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质量出品>>全媒资讯>>

【手记】你以为记者是怎么报道单板世青赛的?(组图)

2015-03-12 20:25:18 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者按】

    圈外人眼中的记者:风光,刺激,神秘;

    家人眼中的记者:晨昏颠倒、剩男剩女;

    朋友眼中的记者:很忙,没档期;

    那么,记者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5国际单板世青赛驻地记者王松岩为我们发回了这样一篇手记,让我们一起近距离的感受一下,记者采访的那些事……

 

 

    【记者手记】

   2015国际雪联单板世青赛在亚布力开赛4天了。从7号上山到11号,也没干什么正经事儿,拿着相机到处拍,整几个字配上就发一篇稿。35岁的人了,要从文字变摄影没什么可能了。12号没有决赛,还是干好自己的本行,写篇稿子,记录下我们的同行们每天爬上爬下的工作。

本台记者在采访。

秀一个!虽然没有肉,味道还不错。

    一场愉快的旅行?

   3月7日一下火车,就被组委会的车接到了宾馆,安排好住宿,同屋的是黑龙江某报的文字记者小杨。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早已经把午餐券准备好,有荤有素十几个菜。吃过午饭后,开始联系认识的记者。但他们都已经上山看场地去了,要晚一些才能回宾馆。于是和一些不认识的记者简单寒暄(都知道这样的采访需要互相配合),心想这注定是一场轻松之旅。

   傍晚时分,大家陆续回到了宾馆,相互询问了山上的情况,有人觉得有困难,有人觉得还行,但都说的很轻松。

出发,上山!一个一个点拍摄比赛。

上山的路。

    负重二三十斤登山

   3月8日,开幕式,正常报道。3月9日,坡式障碍项目开赛,当天的雪不小,路面有些滑,步行十几分钟,走到第一个缆车处,还要爬上近45度,300米的长坡(看记者体能,也可以爬的更高),才能到达比赛的终点。

   当天早上,我约了某网的老王一同前往。我们通过采访认识七八年了,找他一是因为他提前去踩点了,二是因为我们的关系不错。

   当我在房间看到他的时候,惊呆了。一条专业的腰带,一面挂一个相机,还要带着两三个长短不一样的镜头,手里还拿着一个支架。他还开玩笑:“这个架上山的时候可以当雪仗用”。目测他身上的家伙事儿近30斤左右。老王在该网工作多年,文字记者出身,年龄近40(不说看不出来),还是本次报道组组长。本次报道他们来了四五个人,他可以将这些体力活分配给其他人,自己在家里指挥,但他还是执意去比赛场地。

    “出发,上山!”

 

真冷!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摄像在山上工作。

依然专注!本台记者五点半上山,已经呆了6小时。

    直线距离500米,花了十五六分钟爬上去

   外面的风很大,路也很滑,他带着这些设备,走的有些吃力,还没走到缆车处,已经开始喘了,汗也下来了。坐上缆车,五分钟左右,到达高山楼,我以为这就到了。老王向上指指:“早着呢,刚到45度坡底下”。再向上走,直线距离也就500米,但爬到那个地方,我们花了十五六分钟。

    由于中间是赛道,非比赛人员要从两侧通过,两侧的雪最深可以没过脚踝,期间他几次趔趄。

   他看了看,爬到这儿还是不行。因为这是终点,拍坡式障碍赛,要有运动员空中翻转的画面,还要向上走。后来了解到,记者所在的集中拍摄地点,距离高山楼高度三百米左右,直线距离1000米左右。走到那里已经四五十分钟,汗已经浸湿了他除了滑雪服外的所有衣服。

   在这里,我看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摄像。据他说,早上五点半就上山了,一直要等到下午两三点钟比赛结束,才能下山。这期间,几乎不能动,虽然穿了两层厚衣服,但一会也就冻透了。他们冷了,只能在原地活动活动,但不起太大作用。

团结万岁!相互扶持走过一段段路。

鼻子红红!本台记者身上已经被雪打湿。

    山上的女记者都是女汉子

   “就这大雪天,这山,爬上爬下的,一脚深直接到膝盖,一角浅跟平地差不多,一脚滑你会发现两米是很远很远的距离,一脚腾空,就真的有可能滚下去。”这是参加本次的报道的记者“思越小赵”,3月9日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条消息。

   她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一名女记者,中等个头,负责报道每天的赛况。3月9日,坡式障碍赛决赛,为了画面的连续性,很多记者选择去起点。到起点要乘两段缆车。然后向下步行,经过一段四五百米的雪坡,这距离运动员滑着滑板十几秒钟就到了,她们要带着几十斤的摄像机,要十几分钟才能下去。采访结束,如果运气好的话,会有雪地摩托或者缆车运送,如果运气不好,还要再爬上去坐缆车回驻地。

   雪上项目的采访,距离远、天气冷、路难走,为了保暖,要穿上厚厚衣服,往往是上山一身汗,下山一身冰,经常一脚踩进没腿深的雪里,男记者都很吃力。但在采访现场,不乏女记者的身影。为了这份工作,她们也是蛮拼的!

太累了!坐在地上歇会,抽口烟。

风吹过,帽子差点被吹掉。

    随着比赛天数的增加,房间变成了烟馆

   3月10日,平行项目比赛。一些文字记者开始躁动起来,很多人开始为每天一个版的稿子发愁。记得第一天报到的时候,我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同屋住的小杨是个烟民。凭借多年的采访经历,我判断这个烟民会越抽越多。果然,随着比赛天数的增加,他的烟量也极具增加。原来一天一盒烟,两天过去变成了一天两盒,房间变成了烟馆,他带来的多半条烟,算上和其他人分享,已经没有了。他说:“我这是走心了”。

   因为平行项目有中国队员参赛,我选择上山去拍些图片。了解了上山的难度,我选择了和记者中的老年组通行(平均年龄四十五岁以上,事后证明老当益壮)。

 

敢问路在何方!太难走了。

加油!好难爬的一段路。

    雪道上一步步“刨”下去

   老年组的谢老师,摄影记者,个子不高,微胖。走到那段最难下路段的时候,别人宁可走旁边没有压平的雪坑,也不走中间压平的雪道,因为那太滑。而他却能从压平的雪道上一步步很快地“刨”下去。大家开玩笑:“他重心低”,但心里都知道,他那是走出经验了。

   谢老师在记者里算走的最早,回的很晚的。在山上的时间长的时候要七八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多数时候午饭在山上解决。组委会给记者准备了面包、巧克力和水等易携带的食物。但为了减少负重,很多记者就带两块巧克力喝一瓶水。谢老师也是如此,尽量少带东西,给摄影设备腾地方。拍了一天的照片后,晚上十点左右,他准时把自己觉得好的照片发到微信群里“显摆”一下,这可能就是他对自己劳累一天的交代。

 

这才叫一步一个脚印。

这些东西支撑着一天的采访。

    他是记者里滑雪最好的

   3月11日,有几个滑雪方面的知识不太明白,于是去找我曾经的同事,黑龙江某报的“铁哥”。铁哥快当姥爷的人了,还是“不成熟”。熟悉他的人见到他都会开玩笑地问:“什么时候退休?”。大家都很羡慕铁哥,因为他滑雪技术好,我们去采访,上山下山都靠步行,而他采访结束后,可以从赛道滑下来,省了很多力气。但不是全部的比赛他都能这样,因为比赛没有结束的时候,赛道不允许记者通行,他也要靠那条老腿。

   见他的时候,他很兴奋地给我展示了一张自己认为前一天拍的好片。随后问了他的身体情况,他说,还好。多年运动和从事摄影工作,他的身体素质很好。但他说,还是害怕采访滑雪比赛,这算是采访里面最累的活。比赛还未过半,他的膝盖、大腿也都感到不适了。

   他开始为追逐赛的采访担心。如果徒步上去,那要背着设备爬五六百米高、一千多米远的距离。这段路要么就是压平的雪道,很滑很难走;要么就是没有压过的雪路,最深没过腰部,有点危险。如果不这样走,就是背着滑板坐缆车上到最高处,再滑到半山腰的比赛场地,但有一段路近乎垂直,他也不确定自己的水平能不能行。

靠在暖气上缓缓,热口水喝。

休息,休息一下!记者们靠在暖气旁。

    既干体力活,又干脑力活!只为那一份初心

   从摄影角度讲,滑雪比赛的一些项目拍摄出来的画面都差不多,运动员戴着面罩,也分辨不出来男女,但记者们还是坚持每天上山,从比赛开始一直拍摄到结束。其实,很多人每天的稿费也就一二百块钱,用他们的话说,既干体力活,又干脑力活,却只挣一份工资。

   好多年没有参加这样的采访了,因为媒体的现状,很多曾经的同事离开了,很多同事换了岗位,但还有这样一群坚持在采访一线的记者,可能为的就是那一份初心。

   最后,感谢我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同事们,不分昼夜地处理我的草稿,让稿子穿上华丽的衣服呈现出来。(应本人要求部分图片中人非文中人)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