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质量出品>>质量时评>>

拥抱“互联网+” 建设质量强国

2015-09-18 09:43:52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评论员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新性、通用性、颠覆性的科技领域之一。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社会经济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中国质量大会提出,中国走质量强国之路,将实施“放、管、治”三位一体提升质量。当前,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是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提升质量格局,全面提升质量的难得机遇和有效途径。因此,要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在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的工作中,着力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推动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切实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得住,积极推动社会共治。

   要推广“指尖清单”。按照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推动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放、管、治”三位一体提升质量的核心要义。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要积极将“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导入质检工作的各个领域,加快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制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质量。要让行政相对人通过在线办理业务,实现“零跑动”、“全天候”、“秒计时”。同时,实现行政权力清单、质量管理规章等质量要素信息“一键搞定”。

   要攻克“信息孤岛”。要从思想认识、技术手段、应用平台和法律法规等方面,高度重视质量信息的整合和共享问题,加快质检信息化平台建设,消除信息孤岛,推进质检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按照中央要求,到2020年底前,逐步实现包括信用、环境、安监、质量、统计、企业登记监管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这是做到权力运作有序、有效、“留痕”,促进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互联,提高政府应对各类事件和问题的智能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要完善“信用档案”。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时采集并汇总分析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市场监管、检验检测、违法失信、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物流、投诉举报、消费维权等数据。要通过质量信用信息公开和公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市场主体的质量信用状况,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提高消费者的质量意识。通过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将制售假冒伪劣等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企业纳入“黑名单”管理并上网向社会曝光,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优化质量发展环境,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同时,依托大数据定期分析评估质量状况,完善以预防为主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和快速处置机制。

   要引入“质量点评”。众所周知,参与性、互动性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显著特点。要对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多渠道、多形态地组建包括政务网站、新闻媒体和微博、微信、移动APP在内的质量信息传播“集群”,把质量状况、监管动态,以及企业自我承诺、诚信记录等等信息送到公众的桌前、手上。特别是要利用微博和微信与公众的掌上“面对面”,改变以往质量信息中官方语言的表达方式,“图说质量”,推动质量安全知识“入户、入脑、入心”。要广泛动员网友参与质量话题,使质量监管更“接地气”,直接了解质量诉求,强化民生质量。同时,让网友给质量合格产品点赞、给劣质产品差评,将会更有效地激发公众参与质量管理的热情,也会有效地鞭策生产经营企业加强质量意识,履行主体责任,真正形成质量共治的良好氛围。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扑面而来的“互联网+”,为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提升质量格局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发展动能。我们要抓住机遇,扎实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质量工作,为推动中国质量实现“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