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释放“压力”需要发展缓控释肥

2009-03-13 07:26:15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本报记者  杜  吟/文

   3月11日,本报2版刊登了全国人大代表、高级农业经济师刘建文关于缓控释肥监管应加强的建议,对此,一些专家学者也发表了他们在发展缓控释肥方面的想法和观点。

   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却使用了世界上31%左右的化肥。水污染、土壤板结,我国在大力使用速效化肥创造粮食生产奇迹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可见,中国为养活“大口之家”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单纯依靠化肥增长来促进农业发展的做法,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压力”问题。

   其一,建设投资压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研究报告表明:每万吨氮肥需要投资8000万元,每万吨磷肥需要投资6000万元,每万吨钾肥需要投资3500万元。其二,施肥成本压力。仅2005年农民购买化肥支出就达2000亿元。其三,资源压力。以煤、气、油、磷矿、钾矿为原料的资源压力日趋加大。目前对资源的需求已经扩大到硫资源。其四,环境压力。化肥中氮、磷元素对环境污染越来越大,据研究氮肥当季损失达到52%。

   因此,目前解决的方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改进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改进肥料剂型,推广缓控释肥料和有机肥等新型肥料。“而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应大力推广缓控释肥。”小麦育种专家、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许为钢如是说。

   许为钢介绍,缓控释肥包括缓释肥和控释肥,前者所含的氮磷钾等养分能根据作物需求缓慢释放,后者能控制营养成分按一定速度释放,缓控释肥具有提高养分效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简化栽培、农民增收等优点。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河南、河北、山东、黑龙江、安徽5个农业大省示范推广的示范数据看,在相同生长条件下,其利用率较传统肥料可提高30%以上;农作物增产增幅达10%。但由于受到价格、农民施肥习惯、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推广利用缓控释肥仍面临诸多问题。从目前世界发展情况看,价格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技术处处长高祥照认为,当前,做好这些普及推广工作需要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一是要做好试验示范,让广大农民认识缓控释肥的优点;二是要身体力行,教会农民使用方法,提高他们使用的积极性。

   目前国内的缓控释肥价格较之国外虽然降了下来,但在包膜材料和制造工艺选择上还需进一步创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科研部门之力所能达到的。一些专家建议,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系统性、高层次、延续化的技术研发机构,以有效解决目前行业中存在的低水平重复研发、恶性竞争、科技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企业则可以借鉴已有的经验,比如通过开展技术联合研发,加快发展产业化步伐,最终实现价廉物美,释放出“压力”。《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