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二>>

胡立彪:别让建筑垃圾拉后腿

2010-04-13 07:32:46 中国质量新闻网

别让建筑垃圾拉后腿

    □  胡立彪/文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节能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发言称,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筑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这些建筑的寿命却只有短短的30年。如此短寿的建筑每年将产生数以亿吨计的建筑垃圾,这会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

   “环境威胁”是就我国目前落后的建筑垃圾处理现状而言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城市垃圾中,建筑垃圾占到总量的30%~40%,而这巨量的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这样做占用大量土地不说,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难以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其他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还会污染周边环境和地下水,直接危害到居民生活健康。

   然而,就像人们常说的,“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建筑垃圾要是处理好了,同样会变成有价值的宝贝,而所谓的“威胁”自然也就解除了。现在,一些土地资源压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让人们看到了“宝贝”的亮光。有资料表明,在建筑废料回收率上,英国达到48%,新加坡为63%,日本为65%,而中国香港地区则达到令人叹服的80%。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严谨的说法是“资源化利用”。在一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十分薄弱。对照先进,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眼建筑垃圾分选技术,加快技术创新与设备研发;二是立足建筑垃圾减量化,优化建筑设计,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同时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三是建立绿色导向,加快回填材料的研究,采用循环再生材料,开发绿色建材。

   技术上能够变废为宝还不够,必须要人们真拿它当宝才行。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宣传工作,改变人们的意识观念;一方面还要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就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和存放等环节作出规定,禁止填埋可利用建筑垃圾,同时对垃圾再利用做得好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既然是宝贝,那么它的价值就一定会体现在循环利用上,呈现给人们这样一条轨迹:由“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向“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循环模式转变。《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