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二>>

重庆“两江新区”战略布局将改变中国西部经济面貌

2010-05-20 07:18:25 中国质量新闻网

“内陆浦东”定位西部对外门户

重庆“两江新区”战略布局将改变中国西部经济面貌

    本报讯 (张长荣记者蒋维胜)重庆“两江新区”已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新开发区。近日,历经一年多的调研和修改后,国务院已于5月10日批复长达800多页的“两江新区”总方案。据了解,被誉为“内陆浦东”的“两江新区”是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前两个分别是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拥有中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被定位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门户。该方案的获批和运行将改变中国西部的经济面貌。

   自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历经10余年“东进西联”的经济布局战略,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持续增长,在中西部的位置更加凸显。2008年,重庆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把重庆打造为西部开放高地的目标,确定了“两江新区”的重要战略平台地位: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在国家层面形成一个政策的洼地,吸引人才、资金和产业的优势集聚。

   据了解,获批的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区域,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50余平方公里,水域、不可开发利用的山地及原生态区共650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400平方公里左右。

   重庆一金融专家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重心都在东部沿海,中西部与沿海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如何缩小这道鸿沟,成为未来数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他认为,两江新区获批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也意味着西部的地位获得提升,未来的“十二五”计划,中国的战略格局将由东部向西部转移。

   该专家说:“两江新区获批之后,陆续会有重大的国家政策及投资项目投放。未来,重庆不仅仅要成为中国中西部的物流中心,也有机会成为面向全球市场的一个重要物流中心。而重庆产业链的提升也将带动当地乃至整个西部的经济发展,并有助于西部解决大批农民工就业问题等。”在他看来,两江新区的获批,势必带动该区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并改变重庆本地产业空壳的现状,使之真正成为西部地区的战略高地。

   据了解,两江新区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对外贸易、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依托两江新区这个战略平台,重庆将会实现引领西部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两江新区目前规划了“5+3”的战略性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含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另外,该区域将设置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保税港功能区等十大功能区、规划三大板块、部署石船工业基地,以及将引进支线飞机和轻轨设备制造项目,试点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消费金融公司,到2020年,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届时,两江新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万亿、全市70%~80%的直接引进外资将由两江新区完成,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发挥核心和引擎作用。

   据重庆市政府测算,“两江新区”成立后,对西部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为,拉动“成渝经济带”制造业等配套产业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云南和贵州水电和矿产等能源产业发展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同时,可促使湖南、湖北、陕西、广西等与西部市场协作加强,50%左右的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通过“两江新区”走向西部市场,预计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重庆也借此跃身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据了解,“两江新区”建设分为3个时期:2009~2010年为起步阶段,争取国家将“两江新区”纳入国家规划,进行区域规划与布局,目前已完成初步目标;2011~2012年是中期发展阶段,实现进出口达到300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达到200家,利用内资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集装箱吞吐能力500万标箱;2013~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大,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