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要闻 总局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财经 行业扫描 企业风采 质量管理   论坛 政务问答 质检论文 观点PK台
质检 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 通关检验 消费 抽查公告 产品召回 风险预警 视频 质检联播 在线访谈 质量播报
文化 漫画有话 质检生活 热点评论 维权 投诉反馈 执法行动 贸易救济 微博 食品安全 质检百科 质量提升
 
首页 | 视频首页 | 质检联播 | 质量播报 | 质检风采 | 在线访谈 | 投诉现场 | 维权视频 | 企业巡礼 | 其他视频 | 合作机构
 
滚动新闻:
国家质检总局与欧委会消保总司第五次高层会议召开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0-10-28 09:27:47

国家质检总局与欧委会消保总司第五次高层会议召开并签署文件

支树平 约翰•达利出席会议并签署文件

    中国质检网消息(记者吴曼)10月27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和欧洲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政策委员约翰•达利共同主持召开了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欧洲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第五次高层会议,双方就相互关注的消费品、农产品、食品等安全领域的相关事宜交换了意见。会后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欧洲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第五次高层会议纪要和关于扩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欧州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关于管理合作安排的谅解备忘录》的联合声明。

    支树平在会议上指出,自本世纪初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欧关系已形成全方位和多领域的合作格局。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技术引进来源地,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中欧双边贸易虽略有下降,但总值仍达3640.9亿美元。2010年双边贸易迅速回升,1-8月贸易额达3051.1亿美元,同比增长36.2%。随着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升,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中欧消费品、食品和农产品安全合作对保护双方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支树平表示,近年来,中欧双方在质检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自2006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与欧委会消保总司签署《中欧关于管理合作安排谅解备忘录》以来,每年都召开“中欧食品安全和SPS联合工作委员会全会”及工作组会议,至今已有四次。双方通过定期的年度会议和密切的工作组活动,在政策法规、不合格案例信息通报与处理、人员培训、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效解决了中欧消费品、食品和农产品贸易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保障了互输产品的安全质量水平,切实保护了双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如何进一步加强今后双方的合作,支树平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双方在修改后的《谅解备忘录》框架下的全面合作与交流。双方应加强在制定和实施SPS措施、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信息的相互通报,磋商和协调,增加协调性,减少差异性,以便利双方主管部门进行监督,促进双边贸易发展;二是加强双方官员和专家的互访。双方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加大互访和交流,及时交流和分享相关经验和技术,研究解决双边贸易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强不合格产品信息通报,妥善处理不合格案例。双方应妥善处理贸易中的安全质量问题,互相通报不合格案例,及时查处不合格产品。

    达利委员表示,两部门共同职能范围内直接负责中欧双边贸易中的农产品、食品、消费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这些产品,对中欧人民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并对两部门在消费品、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等SPS措施、医疗器械和化妆品领域所取得的合作成果表示满意。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推动双方质检合作。

    会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和欧委员会消保总司政策委员达利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欧洲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第五次高层会议纪要和关于扩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欧州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关于管理合作安排的谅解备忘录》的联合声明。

    国家质检总局国际司、动植检司、认监委、食品局、检验司等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和签署仪式。

   

吴曼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39548。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传真至010-84636699-1239,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我要评论  查看评论
本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