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质量成为广州“一把手”工程

2016-05-06 09:06:01 中国质量新闻网
质量成为广州“一把手”工程

促进了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主体三方责任的落实

  本报讯 (记者沈 洪)自2013年广州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将政府履行质量工作总体责任放在了重要位置,连续5年将质量强市工作列入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出台一系列规划、文件和方案,构建了完善的质量强市政策体系,促进了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三方对质量工作的落实。

  3年来,为推动各级政府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广州市委、市政府将质量工作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紧密衔接,尤其是市、区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质量强市工作,制定完善了质量强市政策体系,形成了部门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提升了广州质量的合力。一方面,通过层层建立质量强市的组织领导架构,并注重顶层设计、贯彻落实、支持保障,使各级党委、政府把质量发展列为了重要议事日程,将质量工作与日常经济工作一同研究、一同部署,实实在在发挥了“车头”作用。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把质量工作细化分解成140项目标任务和内容,每一项目标都明确了具体的牵头单位、配合单位以及完成时限。尤其是在长远规划中,制定了《关于贯彻质量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对产品、工程、服务、环境4大质量目标进行了科学谋划,旨在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用质量驱动经济社会发展。

  为深化各区级政府对质量工作的贯彻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参照省对市的考核模式,在组织保障机制上,从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入手,强化对质量工作的责任考核,建立健全了对区、镇(街)领导班子年度实绩考核中涉及质量指标的内容,对各区政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质量工作考核得到加强。目前,通过加强对各区政府及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了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市质量工作呈现出3个成效。

  一是区、街、镇地方政府大都围绕质量强市活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通过质量强市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提升产品、服务、工程和环境质量。有的地方将质量强市工作及其绩效纳入对各镇(区)政府的考核内容,加强对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与考核,对工作不落实、效果不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有的地方政府制定了明确的措施和保障,建立质量工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保障质量工作经费投入,增强质量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有效性。

  二是通过加大对全市质量状况和存在问题的研究力度,以及发挥先进企业优势、增强产品及行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实现质监工作从判定型监督向分析型监督的转变。尤其是通过监督抽查发现的问题,做好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密切跟踪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的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三是通过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深入发展,同时制定工作指引及管理办法,规范首席质量官制度的推行。首先是以广东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为重点,推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深入发展。其次是通过制定工作指引及管理办法促进首席质量官制度有效运行,企业的质量责任意识、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公司效率都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目前,共有380多人通过考核获证成为首席质量官。通过质量强市活动,不仅使广州市的质量工作建立起了政府统筹协调、部门科学监管、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大质量工作机制,而且也使质量工作的“3个责任”得以落实。一是推动落实地方政府对质量工作负总责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协助和推动政府制定本地区质量的发展规划,研究制定质量工作效果的评价体系,建立质量安全工作的协调机制,妥善处理条块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监管合力。二是落实监管部门责任,质监部门充分发挥生产许可、强制认证、监督抽查等措施的作用,查处企业违法生产行为,严把市场准入关;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形成社会对“黑名单”企业的舆论监督和行为制约。三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督促企业把“质量第一”的方针真正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加强质量管理;把“质量兴企”作为经营管理的自觉行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车车快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