并进行整改。该企业总经理先是“说好话”,企图让杨展“开后门”,但见杨展不为所动,又随即威胁他,声称自己“有朋友”,要让杨展“吃不了兜着走”。杨展坚定地向对方表示:“电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如果我不坚持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那么可能我听到的就不是你的抱怨,而是受害者家属的哭泣。”

另一方面,电梯改造更新困难重重,工作压力巨大,杨展不仅身体饱受煎熬,更要经受对家人的愧疚,这让身为“铁汉子”的他也常常想要退却。

2014年年初,老旧电梯改造进展一度滞后,为了赶上进度,杨展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工作。80多岁的父母双亲同时生病住院,他也不能陪伴左右。“我母亲打电话,问我都在忙些什么,我只能告诉她,我在忙老旧电梯的事。”谈到这些,杨展的双眼噙满泪水,对父母的那份愧疚和遗憾难以言表。

30多年来,杨展为了质监事业,为了民生安全,将许多本应陪伴父母和妻子的时间奉献给了工作。每一次加班加点检查、抢修电梯的背后,都是家人守在饭桌前的等待。

谁不想多花时间陪伴家人?只是,想到百姓安全的重大责任,想到质监事业的信念追求,杨展只能“敷衍”家人,继续埋头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14年来,杨展正是以过硬的作风、坚定的信念始终坚守岗位,才有了身后千千万万百姓“出入100米”的安全。

杨展(左二)给市民讲解如何乘坐安全电梯。

杨展在电梯机房查看“三无”老旧电梯改造情况。

匠心之“展”

重庆市渝中区质监局调研员杨展凭借信念和定力战胜了癌症,再次回到了守护电梯安全的工作岗位

□ 本报记者 蒋维胜

杨展,男,59岁,中共党员,重庆渝中区人,1974年11月参加工作,现为渝中区质监局调研员。

杨展真正结缘电梯,要从2002年说起。

那时,他由渝中区质监局计量检定所副所长、工程师调任该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就在上任不久,某小区发生一起电梯事故,致1人死亡。匆匆赶到现场的杨展,看到的是死者家属伤心欲绝的情景。过去从未切身体会到电梯安全责任之重的他,在那一刻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深刻了解到自己职责的意义所在。那时,他郑重地向死者家属承诺,“我们一定会调查清楚,给你们一个交代。”同时,他也在心中暗暗向自己承诺,“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做一个实诚的工匠,全力守护老百姓的安全。”

从此,杨展怀着一片至诚之心开始了自己的“电梯生涯”。哪里电梯需要检查或改造,杨展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参与从项目讨论到施工验收的全过程工作。他走遍了渝中区所有社区、楼宇,深入现场办公1000余次,组织改造“三无”电梯近1000部,十多年来,风雨无阻。

据他的同事常宇飞回忆,杨展年近六旬仍非常敬业,“一天行走10余公里,像年轻人一样精力旺盛”。他曾两次做客《阳光重庆》,现场回答问题,节目中几乎对渝中区每条街道、每个社区、每栋楼都了然于心,如数家珍。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无情的岁月侵蚀着杨展的身体,让他时常受到病痛的困扰,但他全然不顾。直到2014年“三无”老旧电梯改造更新工作即将收官之际,他时而腹泻、时而便秘的现象更趋频繁了,脸色也越来越差,引起了同事和亲人重视。大家一再叮嘱他到医院去检查身体,但他总推说“完成了任务就去”。最后,在领导的严令下他才前往医院,一检查,竟是直肠癌晚期。

那一刻犹如晴天霹雳,即使“铁汉子”一般的他也感到恐惧。但冷静下来后,他想到自己过去针对电梯安全监管克服了重重困难,迈过了一道道坎,暗自下定决心——“癌症这个坎我也一定要迈过去”。杨展又恢复了斗志,精神状态越来越好。重庆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宗清去看望他,他却兴奋地聊起了电梯改造,一聊就是近两小时。

2015年1月和6月,他经历了两次手术。1月10日,就在他刚做完一次化疗后的第二天,石油路“恒大名都”处一房屋建筑工地发生“电梯”事故,街道安监人员电话直接打到了杨展手机上。杨展在报告领导后又通知科长,考虑到新任的科长还未处理过该类事故以及住家较远,于是,身体极度不适的杨展冒着严寒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了解情况,因属房屋建筑工地施工升降机安装人员发生高坠事故,他在向随后赶到现场的质监、安监的同志介绍完情况和提出建议后,才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离开现场……

对这位电梯质量安全守护者而言,“匠心”意味着对工作的热爱、对质量的追求和对信念的坚守,“质监工匠”更是意味着舍身忘我、专业敬业、求真务实,甚至用生命捍卫电梯通道中群众的出行安全。正是依靠这份至诚的“匠心”,践行对“质监工匠”的理解,杨展执着忘我、奋不顾身,全身心投入工作;随后,又以信念战胜了病魔——2015年6月,术后出院的杨展再次回到岗位,执意实现“退休前站好最后一岗”的愿望。

而今,还有一年时间杨展就要退休了,身边的朋友常开玩笑地说他:“都要退休了,身体是自己的,还有啥放不下的。”他说:“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把老百姓的事做好,因为老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

质量时代呼唤“质监工匠”

记者手记

□ 本报记者 蒋维胜

“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主题旋律,更是中国由“大国”迈向“强国”,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冲锋号角。经济转型、大国崛起、全面小康,无不要求我们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切实提高,要求每个人把质量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追求。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工匠”二字代表的不仅仅是手艺工人,更代表着舍身忘我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质量追求和运斤成风的精湛技艺。工匠是质量的保障,质量是工匠的使命。

作为质量发展推动者、质量安全守护者,质监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质量的高低、效益的好坏。可以说,质监工作的质量,本身即是构筑质量强国的第一道防线;质监部门与任何企业一样,都需要“工匠”般的人。

在重庆质量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质监人,他们或是为建设质量强市而全情投入,或是为企业质量提升、品牌发展而兢兢业业,或是为让百姓更安全更幸福而忘我工作,每一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做党委政府的得力助手、企业和群众的贴心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神、制假售假者的终结者”的使命——

因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患肾衰竭治疗无效,于2009年10月29日不幸逝世,年仅46岁的质监卫士,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中心原主任——张春,留下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爱岗敬业、服务发展”的张春精神。

因痴情于技,让打假从复杂变得简单透明;因用情于企,让不法企业畏惧让守法企业尊崇;因深情于民,让打假从人人喊打到人人会打;因忘情于业,让打假成为神圣使命,曾获得201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全国质检系统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称号,被誉为“中国科技打假第一人”的重庆市质监局原副局长——吕长富,年逾古稀,2004年退休至今,身退心不退,坚持打假人生,仍活跃在打假一线。

而今,重庆市渝中区质监局的杨展,这位年近六旬的质监人始终以一种平凡的心态、专注的姿态,以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作为、铁一般的担当、铁一般的坚持,守护着渝中区的电梯安全。即使在身患重病期间,也多次不顾病痛,带头协调抢修电梯,8年组织改造“三无”电梯近1000部,为渝中区老旧电梯改造更新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荣获“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质监局及渝中区委、区政府多次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2015年通过组织推荐、网络评选,杨展先后获“重庆市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和“渝中区身边好人”。毋庸置疑,杨展用自己的言思行与精气神,以“质监工匠”的名义再一次高高举起了“我是重庆质监人”的旗帜。

作为“三无”老旧电梯改造更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他如果没有舍身忘我、专业敬业、求真务实的“质监工匠”精神,很难想象,群众出行将会受到怎样的安全隐患威胁?!如果质监工作没有质量,发展的质量如何保障?群众的安全如何保障?!

在经济崛起的今天,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更显重大,任务更加艰难。为了筑牢质量安全防线,重庆质监系统始终坚持将爱岗敬业、以质为本作为至高追求,培育和倡导“敢于胜利,争创一流”的质监精神,培养出一批求真务实、廉洁自律、执着专注的优秀质监人,这契合了我国呼吁“工匠精神”回归的初衷,也与当前正在扎实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谋而合。

在重庆乃至全国质检系统里,优秀的质监人不在少数,但“质量时代”的号角,还在呼唤更多像杨展这样的“质监工匠”。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