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河北武安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推进农业经济发展

2011-08-25 07:49:5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带活一个产业 富裕一方农民

河北武安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推进农业经济发展

    □ 杨福顺 郭怀秀/文

   “小米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销量越来越好。今年我不得不扩大了种植面积。”近日,河北武安市土山乡河渠村农民王文义看着长势喜人的谷苗乐得合不拢嘴。

   武安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照丰富,雨热同季,旱寒同期,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种植谷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7300年前,武安人就开始种谷。武安小米粒小色黄,熬粥时间短,糊锅易烂,入口绵甜糯香。武安也先后被命名为“河北小米之乡”、“中国小米之乡”。

   但是长期以来,武安小米品牌意识不强,发展观念落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仅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现状,制约了武安小米的发展。为更好保护、利用武安小米这一特色农产品,武安市借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一制度,发展武安小米产业,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武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优质小杂粮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发展小米产业的实施方案》,把小米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列为农业龙头产业加以大力扶持。为有效保护武安小米的质量和特色,加快发展小米产业,武安市质监局、农牧局等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于2009年5月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0年4月武安小米正式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根据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安小米质量技术要求,由武安市质监局、农牧局、河北仓盛兴粮油工贸有限公司联合起草了《地理标志产品武安谷子生产技术规程》、《地理标志产品武安小米》两个地方标准。为发展武安小米产业,提升武安小米产品档次,提供了技术依据。之后,武安市质监局积极帮助小米加工企业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为严格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该局根据《产品质量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了《武安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对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小米加工企业有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这个“护身符”,就意味着企业占领国内外市场有了“绿色通行证”。河北仓盛兴粮油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龙昌深有体会地说:“原来小米每公斤4.6元还不好卖,现在软包装晶秋牌2.5公斤小米卖25元都供不应求。”

   为进一步发展小米产业,该市一是加强了龙头企业建设,河北仓盛兴粮油工贸有限公司投资1700多万元建成了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的优质小米生产线,注册了“武安小米”地理商标、“磁山粟”和“晶秋”商品商标,进行了小米的有机食品认证,形成了“基地+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化格局。并与河北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签订了小米多功能营养粉生产技术转让协议。同时,小米营养乳、小米糠油、高纤素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已进入试产阶段;二是加强基地建设,该市近5万公顷耕地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评认定,保证了所有的谷子都产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每年从科研院所引进十几个优质谷子新品种进行品种展示,并请专家对小米现场考察,筛选出小香米、冀谷19、冀谷25等优质品种进行推广。建立了石洞、桃源沟、南山沟等10个优质谷子种植基地,在建立绿色食品(小米)生产基地600余公顷的基础上,又建设成了有机谷子生产基地。通过良种补贴和示范方建设带动了武安优质谷子基地的发展,调动了广大农户种植谷子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标准化生产,根据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和谷子生产实际,制定了有机、绿色谷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通过培训在全市推广实施。通过示范带动,建立了22个标准化科技示范村,以示范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市优质谷子生产技术的推广。抽调技术骨干,成立了11个技术服务小组,按照“六统一”,即:统一培训标准、统一供应优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品牌销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从生产源头上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确保了武安小米的质量。

   武安小米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了武安小米品牌,带活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农民。武安谷子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不到1.4万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近1.9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由256公斤增加到282公斤,年总产量达7.92万吨,总收入实现1.9亿元。河北仓盛兴粮油工贸有限公司也已成为武安小米加工的龙头企业,年加工小米万余吨,产品远销东南亚国际市场和北京、上海、山东等10多个省、市,年创经济效益超亿元。《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