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二>>

陕西省宝鸡市大力推进“质量兴市”活动纪实

2010-03-24 13:17: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宝鸡市,陕西省第二大经济城市,西部工业重镇,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行列。

   这一系列荣誉的获得,源自宝鸡“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经济发展思路,也受益于宝鸡市委、市政府“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战略部署的深入实施。

    准确定位  规划长远

   “‘工业强市、工业立市’必须建立在优质的基础之上,没有产品的高质量,这一切都是空话,‘质量兴市’与‘工业立市’一脉相承,只有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才能真正实现‘工业立市’的长远目标。”宝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旺余说。

   多年来,坚持走“工业强市”和“工业立市”之路的决策,使宝鸡踏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性特色经济推动“宝鸡制造”迅速走向全国和海外市场,完成了经济主体从农业向工业的历史转变。

   然而,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最初目标偏重于数量和速度,“宝鸡制造”的质量水平在一段时间内难以跟上发展的步伐。重产量轻质量的市场短期行为,成为制约宝鸡经济腾飞的瓶颈。

   瓶颈不打破,宝鸡经济将很难实现持续发展。2004年底,宝鸡市政府成立“宝鸡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名牌战略实施,并颁布《关于开展“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活动,建设工业强市的实施方案》;2007年5月份,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出台《宝鸡市品牌企业奖励规定》,全面开展了以“扬帆行动”为载体的“质量兴市、名牌兴企”活动。此后,“以质量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成为宝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坐标。

    政府重视  保驾护航

   2009年12月1日,针对陕西省建筑用钢筋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宝鸡市委书记唐俊昌在质监局《质量与安全》简报上作出批示,要求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确保在宝鸡市不出现类似问题。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打假治劣与质量振兴两翼推进,确保产品质量“整顿一批、规范一批、查处一批”,是今年宝鸡市质监局“质量提升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得到宝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宝鸡市质监局坚持牢固树立“大质量技监、大稽查”概念,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将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放在严厉打击假冒、伪造名优产品上,着重保护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联合工商、公安等职能部门,构建打假保名优网络,充分发挥12365打假举报投诉电话作用,健全举报投诉网络,落实打假举报奖励制度,为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保驾护航。

    突出重点  举措得力

   宝鸡市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把“质量兴市”作为事关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坚持突出“合力”,紧扣关键。

   举措一,围绕名牌工作现状,制定实施名牌战略的具体方案,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争名创牌工作。特别注重在先进制造业中的重点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中培育和发展强势品牌;对地方优势产业、省级名牌、有希望争创国家名牌的产品和企业进行摸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举措二,增加名牌工作专项经费,充实专职人员,赋予名牌战略推进机构综合协调职能,使其工作向系统的综合分析、政策制定、协调管理、宣传等多层次工作转变,带动企业质量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举措三,着眼做大、做强、做优目标,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行业领头企业和优势产品。以科技创新和现代品牌经营方式,推动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扶持区域名牌、服务名牌和农产品名牌,在带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层次的同时,加大了在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培育和申报名牌产品的力度。

   举措四,围绕主导产业,制定了有利于名牌发展的优惠政策,在政府采购、重大工程招投标、金融信贷、技改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举措五,宣传、财政、公安、科技、工商、环保、知识产权等部门,实行统一协调、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制止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乱评比、滥排序及各种名目的挂牌发匾活动,为名牌战略的持久实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

   举措六,通过在主流媒体开办专栏、举办专题论坛、在各类大型展览会上举办宝鸡名牌展等手段和方法,提高了名牌产品在全社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认知度。

   这六项措施环环相扣,形成严密的“质量兴市”实施体系,引领着宝鸡在“质量兴市”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执行得力  成效显著

   近年来,宝鸡市围绕“质量兴市”工作重点,进一步提升了质监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率,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名牌战略发展势头强劲。最近几年,宝鸡市先后被批准确立为全国首批技术创新示范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及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荣获“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称号的城市。全市累计实施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102个,省级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9个;357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奖励,获得授权专利389个,7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发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100多个。截止目前,已有6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4个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1户企业的53个产品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在西北市级城市中名列第一,既为工业强市建设,又为“宝鸡制造”走向“宝鸡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名牌产品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日趋显著。2006年以来,宝鸡市着力培育装备制造,金属冶炼,能源化工业,食品和新型建材五大产业集群。据统计测算,该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年创销售产值400多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0%以上,其中钛材、机床、石油钻机、焊接钢管、铁路道岔、钢桥梁、心脏起搏器、白酒、香烟、高压开关、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60多个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部分军工产品居全国之首。

   再次是名牌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围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果业、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等特色产业,全面实施名牌战略,狠抓名牌培育,引导企业按照标准、质量和节能降耗的要求实施规范生产,开展技术创新,成功地培育了一批中国名牌产品,有效地提升了产业发展层次,延长了名牌产业链。从名牌产品企业的经济性质划分,国有企业占58%,民营企业占42%。

   四是企业争创名牌的技术基础不断加强。目前,在规模以上企业中,100%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80%采用了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名牌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此外,全市还广泛开展了以争创名牌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兴市活动,各类检验检测机构积极为企业提供最新的产品标准和质量状况信息,帮助他们提高争创名牌的能力,有力促进了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

   五是保护和扶持名牌产品的力度逐步加大。特别是2006年到2008年,市财政连续三年拿出280余万元,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国家地理标志和陕西省名牌产品的企业进行了表彰奖励,同时各县区也每年从地方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对名牌企业给予奖励和资金扶持。

    精心筹划  扬帆启航

   面对2010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实现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提出的“围绕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目标要求,更好地发挥质监职能作用,服务宝鸡经济与社会发展,宝鸡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旺余依然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他说,“相比较宣传名牌、培育名牌,我认为,发现名牌的意义也很大。我们要通过质量这面镜子,去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把那些具备中国名牌素质的企业、产品找出来,让他们成为榜样,从而带动行业的整体水平提高。”

   提前规划、制定目标、合理安排,始终是宝鸡市质监局工作的特色。他们早作部署,明确目标;他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他们信心百倍,充满希望。

   他们坚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应用于有效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当中。2009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队分别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市局党组连续召开会议,研究制定部署今后宝鸡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发展的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

   2009年11月,宝鸡市质监局党组提出了今年和后3年宝鸡名牌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名牌培育和帮扶力度,确保名牌产品在非公企业、食品等企业中取得突破;二是在服务业中开展质量评比活动,为服务业争创名牌打下基础;三是积极加大对名牌产品的申报推介、宣传工作力度;四是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动态监管力度,扶优扶强、打假治劣,保护名牌产品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五是在全市开展以质量振兴、名牌带动战略为主题的扬帆启航1518工程,六是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省战略的意见》,及时修订市政府《名牌企业奖励规定》,不断提高名牌战略的实施质量和效能。

   今后三年质量兴市奋斗目标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主导、以宝鸡市委、市政府“坚持四个第一、实现五大突破”及建设西部强市为目标,以提高质量和产业水平为重点,以扬帆三号1518工程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主动引导,积极推动规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努力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紧紧围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等领域,打造更多的名牌产品。争取到2012年,使宝鸡名牌产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前列,增强企业核心经济竞争力,促进宝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宝鸡市质监局郭宏伟)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