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保健食品质量和销售陷阱分析

2012-03-15 09:33: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乱象丛生误人不浅

——保健食品质量和销售陷阱分析

刘君凤  摄

    □  本报记者  史玉成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保健食品走进人们的视线,走上商店的货架,与消费者的生活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让不少消费者“挑花了眼”,虚假广告宣传、虚标成分功效、掺杂掺假等行为,更是坑苦了消费者,不仅自己希望的保健功效落了空,有的甚至还引起了不良反应。

    案例一:

    偷工减料  质量堪忧

   5元一瓶的鱼油你敢买吗?市民陈先生最近在逛广州市一些药店超市专柜时,发现深海鱼油、大蒜素、维生素片等,4折优惠、买二送一,跳水价格让人“怦然心动”,甚至还有5元一瓶的鱼油。陈先生买了4瓶鱼油回家,服用了一次后,发现并没有像以前服用时有鱼腥味。他咬开一粒的胶囊外壳后发现,胶囊的壁厚非常厚,中间仅有的那一点“鱼油”闻着毫无腥味,看着更像色拉油。发现上当后的陈先生直接扔掉了4瓶“鱼油”,但因为觉得只浪费了20元也没有再追究。

   专家点评:由于临床证实纯正鱼油对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方面有帮助,因此服用鱼油的以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居多,一旦服用劣质的鱼油将会对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为了追求保健食品的高利润,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手段来降低成本已成为不良商家惯用的手段。目前,一些劣质的鱼油,常常是用色拉油加腥味素调配而成或者纯正鱼油含量极低。这样的劣质鱼油容易氧化变质,如摄入过量劣质鱼油,有可能增加身体过氧化应激的风险,如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细胞膜过氧化损伤,反而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消费者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遇到几元钱的鱼油保健品,一定是产品有问题,千万不要购买。

    案例二:

    虚假广告  诱导消费

   家住银川市西夏区的李阿姨最近就在虚假广告的误导下,掉进了消费陷阱,保健不成反伤身。前不久,她在公园晨练时收到一份宣传保健食品———“太岁口服液”的传单,声称对老年病有很好的疗效,她信以为真就到保健品专营店去了解情况,并在店方要求下留了联系方式。随后,专营店打电话邀请她参加“免费疗养”,她和其他老年人在听讲座中度过了4天时间。活动结束后,她没禁得住忽悠,购买了2万多元的“太岁口服液”开始服用。一个月后,李阿姨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怀疑和服用保健食品有关,就立即停止服用,并到银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

   专家点评:很多老年人身患慢性疾病,难以根治,容易病急乱投医。不良商家正是利用他们关注健康、疏于防范的心理,将一些山寨保健食品宣传成“神丹妙药”,夸大其功效。有的保健食品甚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添加化学成分、药物成分,而销售者并不了解消费者真实的身体状况就盲目推荐,食用这类保健食品后很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老年人切不可轻信这类广告。

   专家尤其提醒老年人,套取老年人信息推销保健食品是一些保健品专营店惯用的手法。这些打着“理疗中心”、“健康服务部”、“糖尿病之家”等名号的专营店一般规模小、产品数量少、经营人员安全意识差,保健品多是从非正规渠道进货的“三无”产品。推销人员通过夸大保健食品的功效、做虚假广告,吸引老年消费者后,将进一步套取老年人联系方式,随后不断打电话推销产品,或以赠送产品、免费测量血压和心电图等“免费体检”方式吸引老年人购买。因此,老年消费者应警惕这种销售陷阱,多长个心眼。

    案例三:

    网络交易  投诉多多

   随着电子商务的繁荣,不少保健食品的销售者也盯上了这一新的销售渠道。前不久,广东的刘小姐投诉某网站销售的一种丰胸保健食品,没有任何效果,要求退回自己所花的4800元。但有关部门在调查后发现,由于该网站尚未注册公司,标注的经营地址经属地工商部门实地查证无此公司,而网站备案地在辽宁省,因此难以找出实际经营者。

   专家点评:近年来,通过网络购买保健食品而上当受骗的案例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第一季度,广州市工商局受理网络保健类食品43宗,占网络商品交易纠纷总数的23.4%。其中丰胸产品不丰胸,减肥产品不减肥最为常见。由于目前法律法规对网络经营行为的规范有滞后性,对有关行为主体的责任缺乏认定,再加上电子证据本身具有可以任意修改、难以保存的特点,在技术力量不强的情况下,难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而且互联网进入门槛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实名机制,网络保健食品经营者可以使用虚拟的名称和地址,而且在进行违法经营活动时,经常变换电话号码、网络账号等联系方式,给执法人员查找经营主体身份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消费者尽量不要在网络上购买保健食品。

    案例四:

    销售方式  隐藏欺诈

   前段时间,山东的张女士多次收听到某地方电台,在每天同一个时段对某品牌保健口服液的大力推荐宣传,于是她通过电台留下的热线电话咨询了“坐堂医生”,被告知她的病情与该保健品的“疗效”较为对症。因为觉得电台会替听众把关,张女士毫不犹豫地就订购了两个疗程。货到付款后,张女士根据包装和说明所提供的信息对产品进行了一番查证,结果发现该产品存在涉嫌盗用专家名义和严重虚假夸大宣传等重大问题。

   专家点评:目前,销售方式存在明显的欺诈倾向也是保健食品行业的一个典型乱象。一些生产或经营者为谋取利润,抓住人们治病求健康心切的特点,利用电视电台或报纸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虚假宣传,用义诊、讲座或小恩小惠等形式吸引消费者,诱骗老百姓的情况时有发生,使许多消费者蒙受损失,贻误病情的诊治。电话销售、大型健康咨询会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这种销售方式可以绕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等到消费者发觉后再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时,却发现不断打来的电话已被设法屏蔽,或者曾经热闹的宣讲教室已是人去楼空。

   因此,专家建议,一方面消费者应该对保健食品提高警惕性,并增加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打击保健品欺诈销售行为”的社会监督网络,在各城镇社区居委会、较大集镇乡镇政府,委托或联系一批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作为信息监督员,在日常生活中一经发现上门推销保健品、发放保健品宣传单、非医疗机构开展免费体检活动、邀请参与健康讲座等一系列行为,及时将信息报告有关部门。对监督员举报的信息经查实的,按照相关奖励办法,酌情给予举报奖励。《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