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接近体温的温暖

2009-06-12 07:18:29 中国质量新闻网

    □ 许民彤

   最近,一些媒体对于余秋雨是“为地震灾区捐款20万”还是开的“空头支票”虚假捐款一事充满了质疑和争议。孰是孰非,事实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但在这个质疑和争议的过程中,一些文化批评者所引用的关于目前国人慈善行为的材料,却让我们看到了原本在众多善良的人们眼中属于高尚、仁爱和无私的慈善行为,却存在着令人耻辱的慈善“潜规则”和“黑洞”。《慈善家》杂志社社长王立伟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曾经透露,“诺而不捐”是现在慈善中的潜规则,平常年份的到账率也就7%左右。前段时间,针对部分慈善家和慈善企业诺而不捐或诺而少捐的现象,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甚至表示要向社会公布承诺捐赠不到位的一些知名企业的“黑名单”,知名的信誉并没有保证他们恪守慈善的诺言。这不禁又让人想到这几年来,人们在谈论国内缺失“慈善文化”的事实。中华慈善总会曾有一个统计资料,中国内地富豪对慈善事业的捐赠小于15%,而他们拥有的社会财富却在80%以上。比尔·盖茨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慈善基金,未留分毫给子女。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捐800美元,慈善捐款占GDP2%以上。中国过去十几年,每个国民的捐款是1.7美元,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仅捐一元人民币。

   这一切使人陷入了对人类慈善行为、人类的慈善文化的沉思。在古希腊文化中,慈善重在涵盖“善”的本质意义,就是旨在利人的“爱人”。这种“善”,与神学中的德性、“仁爱”相符,并且不会过度。这是一种天然倾向的“性善”,这在一切德性及精神的品格中是最伟大的,而且人的向善的倾向在人性中印得很深,有的西方哲学家还把人的这种道德品性看作是“上帝的特性”。人类的向善心理趋向,不仅要发向人类,也要及于其他生物的,这就是人类的“慈善”之心。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关于“慈善”的思想和精神,也有很多。比如墨子说“天下兼相爱”,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还有“达则兼济天下”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恪守仁义礼智信、乐善好施,这已经成为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道德人格。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人类向善的心理趋向和文化认同,必然渗透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当中,而成为我们的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体现在我们的一点一滴的行为中。慈善就是爱,就是自然流溢出来的奉献。所以说到底,慈善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伦理品质,也是我们的道德责任,是我们心理和行为上的利他主义。

   记得一位外国作家这样说过:我们不仅要通过平等的人们的互爱、慈善实现精神之德,而且要在垂直的灵魂之德中闪耀自己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固然对那些慈善事业的热心者在善行义举中表现出来的人类的崇高慈善美德和品性,充满无限的敬意和赞美,但我们更应该把“慈善”看作是我们生命的一种道德责任、自我需求和内在品性。慈善,也许不需要一个火热的态度,一个昂贵的钱财数字,一次豪奢的行为,它更需要一种接近体温的温暖。《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