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代表委员期盼国家质量奖励条例尽早出台

2009-03-12 07:40:0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一份提案引起代表委员共鸣

期盼国家质量奖励条例尽早出台

    □ 本报记者  刘伊婷/文

   “三聚氰胺事件就是食品行业的经济危机。”全国政协委员、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如此感慨。如今,危机虽过,阴影仍在。“乱世用重典,对于出现严重质量事故的企业,要狠狠地重罚。”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于引起危机的问题企业深恶痛绝,他们疾呼:运用高额赔付、法律追究等惩罚手段,让问题企业为危机担责。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在金融和信任双重危机的冲击下,仍然坚守质量的好企业值得鼓励和嘉奖。一份主题为“建议尽早出台国家质量奖励条例”的提案备受关注。这份颇有“含金量”的提案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葛志荣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纪检组长郭汝斌委员联名提出的。

    提案引起共鸣

   “设立国家质量奖,表明政府对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导向,是把产品质量提到更加突出位置来抓的必然要求,是激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两位委员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联名提案的初衷。

   提案很快引起了其他代表、委员的共鸣。“面对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合理的奖项设置可以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增强质量竞争力。”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唐晓青委员认为,设置这样的奖项合情合理。在她看来,用国家层面的奖项,奖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改进企业经营和提高综合效益,不仅能起到示范、评价、推广的作用,让更多企业从中取经,同时还可以使企业静下心来总结多年来在质量保证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令唐晓青较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国家层面的质量奖项。中国质量协会为了鼓励综合利用质量技术的企业和从事质量相关工作的专家,设立了质量技术奖、质量学术奖、全国质量奖3个奖项,虽然在业界备受认可,但一直没有纳入国家奖项。

   “很多人觉得质量是检查出来的,甚至是罚出来的,我不同意这样的做法,质量更需要一些正面的机制来引导。”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医院院长陈海啸坦言,台州医院在全面建设质量体系的过程中,也采取过“罚”的措施,但效果不佳,后来渐渐就转变了质量管理理念。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代表在2006年两会期间也曾建议设立国家质量奖,通过评价标准的应用和评奖活动,确认和表彰在提高质量方面取得卓越成效的优秀企业,激励企业不断追求卓越质量和绩效,提高竞争能力。

   有一句名言曾广为流传———激励就是在人的前面放一堆金子,在人的后面放一只老虎,跑得快的人得到金子,跑得慢的人被老虎吃掉。如果说,凶猛的老虎寓意着对企业质量咬定不放松的严格监管,那么,金光闪闪的金子或许就是引起多方期待的最高质量奖项,只有在质量管理方面持续“跑得快”,才有资格获得它。全国质量奖之所以能得到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多方关注,正是由于社会各界的质量管理佼佼者提前看到了“闪光点”。

    质量奖由来已久

   陈海啸代表对国家质量奖期待已久。去年两会期间,他曾建议制定质量奖励条例,设立国家质量奖和质量基金,在国家层面对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及组织进行奖励,推动我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世界级水平。“单枪匹马做质量不好,需要一个大的氛围,设立国家质量奖能提供这个氛围,形成一种合适的奖励机制。”陈海啸盼望质量奖能营造出理想的质量管理氛围。

   事实上,在一些“先行一步”的国家里,这样的氛围正在逐渐形成。“美国等国家的通行做法可资借鉴。”葛志荣和郭汝斌说,国家质量奖由来已久,目前,世界上已有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韩国、南非、巴西、印度、古巴、越南在内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国家质量奖,欧盟设立了欧洲质量奖。

   其中,美国通过国会立法实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做法最具有借鉴意义。1987年1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马乐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同年8月20日,由里根总统签署。这不仅为设立国家质量奖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对立法目的、评奖范围、合格标准、奖项颁发和使用等作了明确规定。每届颁奖大会,美国总统均出席并发表讲话。这项被称为美国产品质量的“诺贝尔奖”,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与美、英等国不同的是,我国要出台质量奖励条例,需要对各地实施的政府质量奖依法规范。目前,北京、上海、辽宁、山西、深圳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已设立了政府质量奖,其他地区也在积极关注和筹划。这既为设立国家质量奖奠定了基础,也增加了出台国家质量奖励条例的紧迫感。“尽早出台这一条例,不仅有利于国家质量奖和各地政府质量奖的衔接配套,而且有助于防范乱评比、乱排序、乱收费等加重企业负担问题的发生。”葛志荣和郭汝斌对其寄予厚望。

   “如果国家出台这样的质量奖励条例,条目一定要细,要有针对性,充分调动企业和企业家加强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屠杰委员认为,既然是国家层面的奖项,应做到“量身打造”。陈海啸则希望,条例应聚焦于质量结果和持续改进,提供一个设计、实施、评估管理整体业务运营流程的框架结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质量改进和卓越绩效的典范。《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