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一>>

第二届中国质量奖将于3月底揭晓

2016-03-25 13:20:2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传播质量管理理念  推动质量强国建设

 第二届中国质量奖将于3月底揭晓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是把提升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乃至整个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这是具有深层次战略意义的。”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如是说。无疑,质量话题成为本届两会的最强音之一。记者从近日质检总局召开的专家、媒体座谈会上了解到,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将于3月底召开,新一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即将揭晓。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介绍,“实施政府质量奖励,推广普及先进质量管理模式,调动广大组织和个人追求质量进步的热情,已经成为各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已有8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国家质量奖,最知名的有日本的“戴明奖”、美国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我国的“中国质量奖”于2012年6月经中央批准设立,是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该奖项是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实施、国内质量领域的最高政府性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

    中国质量奖的评选注重科学公正

   国家质检总局作为中国质量奖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在借鉴国家科学技术奖及国内外质量奖的工作模式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成立健全组织机构、规范完善评选流程、明确评审规则,确保中国质量奖评选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在组织机构上,质检总局会同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农业部、商务部、科技部、交通部、水利部、国资委、总装备部、人社部、卫计委、工商总局、旅游局、国防科工局等部门,邀请部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组建了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中国质量奖评审委员会和中国质量奖监督委员会,分别承担具体评审工作以及负责对评审进行全面监督。在评选程序上,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包括申报推荐、评审论证、审核表彰3大阶段、10个步骤。其中评审论证阶段包括:形式审查、材料评审、陈述答辩、现场评审、审议票决5个环节,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既充分发挥专业评审优势,也注重发挥委员的民主评议作用。在评选规则上,针对各类组织和个人的特点,分别研究制定评审细则。对组织,重点审查组织在质量、创新、品牌、效益方面取得的成绩;对个人,重点审查其在质量领域做出的贡献,所在行业、企业的形象和地位,社会各界的认可情况等。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特别强调,为突出评选过程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今年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设定了90个量化指标,采集申请组织的标准、计量、认证、专利等核心指标进行比对对标,同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对申请组织和个人舆情进行检测。

    “大质量观”重在推广质量管理理念

   中国检验检疫学会执行副会长刘卓慧指出,中国质量奖的评选不单独针对某个产品,而是为了推广和普及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理念,以促进行业和国家整体质量的腾飞。她认为中国质量奖所涉及的质量,属于广义的质量,产品质量取决于管理的质量,是对从产品的设计到最终使用的全链条质量的管理。

   据了解,第二届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范围较首届适度扩大,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建设行业、国防工业、武器装备研发制造维修设计单位、一线班组、一线技术工人等7大领域。首次纳入工程建设行业、国防军工等领域。黄国梁还介绍,这次对个人的评选主要面向一线班组和一线工人,旨在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质量强国建设。

    总结质量管理模式 树立中国质量新标杆

   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超过100个市(地、州)设立政府质量奖。如广东、湖北等省政府设立了“省长质量奖”,上海、深圳等市政府设立了“市长质量奖”,通过实施政府质量奖励,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刘卓慧认为,设立中国质量奖,树立质量标杆,意义深远。她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质量竞争时代。没有质量强国,不可能有经济强国。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在质量上大做文章。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在会上坦言,实际上我国很多产品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但如果不能得到市场上的认同,“中国梦”就难以实现。

   黄国梁介绍,在首届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结束后,质检总局对获奖单位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在全国各地、33个行业协会、超过300家企业中进行了推广。实践证明,设立国家质量奖,已经起到了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企业在质量上追求卓越,促进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