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文化>>美文>>

王从军:远去的书店

2018-12-10 09:33:57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8年年底的一天,我来到老海淀图书城那片街区,走进中关村图书大厦。这里人迹寥寥,已全无鼎盛时期的热闹景象。一排排书架上的图书,不再有往日仪仗队一般的威武阵容,更没有当年人和书亲密握手的氛围。大厅里排列的书架和堆放的书,像是一支即将被缴械遣散的队伍。

在一些年前,这里是令人愉悦的地方,舒适的环境,丰富的图书,曾为许多人留下美好时光。周末的时候,我和家人常来这里,办了一张淡蓝色的会员卡,买了许多书。从文学作品到学校教材,从家长的爱好到孩子的学业,这里如同一座眺望未来的灯塔,一本本图书为梦想者搭建起通天的长梯。那些喜欢生动图画的孩子,那些希望在高考中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少年,那些希望获得理想的留学录取信、刚从新东方课堂走来的青年人,那些在职场上奋斗的成年人,都在这里共聚盛宴。

而现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的外墙面呈现出旧痕,因施工脚手架遮挡,一时连正门都不易找到。站在大厅里一眼望过去,隐隐晒出破落的情景:有的地方,一堆书像兵马俑一般,站立的凌乱不整,有些书上还挂着灰尘。三三两两比顾客人数还多的营业员,也显得精神头不足。在不同学科的图书区域,或是这里拦着一根绳子,纸牌上写着“整理内部”的字样,反正也没有客人;或是那里早已多种经营,五花八门的日用小商品,也和霍金、托尔斯泰、村上春树、莫言的著作一起,还有散兵游勇般的教学辅导材料,分兵把守着路口,眼巴巴地等着客户。洗手间的卫生情况已不复昨日,曾经的那面洁净如镜的大门,已经一片斑驳。整个的场景令人可惜。

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年少时从王府井新华书店开始的书店旅程,或许将要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结束。

在我们京工附中中学同学微信群里,有一次聊到了逛书店的事儿,一位女同学发了这样几句话:“我已经记不清,上次去书店是哪一年了,但是书店还记得——海淀图书城。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好好读书,争取还能写点啥”。

如果有来生,无数人曾这样自问。对于歌手,这是眼下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歌词唱的是“我穿过金黄的麦田,去给稻草人唱歌”;对于那擦肩而过的读书季节,这是无奈的期待;对于更多的人,这是明知人生不能重来的感慨。第一次听朋友将来生与读书联系在一起,这时,读书已不仅仅是兴趣爱好,而是人生选择的象征。多少人还是少年时,面对着读书这个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是向后,或许决定着未来的命运归属和机缘巧合。中学语文课学过的伟人诗句,现在念起来,仿佛就是在说读书的事:“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恰同学少年”。

来生的读书将从何时开始,不知道有谁能看见。而我们此刻能看见的,是那一座座远去的书店、那一次次与书的约会,是我们与读书岁月结下不解之缘的前世今生。

一本书远在天边,叫作“英语900句”。

1974年的冬天,在北京西郊车道沟10号院的东南方向,路边一个小邮局里,一个解放军军乐团的少年士兵正在寄送包裹。这时,有人悄悄地走到邮筒旁,向里面塞进了一封信。这封信的收信人地址,写的是香港九龙邮政信箱的一个号码,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是告诉对方自己的邮政地址,索要一本“英语900句”教材。当时“美国之音”在汉语广播中,开办了“英语900句”教学节目,并在广播中告知听众,可以去信免费索取教材。当然,这封发出去的信没有回音。

现在,我手中就拿着这样一本“英语900句”教材,这是一个合订本,由6册教材组成。湖蓝色封面,白字书名,版权页用英文印着“麦克米兰公司1964年版,1971年第三次印刷”。很巧,6册书累计的总页数,恰恰就是900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夜,这本英语教材正好担当起第一块铺路的石头,在它之后才有了“基础英语”、“托福”等教材。有人还记得,“英语900句”的第一句是“Hello”,第900句是“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works of Henry Wads worth Longfellow?”。过了许多年,在网络上,还有人在议论“英语900句”教材和那个教学节目的短波波段,有人还记得当年的女主持人名叫何丽达。更有后来出国留学的人,到了美国希望联系她,想为这个英语教学节目曾经的启蒙向她致谢。

当时,在车道沟10号院南门外传达室的期待是失望的,这成为投信者中学时诸多不大的失望之一。遥望着“19、25”等波段后看不见的电波,那本书就在神秘的南方尽头。从第一句到第900句,宛如一条长路的起点和终点,隔着七十年代的万水千山。

有一座书店的味道忘不了。

1972年冬天,西单外文书店里炉火温暖,高高的书架上,陈列着领导人著作的外文译本、政治宣传读物,还有许多越南、朝鲜、罗马尼亚等国家出版的外文书籍如“南方来信”等。当时店内似乎只有一个顾客,是一个刚开始上英语课的初一学生,他过去很少见过外文出版的书,几乎什么都看不懂,当然也不会买什么书。他到这里只是好奇,只是希望从英语课本那个小窗口望出去,看看外语的风景是什么样。他沿着书架随意走着,看着那些版式、字形、封面都有些异样的书籍,像是他从父亲那里,看到的阿尔巴尼亚进口香烟独特的翻盖烟盒。他对这里记忆最深的,是书店里的味道。书店是在一座老屋子里,室内的陈列不同于一般的书店,显得挺敞亮、挺洋气,这些用外语印制的新书,有的是要出口到国外,有的则来自国外,可能由于纸张不同,又来自不同的国家,加上老房子的味道、木头书架的味道,还有一点煤烟的味道,最后酿造出与其他新华书店不一样的味道,也许那是一种淡淡的清香?

从西单到王府井,在“东风市场”的中国书店里,这里历史文化类的图书,泛起的是古旧的味道。那一行行比读者的年纪不知大多少的出版年份,那不知经历过多少人之手留下的褶皱和签章,从清朝到民国,老北京琉璃瓦里的往昔,就缩写进这些纸质古董里。不用念书上的字,只是闻闻书的味道吧,如同胡同里的马车,载着“城南旧事”,粼粼驶来。

王府井大街210号书店。

从王府井新华书店沿街向北不远,在路东“王府井大街210号”门牌处,有一个小书店。里面光线有些暗,书架遮挡住窗户,营业员也很少。这里卖的书与其他书店有些不同,有一些国外图书的译本,内容包括国际、历史、司法、公安等,有写苏联克格勃、军情六处、中央情报局的书,还有写间谍题材的书。书名多是 “敖德萨档案”、“苏修美术资料”、“第四次中东战争”、“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杜布切克回忆录”等,一些书的封底印着“内部发行”,还有一些书是群众出版社出版,或许这里就是这家出版社的一个门市?这家出版社的图书,因题材原因发行范围有所限制,包括我后来从这个出版社朋友处获赠的那套“古拉格群岛”。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常和广播学院的同学来这里。不管买不买书,都会在这里待上好久。在灯光下,从这些书里看到了另一重历史和战争画卷,进入到从十字军到二战史的时空洞穴里,像矿工一样借着头盔上的灯光,辨识着黑白文字和照片后面的陌生宝藏。每当从这座小书店出来,总有一种跳出了历史胶片的方格,重回凡间的感觉,那里面图书和环境形成的阴郁气氛,以室外的第一缕阳光为界。

从北京出发,更多的书店。

1982年,我当时是北京电视台新闻部的记者,到南宁参加全国电视台编辑记者培训班。当时在南宁一个很气派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摞书,和一筐香蕉一起,坐长途火车扛回了北京,其中有几本“诺贝尔获奖文学作品集”。1995年,在拉萨参加西藏和平解放纪念活动,有一天骑着自行车去书店,又买了一堆书,其中有“在世界屋脊”等,与藏族作家扎西达娃赠送的小说“世纪之邀”一起带回了北京。我从更远的地方带回来的书,应该是1998年在斯德哥尔摩爱立信公司采访时,获赠的一本“移动电话记”黄皮书。

那时候与书同行,真是不惧路途遥远,走到哪买到哪。记住了书名,也就记住了那些个书店。从1970年的夏天开始,在王府井新华书店,在动物园书店、东冉村书店、甘家口书店、西四书店、八面槽邮局,买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永放光芒”、“样板戏主旋律”、“李白与杜甫”、“哥白尼与日心说”、“张勇之歌”、“朝鲜画报”、“越南画报”等读物,还有许多盖销邮票。1978年3月之后的4年里,最常去的是北京广播学院东门外的小书店,在那里买的书,多是苏联文学作品,有“贝科夫小说选”和“方尖碑”等。1985年,中国军事书店在平安里开业,作为北京电视台记者参加仪式,这是我唯一的参加过开业仪式的书店。还有新街口新华书店,距离我工作的电视台原址新外大街不远,我曾作为记者去那里为“北京新闻”节目摄制新闻片。

但凡现在让人想起来还有些感触的书店,大都出现在年轻的时候,热情的读书买书的日子,就是吃青春饭的日子。这与中老年喜欢读书作研究并不矛盾,更不是一回事。后来我又到过哈佛大学旁的书店,到过国外许多城市的书店,到过销售我自己和家人新书的三联生活书店、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这时候的书店,只是游客面前的风景。

世纪末与“世纪”同行。

1999年,我去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采访当时如日中天的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一天,在一座城市剧场的书店里,花了50多美元,买了一本厚重的历史图片集,名叫“世纪”。这本图册由美国一个权威机构出版,选择了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几百张照片,为即将过去的这个100年,隆重地合上最后一页。在画册的照片里,有世纪初的福特T型车流水线,有希特勒第三帝国的阅兵式,有俄国和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刑场,有二次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战场,有中国改革开放年代的自行车洪流,等等。所有这些照片,以我们所不熟悉的视角,优质的画质,诠释着欧美社会价值观,让人清晰地观察到过去只是存在于语言和文字中的历史场景。

在20世纪末的时候,在远离祖国的地方,旁边是流淌着的密西西比河,前方是经阿拉斯加、西伯利亚高纬度飞向北京的航线。读着沉甸甸的“世纪”画册,带着压缩其中的100年,乘飞机掠过北美大地,向着新世纪东方航行。

赶上这样的机会真好,即使一生只能有一次。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