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消费品质量安全及拉动消费增长

2015-03-16 10:00:3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买得舒心 用得安心 充满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消费品质量安全及拉动消费增长

    □ 本报记者 朱祝何

   大众消费、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了着力培育的消费增长点,力促消费红红红火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具体的消费种类外,报告着重要求“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政协委员们在提及消费话题时,嘴边总离不开当下热议的中国消费者赴日旅游抢购马桶盖、大米一事。在这些委员看来,国内消费的强劲动力虽日益凸显,但远没到“抢购”的火热程度,这件事情对比反映出大众对国内消费品质量信心不足,急需改善国内消费环境,保障质量安全,维护消费权益。委员们建议加强监管,并通过立法破解消费难题,让老百姓买得舒心、用得安心、充满信心。

    消费拉动作用凸显

   51.2%,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数字,代表着201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

   权威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1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2%。被激活的大众消费潜力更是惊人。2014全年网上零售实现49.7%的高速增长,达到2.8万亿元。

   在政府今年提出的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举措中,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列在首位,足见其重要性。

   全国政协委员唐英年表示,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方向是正确的,相关政策和时间点应进一步具体化,这样民众才能有信心和决心去扩大消费。

   在政协小组讨论时,有委员提到去年全国出境旅游超过1亿人次,境外消费达1万亿元。“目前很多人喜欢去国外购物,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研究,争取把一部分消费留在国内,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全国政协委员孙小系说。

    对消费品质量信心不足

   “国人海外疯狂购物,说明大众对国内消费品质量信心不足。”全国政协委员唐卫民说,“过去几年毒奶粉、苏丹红事件的发生,对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心理阴影。”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蔡威也认为,如何吸引消费者在国内消费,需重视产品价格、质量等问题,改革要制定政策,增加退税,塑造品牌,提高质量,让消费者信任中国制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表示,社会诚信、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仍很突出,民众对国产消费品还缺乏信任。

   在分组讨论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建议打造正能量引导消费。“其实,我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消费品,也有一些国际品牌,比如目前我国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就有3000多个,其中有2/3是农产品。”

   “让国人的国外观光之旅不再是购物之旅。”唐卫民展望消费发展前景时说,希望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

    放心消费呼唤立法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当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跨进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其消费倾向就会从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其安全需求就会逐步取代生理需求成为第一需求。与此相适应,各国政府则把消费品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纳入政府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

    唐卫民认为,消费品质量安全保障,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更需要立法保障。

   2014年6月,质检总局印发《关于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0项加大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措施。例如,增加消费品抽查比重,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中消费品的种类、企业和批次数均要占到各自总量的50%以上,风险监测产品中消费品要占到80%以上。另据了解,目前,质检总局已启动了《消费品安全法》立法研究,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有关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主席黄跃金建议,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改善消费环境,重视对消费的时间、成本、安全和消费权益等环境的改善,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

   “扩大消费,由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首先应该有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作保证。”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梁伟华建议,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二次产业的发展力度,促使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有实力消费。

   全国政协委员李克农认为,国民跑到境外大量购物,原因有国内税收高、流通环节多、国内假货多、国际大品牌营销策略等原因。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一要推动国内产业升级,解决好产品升级换代和企业向中高端升级发展问题;二要加大诚信体系建设力度,要出狠招,拿出更多具体、操作性强的措施。《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