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二>>

双重“倒逼机制”让“高碳地区”转向“低碳”新路

2010-06-20 13:18:45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王丽、杨一苗、秦亚洲)神木县地处黄河谷地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的能源“黑三角”腹地,富集的煤炭资源让这个昔日的贫困县在煤价一路上涨中迅速跻身中国经济强县。可是,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日趋严厉的减排约束,却让神木“傻、大、黑、粗”的“暴富神话”难以为继。

   4500平方公里储煤面积、500亿吨探明储量,作为中国第一产煤大县,神木县地处中国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伴随着煤炭价格一路上涨,5年中,神木县GDP增长6倍、财政收入增长4倍。

   “金融危机给火热的经济浇了一瓢凉水。”神木县县长雷正西说,2009年初,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向能源原材料产地蔓延,神木县煤炭、兰炭、电石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停产,用电负荷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县属139处煤矿仅有9处在生产,兰炭、化工、载能等产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外部市场向这个经济快速增长的能源大县发出“预警”。雷正西说,金融危机暴露了传统能源基地发展模式的“远虑”和“近忧”,尽管坐拥煤海,若不选择“循环、低碳、绿色”的发展新模式,推进产业转换升级,神木难以持续发展。

   今年5月份,陕西煤化工集团神木煤化工公司投资17亿元建设的中国规模最大煤焦油深加工项目经过720小时稳定运行正式投产,这个项目将煤炭转化为柴油、汽油等清洁能源,而且生产过程将煤炭资源全部“梯级利用”,做到资源“吃干榨尽”和“三废”零排放。

   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让神木县在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更注重调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这里已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循环经济试点,当地把特色产业融入国家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大局中谋划,强力淘汰落后产能,走“大项目、大循环、大园区”的新路。

   雷正西说,全县所有工业园区入园项目严格执行“烟囱不排尘、厂房不漏气、废水不外排、噪声不扰民、灰渣再利用”的原则,最终形成循环产业链。

   专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此同时,严厉的资源、环境“硬约束”促使中国政府重拳推进节能减排,严格的指标和严厉的问责也逼迫各地转向低碳、循环新路。

   中国政府提出“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目标,为确保目标“不落空”,国务院明确到“十一五”末将对节能减排成绩“算总账”,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都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处分。

   节能减排考核、问责制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中国传统“高碳地区”转向“低碳经济”新路径。

   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的贵州省,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产煤省。特殊的资源禀赋使贵州成为中国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但同时也面临高能耗、高排放“硬约束”。

   2008年,贵州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占全国的7.1%。2009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实现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全部关停,全省火电机组全部安装了脱硫设施并实行在线监测,贵州电网还在中国率先启动节能发电调度试点。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节能提高能效贡献率达到85%以上。

   这一“承诺”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现实考验。2010年一季度,由于高耗能产品需求旺盛,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中国一些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中国12个地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上升,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9.6%。经初步核算,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上升3.2%。

   5月份,国务院出台14项硬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近期将集中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国务院将组成督察组,在三季度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察;今年全国将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500万吨、炼钢600万吨、水泥5000万吨、电解铝33万吨。

   中国政府的铁腕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能耗居高不下的“高碳地区”纷纷采取措施大幅淘汰、关闭落后产能,进入5月份以来,中国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高耗能工业增速开始放缓。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