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二>>

云南检验检疫局构建边境疫情疫病“3+1”防控体系

2010-04-07 07:23:27 中国质量新闻网

“3+1”之路在延伸

———云南检验检疫局构建边境疫情疫病“3+1”防控体系积极探索“大质量工作机制”纪实

本报记者 熊 黎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右一)和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右二)在云南检验检疫局局长范国珍(右四)的陪同下考察云南局技术中心实验室建设情况。

2009年9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前左一)与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前右一)共同签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云南沿边开放水平战略紧密合作备忘录》。

2009年12月28日,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提升西双版纳沿边开放水平战略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在景洪举行。这是该局与云南省边境州市政府签署的第一份《合作备忘录》。

云南检验检疫局局长范国珍(右二)深入德宏州芒海通道和畹町口岸检查指导登革热防控工作,并对建立、加强和完善云南边境地区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机制进行专题调研。

防控甲型H1N1流感

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对进口花卉进行检疫

    抓创新求突破

    构筑“3+1”防线

   云南陆路边境情况复杂、无天然屏障、周边国家传染病疫情复杂,出入境人员和边民对传染病和动植物疫病的防控意识普遍较为薄弱。针对这一系列严峻的挑战,2009年以来,云南检验检疫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依据“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就边境疫情疫病“有边难防”、工作缺乏抓手、把关有效性难以提高等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提出了在“联”字上下工夫,在“防”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见行动,在“控”字上见成效的“四字”工作思路,积极构建边境疫情疫病“3+1”防控体系。

   第一道———“国门防线”即检验检疫执法把关:在云南13个国家一类口岸、7个国家二类口岸实施的卫生检疫及动植物检疫措施,防止“重大疫情疫病”通过由检验检疫机构值守的口岸传入,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传染病、动植物危险性病虫害在口岸区域的发生、蔓延,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门安全。

   第二道———“联动防线”即口岸部门协调联动:边防检查、海关及边境地区卫生、农业等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输入性疫情疫病情况时,向检验检疫通报,检验检疫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分析后向地方政府通报,适时提出预警,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检验检疫、卫生、农业、公安、海关、边防检查、商务等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配合,联防联控。

   第三道——“群防群控防线”即边境州(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动员乡(镇)、村及边民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控:对云南13个国家一类口岸、7个国家二类口岸以外地区,州(市)、县政府对边境疫情疫病防控的有效管理。检验检疫部门开展疫情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通报。一旦发现重大疫情疫病,及时向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发布预警建议,并按照职责分工,及时采取控制和根除措施。

   第四道———“境外合作防线”即跨境合作:有效利用双边协议,分别与毗邻三个国家边境地区的政府及卫生、农业等机构的沟通、联系及防控合作,使邻国越南、老挝、缅甸在暴发疫情疫病后,能主动迅速将情况通报我方,协助境外立即行动、同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四道防线的设立,不仅是换思路、换角度来解决老问题,更是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向境内外延伸的防控隔离带,将疫情实际防控线控制在国门之外,更加主动有效地保障了云南农林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以及人身健康。

    抓难题求探索

    提高“3+1”实效

   实践证明,边境“3+1”防控模式在有效解决检验检疫部门自身职责定位不准和工作思路不科学的两大问题基础上,更是在防控工作“点、线、面”全面覆盖和条块结合、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上有了新的探索。

   一方面,“3+1”防线建设有效解决了防控工作“点、线、面”全面覆盖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管理体制,云南局现有800余人,主要在国家级和省级口岸实施检验检疫,属点对点的管理,而大量的通道、边民互市区尚未派驻人员,存在检疫管理的真空地段;点线未连通、点面未形成,加大了疫情疫病传入的风险。走私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案件频发,每年都有动植物疫情和人员传染病传入我国的现实威胁。“3+1”防线建设在现有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建立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边境地州政府的领导下,实现了点、线、面的连接,联合拓宽了边境地区点、线、面相结合的“疫病疫情防控隔离带”。另一方面,“3+1”防线建设有效解决了条块结合、多部门联防联控的问题。按照我国的现行管理体制,检验检疫部门负责国境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重点是防范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的传入和传出,而国内发生的疫情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则由地方各级农业、林业、卫生等部门承担。口岸的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属国家疫情疫病防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植物保护、动物保护、人身健康的边防线。新的疫情疫病一旦传入,往往后患无穷。“3+1”防线建设就是以法规为依据,依靠边防、海关、商务、农业、林业等各部门的紧密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防控体系,从而提高疫情疫病防控的整体效果。

   由于边境“3+1”防控模式紧密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和云南“桥头堡”建设跨境重大疫情疫病防控这一主题,从工作机制入手,打破了现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大质检、大质量”为原则,发挥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使边境沿线的相关部门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统一行动、联合把关,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陆路边境疫情疫病防控新模式,从而在严防重大疫情疫病的同时,积极支持边境贸易的发展和自贸区的建设。这一思路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在2010年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报告中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边境“3+1”防控模式及其指导原则,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和云南边境疫情疫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云南局从进境植物及植物产品中截获有害生物3014批、9655次、266种,与2008年同期相比,有害生物种类增加33%,其中截获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比去年同期增长24%,危险性有害生物疫情检出率在全国直属局中排名位居第八位;发现传染病2820例,其中HIV抗体阳性345例,性病115例,肝炎940例,登革热病例19例,手足口病2例(在全国系统中首次发现),其他1401例。尽管周边国家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严重,但未出现因检验检疫原因导致疫病传入的事例。

    抓项目求推进

    完善“3+1”机制

   机制先行,是科学发展的体现,是加快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的具体行动。解决陆路边境的疫情疫病防控与贸易自由化这对矛盾,发挥好云南“桥头堡”作用,既是世界各国检验检疫部门一个难题,也是云南检验检疫部门应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了使云南边境“3+1”疫情疫病防控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和法规基础,对边境疫情疫病防控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2009年,云南局向国家质检总局上报了科研立项申报工作,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科技攻关项目,这既是一个软科学研究,又是云南局现实工作中的硬任务。

   对“3+1”防控体系进行课题研究,云南局强调,要编制好疫情疫病检疫、监测和风险预警这个“纲”。通过抓纲举目,达到纲举目张、以点带面、以点促线、信息共享、群防群控的目的;通过建立跨境重大疫情疫病的合作机制、疫情疫病预警发布机制和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依靠政府、联合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边境沿线疫情疫病隔离带的建设工作。

   一年来,云南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方法,加强了工作机制的研究和工作内容的扩充,并把陆路边境的特点、云南局的工作实践列入课题当中,重点研究了周边地区的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的种类、传播流行规律,食品安全状况。通过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找到了检验检疫管理和口岸防控的有效措施。

   云南局还把项目研究成果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工作局面。2009年底,在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的支持下,云南局率先在景洪与西双版纳州政府签署了疫情防控和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备忘录。文山、红河、临沧等7个州(市)正与云南局推进该项工作。

    抓原则求合力

    丰富“3+1”内涵

   丰富“3+1”内涵,需要从高的起点、用新的力度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通过以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为载体,发挥大局意识、把关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积极用科学有效的具体措施去填充大质量工作机制的实质内容。

   众所周知,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法规、行政和技术手段,防止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人身健康和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为此,在构建边境疫情疫病“3+1”防控体系中,云南局把法规性和技术性确定为“3+1”防线建设的基本属性。

   一是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为了防止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的传播,世界各国已建立了卫生和动植物检疫的法律法规。实施强制性的检验检疫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一项普遍制度。二是以重大疫情为重点,依据法律规定的重要疫情为基础,摸清重大疫情在缅甸、越南、老挝等周边地区的分布、危害、生活习性、发生发展规律等基本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决策、早处置。三是以先进技术为依托,针对近年来口岸截获的传染病、动植物疫情疫病种类,研究其生物学习性、发生发展规律和控制措施,提高检出率;通过提高检疫科技水平、增加设施投入,提高除害处理效果。四是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各级检疫机构和工作人员要按照风险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来制定检疫措施。五是以联防联控为手段,“联”是方法,“防”是关键,“控”是目的,形成合力,打好疫情疫病的防控组合拳。六是以处置预案为抓手,因地制宜、结合边贸特点,抓好《云南边境重大疫情疫病处置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七是以确保效益为目的,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扩大国内农产品的出口,提升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构建边境疫情疫病“3+1”防控体系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各类疫情疫病防控新模式,突出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及进出境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工作,加强物种流失和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控制和监管,加强和规范口岸检疫除害处理等系列工作,云南局进一步加强了部门合作,拓宽了交流和合作领域,创新了合作方式,探索建立了相关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协调互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与地方政府和睦融洽”、“与口岸友邻单位和谐共荣”、“与境外国家和衷共济”的核心目标。

   以合促和谋发展,以和求合聚实力。在构建边境疫情疫病防控体系中,“3+1”不仅仅等于“4”,而是远远大于“4”。目前,这一体系已成为云南局建设“大质量工作机制”的着力点之一,而“大质量工作机制”也成为了云南局构建边境疫情疫病“3+1”防控体系的沃土和后盾,赋予了国门安全“生命线”。(本版照片由云南检验检疫局提供)
《中国国门时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