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春节:赴一场古今之约

2019-02-18 14: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春节:赴一场古今之约

张德萍/文

春节是每个华人魂牵梦绕的日子,是普天之下炎黄子孙最隆重、最热烈的盛大节日。每逢此时,华夏子孙都身不由己地被一个声音呼唤着——回家!回家!回家!路再长,家再远,纵使跨越万水千山,只为赴一场春节之约!

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集中展示与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

春节,是中国人理想生活的一个缩影。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春节节物的需求都是极其旺盛的。平时尽力节俭,此时竭尽所能,应买尽买,既丰富了生活,也升腾了希望。春节的用品随时代变迁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人们也在消费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享受节日的快乐。

春节的起源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在古代被称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岁首”、“新年”等,都是指一年的开端。

由于远古时代文献缺乏,春节的具体起源时间已无从查考,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腊祭。《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祭岁终祭众神,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结束后为报答神的恩赐而来。”这表明腊祭就是在年终腊月进行的祭祀,其目的是为了对一年中保佑人们取得丰收的各种神灵进行综合性的、盛大的感恩祭祀。

远古的蒙昧时期,人们过着“山中无日历,寒暑不知年”的生活。随着生产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实践中总结出测定时间的方法。《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有人考证“岁”字原本是一种收割工具。当时的农业是一年一熟,每年收获一次。收获之后,人们用“岁”杀牲祭祀,“岁”又成为该祭祀的名称。“年”在甲骨文中的字,像人背禾稼之形,不难理解“年”与农作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许慎《说文解字》:“年,谷熟也。”《谷梁传》记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谷物一年一熟,当农作物收获之后,田间农活暂告结束,人们用新米做饭、酿酒以酬谢祖先、神灵,久而久之形成规律,这就是一年一度的“腊祭”。在具有原始信仰的先民心中,农业丰收均是天神地祇、祖宗神灵保佑的结果,所以在一年的岁尾,进行腊祭,对这些神灵祈祷、祭祀,报答他们的恩惠,祈求来年更大的丰收。“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包括天神、土地神、农神、祖先,此外还包括猫神、虎神等等。

当然,这种欢庆丰收、感神谢祖的祭祀活动,并没有固定之期,因此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它给后代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祭祀成为传统春节的重要主题。“时至今日,春节祭祀依然是春节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不仅是为了家人团聚,同时也是为了回到桑梓之邦,叩拜、祭祀祖先。祖先祭祀与家族伦理是春节历久弥新的精神核心。”(民俗学专家萧放语)从这一点上说,把腊祭作为春节的源头一点都不为过。

我国各种传统历法(夏历、殷历、周历)的正月初一就是新年,即一年的开端。夏代历法建寅——以寅月作为正月,“寅月”相当于现在农历正月;而商代历法建丑——以丑月作为正月,“丑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二月;周代建子——以子月作为正月,“子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一月;秦朝建亥——以亥月作为正月,“亥月”相当于现在农历十月。汉代初年沿袭秦制,直到汉武帝时期司马迁等奉命编订《太初历》,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夏历把正月设置在早春时节,是大地上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最能体现出正月作为第一个月的意义。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

春节名称的由来

中国古代,“春节”一词是指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春节”用来指岁首新年始自民国。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1911年12月31日,沪军都督陈其美按照孙中山的指示,率先在上海宣布1912年1月1日开始改用公历纪元。自此之后,以公历为标准纪年。这时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分离,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方阳历历法体系,作为公共行政、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阴阳合历体系,普通民众习惯沿用,以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并被批准。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而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则被定在公历的1月1日。

民国政府曾一度不满于二元历法结构的存在,1928年5月7日,南京政府内政部重申“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试图全部统一使用公历,并将传统节日习俗全部搬到新的历法系统中。以春节不准放假的强制措施敦促国民过公历元旦,摒弃农历新年,但这种脱离实际的变革没有得到国民的响应。鲁迅先生的《过年》中曾有这样的感慨:“几经防遏,几经淘汰,什么佳节都被绞死,于是就觉得只有这仅存残喘的‘废历’或‘古历’还是自家的东西,更加可爱了。那就格外的庆贺——这是不能以‘封建的余意’一句话,轻轻了事的。”

迫于种种尴尬,1934年初民国政府不得不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的政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自此民间才又可以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继承辛亥传统,在历法上采用公元纪年法,但对传统年节给予特别关注,规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从此“春节”成为社会上下对旧历大年的称呼。

可以说,正是由于“顽固”的坚持,抵制住了来自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保住了原始意义的新年。从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传统的岁首新年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以及流传千年的春节民俗在国人心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春节民俗与节物

春节(即古之“元旦”)在民间又称为过年、过大年。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从腊八直到元宵节,它是由除夕与正月初一为核心节点凝聚而成的一整套的节日系统,有起始仪式、净化仪式、祭祀仪式、馈赠仪式、娱乐仪式、结束仪式等。经由历代传承并加以创新而形成的节俗,丰富、生动,充满了人间伦理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之美与智慧之美。

春节的隆重感、仪式感以及许多印刻在历代人民深层记忆里的美好,不只是精神的感受与玄妙神秘的传说,更是由具体的节物来体现的。在带有春节色彩的节物上,寄托了人们最浓重的情感。“完备的传统节日物品是节日气氛的重要烘托与象征,也是节日习俗的附着物与节日到来的重要提示,这是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要素。”

自打有了春节,几千年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不管是国泰民安、物阜年丰,亦或是战争频仍、灾年荐饥,人们在节物上的精心运筹、巧妙安排,使得春节在几千年的运化中始终保持传统的同时,又随时抑扬,每每呈现出时代的特征。总的来说,春节节物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是年节所需食品、物品,其次是门庭及个人装饰物,第三类是拜年分送亲戚朋友的伴手礼。

节物的备办、消费依照节日的进程一步步到位,节日的气氛也一波赶一波地被推向高潮。

腊八

年节的前奏曲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腊八节这天人们要吃应节令的腊八粥、泡腊八蒜。腊八粥的食料其实都有民俗寓意,谐音取义:桂圆象征富贵团圆,百合象征百事和睦,红枣、花生比喻早生贵子,莲子心象征恩爱连心,核桃表示合合美美,橘脯、栗子象征大吉大利等等,人们以此期盼未来生活的美好。每年从腊月初八开始,便敲响了春节序曲的第一个音符,之后就开始了“忙年”(春节节物的备办)。

小年

腊八过了是小年,小年在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灶王”等民谣里都说到的祭灶,是传统小年的重要节俗。祭祀灶神时特别呈现出中国老百姓的幽默感,用酒糟涂抹灶门,称为“醉司命”;给灶王爷供灶糖(俗称糖瓜)、灶马等物,祝祷灶王“辛甘臭辣,灶君莫言”、“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糖瓜是一种黏到粘牙的糖,不仅粘住了灶神的嘴,也甜了灶神的心。

“二十四,打扬尘。”送走灶王爷,人们就该清扫、洗涮,干干净净迎新年了。自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起,俗谓“百无禁忌”。平时人们对于屋内清扫是小心谨慎的,唯恐触犯神灵,现在将居家的灶神送走了,人们得到了任意清扫的机会。

忙年

“二十五,磨豆腐。”祭灶之后,年关越来越近,“忙年”的节奏也进一步加快,人们开始年节食物的准备工作。当然年节食品不只是豆腐,节俭的中国人在年节也会“任性”一把,准备许多平时难得的吃食:年肉、年酒、饺子、年糕、枣糕、馒头、糍粑、全鱼、圆子、安乐菜、五辛盘、春饼、春卷、欢喜团等,不但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食物的丰盛,是大年的典型特征。

节前需要备办的另一宗年货,是门庭装饰物。在一通细致的清扫之后,就要把整个房舍装饰一新。大门两旁粘贴用红纸写有新年寄语的春联,门上则贴上门神画或者福字、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等等。堂屋门前挂大红灯笼,窗檐上要贴花花绿绿的吊钱,屋里则要粘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窗户上要贴窗花。腊月二十三之后的市场、年集、庙会上,卖年画春联的摊位一个连着一个,选购的人众在这些红红绿绿之中穿梭,连肩挨背,熙熙攘攘,进一步把年节的气氛烘托得喜庆而热烈。

几千来来,门庭装饰物中最具春节特色的是春联和门神画。

门神到年画

最早的门神是桃木刻成的偶人,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汉代门神已演变为画着专门负责捉拿祸害人间恶鬼的神荼与郁垒两兄弟的图像。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旦,绘二神,披甲执钺,贴于户之左右,谓之门神。”门神在后代历有更替,主要有钟馗、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后来门神画绘画题材扩大,变成年节时期装饰屋舍、增添喜气的年画。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也扩大了,多画鹿、喜、宝马、瓶、鞍等象征物。

道光年间,在李光庭著的《乡言解颐》一书中,第一次提到“年画”一词,从此,所谓“年画”就拥有了固定含义,即是指木版彩色套印的、一年一换的年俗装饰品。民间对年画的强烈需求,催生出像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年、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四川绵竹等地大大小小的年画作坊。有了专门的年画作坊,年画更加精美,题材更加广泛,喜庆吉祥是其主题,如连年有余、金玉满堂、群仙赐福、招财进宝等等。

桃板、桃符到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板、桃符以及后来普遍出现的春联是新年大门的重要饰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便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自然成对。据宋黄休复《茅亭客话》载,五代时后蜀,每至除夕,诸宫门各悬桃符一对,一般都题上“元亨、利贞”四字,或辟邪祈福字样以图吉利。

流行的说法认为最早的春联是唐末五代孟昶所题,即“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而据民俗学家最新的研究,认为唐代开元十一年(732年)敦煌卷子记录的一些如“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年年多庆,月月无灾”等等,是迄今所见的最早的春联。

以纸写联语在社会上普及的时代应该是在明清时期。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要表达的意愿越来越多,在桃符上的字也就越写越长,逐渐形成了对仗工整的吉祥联语。如最常见的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三羊开泰,五福临门;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爆竹一声辞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言:“春联者,即古之桃符也。”

除了春联,还有春条,即用小型的红纸条写着各种各样的吉祥话,或墙壁或树身或门侧或照壁,有兴致者往往会贴满庭院各个角落。春条因位置不同内容也各异:大门对面——出入平安、开门见喜;院落树身——满院春光、树大根深、根深叶茂;米缸、粮囤——满、五谷丰登、谷米满仓;猪圈、鸡舍、牲口槽枥——六畜兴旺;车上——日行千里;桌子——日进斗金;床头墙上——抬头见喜等等。春联、春条一般于除夕前或除夕当天粘挂。

身体清洁

北方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新年糕,老头子要戴新毡帽。”年节的装饰,少不了个人的装扮。备齐年货,装饰好门庭,人们沐浴斋戒开始要迎接新年了。岁末人体的清洁行为是一道必备的仪式,除了洗浴之外,还有剃年头,俗谚“有钱无钱,剃头过年”,在岁末一定要剃好年头,干净过年。

以鲜洁的服饰迎年是汉代就有的习俗。早在汉代,正月旦即是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朝会,朝野上下,盛装出席。在民俗社会中,新洁衣饰不仅是年节的美饰,同时具有神性意义。新的衣饰是为了祈福除灾。通过旧年阈限之后,人们获得新生。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象征着人们进入新的生命旅程。因此,节前制买新衣也是人们倾注很多心思的一件乐事。

除夕

经过一番精心布置,千门万户、屋栋楼宇,处处焕然一新。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到了年节最隆重的一环——除夕。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唐人称为“岁除”、“除日”。整个春节的核心就在于除旧布新。除夕是新旧交替的分割点,带有无比神圣的意味。很多人万里奔波,也要回家过年,为的就是能在除夕夜与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吃一顿年夜饭。

传统的年夜饭,菜肴充满寓意。中国南方地区的年夜饭有两样菜必不可少,一是头尾完整的鱼,象征年年有余;二是丸子,南方俗称“圆子”,象征团团圆圆。传统北京人的年夜饭中必定有荸荠,谐音“必齐”,寓意家人一定要齐整。南北有别,南方除了菜肴外,年夜饭要吃糍粑或年糕,而北方一般吃饺子。

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在中国起源很早,是北方大年的标志食品。在民俗观念中,“饺子”谐音“交子”,新旧年度的时间交替在午夜子时,在除夕与新年交替之际“更岁交子”,全家吃饺子以应辞旧迎新之意。此外,为了添加节日的生活情趣,有的地方在包饺子时,还在其中加入糖块、花生、枣乃至钱币等物,谁吃到什么馅的饺子,谁就获得相应好的预兆:吃到糖块标志着生活甜如蜜,吃到花生者就表示长生不老,吃到枣子意为早得子嗣,吃到钱币者自然新年有好的财运。

除夕夜吃完年夜饭,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压岁原为“压祟”,取“压住邪祟”之义,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压岁钱相传起源较早,但真正流行是在明清时期。

压岁钱有特制钱与一般通行钱两种。特制的压岁钱是仿制品,它的材料或铜或铁,形状或方或长,钱上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长命百岁”等。明清时期开始有用流通的银钱作压岁钱。这种压岁钱,有直接给予晚辈的,有的是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其床脚或枕边。压岁钱本来是祝福的意义,但用流通的制钱给小儿压岁,则给孩子带来了自主消费的愉悦,它开启了压岁钱由信仰功能向节日经济功能转变的趋势。

民国以后,各钱铺年终特别开红纸零票,以备人们于压岁钱支用。当时还流行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寓“长命百岁”之意;给已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财源茂盛”、“一本万利”。现代使用纸钞后,家长们则喜欢选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预兆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年夜饭后,全家人围坐在炕头桌边,拉家常,聊未来,谈天说地,一直等到午夜零点钟声的敲响。传统上人们在辞旧迎新的除夕,以通宵不寐的形式守候新年的到来,称为“守岁”。从古迄今,人们一直将守岁作为辞旧迎新的重要仪式,体现了对旧岁的辞别与对新年的守望。

守岁的民俗还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旧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称为“庭燎”、“籸盆”、“烧火盆”、“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现代除夕夜挂红灯笼的习俗,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庭燎起源于古代驱邪的需要。按古时的说法,除夕会有山臊恶鬼,近代民间又演变成年兽的传说,说有名为“年”的怪兽,经常在除夕夜出来作乱。因为年兽害怕红色的灯火,所以人们在庭院点燃红红的庭燎、旺火,这样就保证了家人的安全。此类民间传说表达了人们在新旧交替的时间变换中紧张与不安的情绪,热闹的灯火为的是驱走黑暗,迎接新年黎明的到来。

迎新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经过一晚的熬年守岁,零点的钟声敲响,整个年节的气氛被推向高潮。人们的激情也被点燃,新的目标、新的期望、新的梦想,全都从这一刻开启。

没有什么比尽情地燃放爆竹更能表达跨年的心情的了。相传放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最早关于爆竹的记载,是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目的是驱鬼怪。

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极好的“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它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更替,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与激情。

1993年以来,一些城市开始禁燃烟花爆竹。近两年由于雾霾严重,出于环保的需要,禁放的城市越来越多,禁放的区域越来越广,尽管大家理性上接受,但是还会常常听到 “越来越没有年味了”的抱怨。一些民俗学家呼吁“加强科研,开发危险性较小、少污染乃至无污染的新品种”,这样既可以满足大众的强烈需求,又不至于使燃放放爆竹的火热、喜庆场面在新年的传统中湮灭。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初一清早,推开大门,全家大小老少穿上新衣,开始贺年、拜年,先家内,后家外。初一向父母拜年,然后出门给亲戚拜年。再次,向朋友拜年。从此时开始,全国上下,代表祝福的礼盒随着盛装打扮的拜年的人流在亲朋好友之间流转。尽管传统上初一至初五闭市,但是精明的现代商家早早出动,精美包装的礼品摆上货架,不由你不动心。拜年之后,人们开始逛各种社区性的大小庙会。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男女老少上街赏灯、欣赏踩高跷、跑旱船、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民间娱乐表演,一同狂欢,将年节再一次推向高潮。

冯骥才在一篇《过年》的文章里写到:“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等到过了年,人们走出这年所特有的状态,回到生活里,年的感觉也随即消失,好似一种幻觉的消散。是啊,年,实际是一种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古老的春节民俗,追随着历史的脚步陪伴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回望历史,就节物层面来说,再也没有哪个时代能像今天这样,生活和理想如此地接近。

(责任编辑:春天)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