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打通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环节

2019-05-10 16:26:11 人民网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在每一个历史关头,党的领导人总是深刻洞察世界经济和科学发展大势,做出明智部署。1986年3月,四位国家级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联名给邓小平同志写信,建议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邓小平同志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这就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的由来。

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24年来,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走在世界前列。但仔细考量,恐怕像共享单车这样的商业模式创新居多,技术创新时有亮点,但整体实力亟待加强。中兴事件把中国通信产业核心技术匮乏的痛点,触目惊心地呈现在国人面前。闻鼙鼓而思良将,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如何从政策、资本、人才和企业创新机制等方面求取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

我觉得,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未得到根本解决,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科技创新环节层面的目标一致性问题,信息领域的人才培养、工程实践、企业研发、技术服务未形成合力;二是在科技创新机制层面的协调一致性问题,行政引导机制的效率失灵与市场动力机制的信息失灵形成错位。

要敏锐必须加快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应用、成果转化、市场需求和行政保障“六大体系”建设,打通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环节,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机制,以需求为导向,以资本为主线,贯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的节点,达到有效促进技术精准研发、主体精准合作、资源精准利用、成果精准转化的目的。

一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加快基础研究体系建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本着“人才培养密切联系工程实践”的原则,加快构建信息学科基础研究体系。加大信息领域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基础研究教育投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实践环节锻炼,提高动手能力;改变以论文数量为指标的考核体系,将具有信息领域跨国大公司经历的专业工程人才纳入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二是以工程实践为重点,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类工程实践中心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着“工程实践密切服务企业研发”的原则,加快构建信息领域技术创新体系。突出工程实践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改变工程实践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教辅环节的现状,支持独立市场化运作的工程实践中心建设;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实现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支持大科学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实行全成本核算,鼓励与企业建立研发联盟,开展产品测试、加工。

三是以企业研发为核心,加快产品应用体系建设。信息技术龙头企业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本着“企业研发密切围绕市场需求”的原则,加快构建信息技术产品应用体系。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建立以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贡献率为依据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主动参与标准制定;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品应用,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指标尽快实现技术迭代升级。

四是以科技服务为中介,加快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各类科技服务组织要面向科技创新各环节,紧密围绕成果转化,完善覆盖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测试验证和投资评估等环节的中介服务体系;开展技术成熟度评价,对技术的实用性、生命周期、工艺流程、资源配套和研发状态进行深入分析;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以提供信息咨询、参与技术创新、促进资源流动为目标,进一步细分科技服务市场,强化科技服务主体自身建设。

五是以资本投入为主线,加快市场需求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市场动力机制信息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创新市场上各创新主体存在供求信息不对称、价值取向不一致的情况。要积极借鉴推进模式创新的经验,注重发挥以需求为导向,形成资本作为主线贯穿各创新主体的市场动力机制。要加大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创新愿望和创新能力,将市场需求有效转化为对上游创新主体的研发需求,切实发挥企业的主体创新作用。公共资本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发挥“引致效应”、抑制“挤出效应”,探索有效激励方式,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六是以政府引导为手段,加快行政保障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行政引导机制效率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在推进科技管理机制改革、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要通过整合国家科技管理主体,理顺科技预算和投入机制,进一步突显科技创新的国家目标,引导科技力量集中发力。要通过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参与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支持企业家参与项目立项、评审和结题,支持采购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协调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要通过政府主导,吸引金融机构参与,持续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有效提升在科技信贷、科技担保、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方面的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当前,我们面临从移动互联向物联网和万物互联的转型。如果说,移动互联时代,中国大约有20亿块手机等移动终端屏幕;到万物互联阶段,家庭电冰箱、洗衣机、防盗门等都可能同时成为信息载体。华为公司预测:个人智能终端数将达400亿,全球联接总数达到1000亿!信息化为后发展国家提供了“弯道超车”或“换道超车”的历史遭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我们这代人责无旁贷。打通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环节,在于以需求为导向,以资本为主线,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机制,加快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应用、成果转化、市场需求和行政保障的“六大体系”。(刘 洋)(作者系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战略研究局)

(责任编辑: 李素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