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二>>

四川省特检院全力打造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特检高地

2010-03-24 06:54:33 中国质量新闻网

热烈祝贺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正式成立

天府大地的安全“守护神”

四川省特检院全力打造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特检高地

    □ 本报记者 张 东

   2010年3月17日,一个必将载入四川特检发展史册的日子——经过近两年筹备的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下称“四川省特检院”)正式挂牌成立。在这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时节,四川省特检院的全新启航,不仅为四川省技术机构改革树立了一块新的里程碑,更标志着四川特检事业迈入了一个充满希望、生机无限的新时代。

   “四川省特检院是受命于危难之际,成长于考验之中,无论是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还是2009年的‘质量安全年’,四川特检人始终肩负着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的责任使命,努力做好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守护神’,为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回首这两年的跨越之路,四川省特检院院长蒋青感触良多。

   四川省特检院院长蒋青(前排右一)陪同四川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前排右二)检查四川特检院机构建设工作。

   团结奋进的特检院领导班子。院长蒋青(左四)、副院长张延年(右四)、副院长毛健(左三)、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朱洪奇(左二)、副院长刘炳炎(右三)、副院长李强(右二)、副院长杜艳雄(左一)、副院长熊荣(右一)。

    抗震救灾的“英雄团队”

   组建四川省特检院,这是四川省质监局在技术机构改革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它吹响了全省技术机构联合重组的时代号角。

   “四川不仅是西部的经济大省,也是特种设备制造、使用大省,特种设备安全关系到‘构建和谐四川、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作为四川特检机构改革的“总设计师”,四川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云夏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只有组建一支符合国家要求的、高级别的特检机构队伍,才能更及时、有效地服务于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并巩固四川特种设备行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和地位,实现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品牌兴川’的战略目标。”

   2008年4月,四川省质监局党组正式决定,由原四川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下称“锅检所”)、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所(下称“特检所”)联合组建四川省特检院。作为四川两所老牌的专业特种设备检测机构,锅检所和特检所的强强联合,使应运而生的四川省特检院一跃成为全省具有核准检验项目最多、检验级别最高的“特检航母”。

   然而,在短短一个月之后,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突然爆发,灾区数以万计的特种设备,成为悬在无数老百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抗震救灾的历史使命,就这样成为了考验四川特检人的第一个战场。

   兵贵神速。四川省特检院在震后第一时间便派出60余名技术人员参与抢险救援工作,对灾区电梯、医用氧舱和附属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根据四川省质监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必须在7天之内将灾区受损电梯等特种设备全部检测并恢复使用”的火线指令,锅检所和特检所迅速行动,全力以赴,赶制工作服500余套,开通了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组织全川14个市州技术机构100余名技术援助人员,组成50支技术服务队,出动汽车40多辆,行程10多万公里,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灾区6000余台电梯、101台医用氧舱及500台件锅炉压力容器的检测任务,发放了实时检查标志20000余份,惠及灾区近千万人的正常生活。

   与此同时,四川省特检院对灾区企业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主动上门,及时提供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对因地震受灾的特种设备,在灾后特种设备技术鉴定服务、产品监检、定期检验和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监督检验等,一律特事特办,提供快捷、便利的检验服务。“统筹协调、服务保障做得好,经受住了考验”。这是四川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对震后特种设备抢修工作的高度评价。

   而四川特检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坚强身影,永远地定格在了抗震救灾的历史画卷上,成为他们在未来道路上风雨无阻的动力源泉。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蔡竞(右)为四川省特检院院长蒋青(左)授牌。

    “平安四川”的坚强后盾

   2009年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再次给四川特检人提供了一个磨砺队伍、展示风采的舞台。

   作为全省质监系统打基础、做贡献、树形象之年,四川省特检院在院长蒋青的带领下,以“攻坚破难、改革创新”的信心和勇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而有效地开展特种设备“平安四川”创建活动,为四川经济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川特种设备总量位居西部第一,拥有数量占全国40%的超高压容器,且品种繁多,结构复杂。据了解,由于四川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全省客运索道位居全国第一;作为产气大省,四川还拥有大量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城市燃气功用管道和大型天然气球形储罐,CNG气瓶和加气站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储气容器有球罐、底下储气井、包扎容器等高压容器,这些特殊容器由于检测数量多、难度大,给四川特检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如何发挥四川特检的‘王牌军’优势,在打造‘平安四川’的同时,提高特检工作对安全事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力?”经过细致的调研和审慎的思考,蒋青把“服务重大工程、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作为了四川省特检院在“质量和安全年”里的突破口和主战场。

   雅安荥经是我国最大的人造水晶聚集地,共有11家民营水晶制造企业。然而,由于企业使用的设备大多是从沿海引进的“二手”水晶釜,数量多达上千台,且长期在高温高压下工作,水晶釜极易疲劳受损,产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2009年7月至12月,四川省特检院抽调技术骨干,组成3支检验队伍共40余人赶赴雅安开展水晶釜专项检验。检验人员克服了路途遥远、高温高热、工作条件恶劣等困难,共检验水晶釜508台,判废30台。其中一台水晶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内部有多条裂纹,最长的竟达130mm,深达30mm,若继续在相应压力温度下运转,将会产生爆炸,危及企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检验人员立即向企业和当地监察机构反映了问题,作出了停用处理,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达州气田是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也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2009年年初,采气厂发现进口压力容器设备存在某些安全和质量问题,引起了工程指挥部的高度重视。四川省特检院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出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朱洪奇率专家组赶赴达州,对进口压力容器中的汇管和分酸分离器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专家组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应急解决办法,切实为中石化集团解决了燃眉之急,为川气东送工程按期投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2009年,无论是在东方锅炉集团、内江容器制造厂等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还是在丹江口水利枢纽、眉山多晶硅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工地,无处不活跃着四川特检人忙碌的身影。他们不仅用专业的手段和热情的服务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还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出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如今,这些有了“安全护航”的四川企业,正以异军突起之势向世界宣告着“四川制造”的坚强崛起。

   在这背后,是四川省特检院创造的一项骄人记录——2009年,该院共检验特种设备19161台套件,未发生一起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全年事故投诉率为零。平安四川,成为了四川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锐意进取的四川省特检院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据统计,2009年,上级对该院肯定性批示30余条,其中刘云夏局长批示10条,他还特别肯定“省特检院在院班子调整期间起色大、变化大、成效明显”。

   与此同时,四川省特检院接连捧回了“质量和安全年先进单位”、“特种设备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等5项沉甸甸的荣誉,黄坚等8位同志还被评为“先进个人”。

   四川省质监局副局长张利民(左二)在特检处处长杨鹏(左一)和特检院院长蒋青(中)的陪同下深入社区检查特种设备安全。

四川省特检院院长蒋青(右二)深入考察四川天威硅业。

特检人员在电梯机房认真开展检验工作。

川苏特检院签订合作备忘录。

    西部一流的“特检高地”

   作为四川省特检院的“领路人”,有着丰富管理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的蒋青院长早就清楚地意识到,四川省特检院要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竞争,在全省技术机构改革进程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树立“以质取胜”、“科技兴检”的战略意识,走质量强院、科技创新之路,以过硬的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不断为经济发展“强筋壮骨”。

   为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四川省特检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抢占科技高端。该院每年投入年收入的15%,用于仪器设备等软硬件的改造,把科研的重点放在新工具、新技术的研制和开发上,以完善科研机制,保持检验技术的先进性。目前,该院已经拥有有声发射检测仪、64位光谱检测仪、10米内窥镜、TOFD探伤仪、A型超声波探伤仪、射线探伤机、磁粉探伤仪、钢丝绳探伤仪、涡流腐蚀检测仪、超声波测厚仪、里氏硬度计、金相检测仪、应力测试仪、超高压耐压试验机等多种先进检验检测设备。

   作为技术机构,四川省特检院还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支撑,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该院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他们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先后派出30余人次赴全国各地交流学习。院长蒋青还亲自带头前往江苏省特检院挂职锻炼,在担任江苏省特检院副院长的45天时间里,蒋青几乎跑遍了该院下属的所有机构,从整合能力、体制改革到管理经验、业务拓展等方面悉心向“老大哥”学习,不仅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收获了友谊,取得了“真经”。

   与此同时,该院创新“招、聘、请”三结合的人才引进和选拔方式,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他们通过组织上岗培训,加强检验检测方法、法规标准、检测技术培训,组织举办各种技术讲座,举办在职人员学历教育,每月开展案例分析会、“一师带一徒结对子”等措施,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为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别是在全国质检系统无私援助的大好机遇下,四川省特检院主动出击,与中国特检院签定了《合作备忘录》,安排人员到中国特检院进行对口培训,重点培养大型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包括管道元件)、电梯、起重机械等方面的检验技术骨干和科研、管理人才,打造出了一支创新意识好、科研能力强、专业分布全面、技术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通过一系列人才创新机制,四川省特检院成为了创业热土和人才栖息地,其人才布局更趋合理。目前,全院共有员工10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3人,工程师34人,助理工程师39人,持证检验人员83人,约占总人数比重81.48%,几乎涵盖了机械、机电、热能、材料、化学等各类专业。

   为了提升科研人才的研发积极性,四川省特检院组建了院技术委员会,并设立了“科创基金”,在全院掀起了科技创新的热潮。众多科技人员在立足基础性科研课题的同时,抓住那些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实用性的重大科技课题,在特检舞台上演绎着精彩的篇章:他们创新性地开展储气井特种设备检验和科研工作,并争取了南充储气井改造作为全国试点,目前已经顺利通过验收,填补了国内空白;他们还承担编写了国内首个《在用汽车压缩天然气专用装置检验规范》DB51/T929-2009地方标准,陆续发表了《关于特种设备行业能效标准化的探讨》、《电梯安全钳检验装置的实际检验方法》等多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论文,成为质量强院、科技兴检的强大“推进器”。

   不仅如此,四川省特检院还积极探索检验新途径,首次走出国门,开拓出了一片跨国委检的新天地。2009年10月,该院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争取到了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净化厂特种设备检验业务,开创了四川省特检机构检验史上跨国委检的先河。

   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四川省特检院采用出国前封闭式培训等方法,进一步提升能力,为树立中国特检队伍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四川特检人连续奋战20余天,检验设备520台,其严谨、高效、专业的表现赢得了各方高度赞赏。不久后,四川省特检院再次获邀赴土库曼斯坦进行检验。作为在国际舞台上的首度亮相,四川特检人不仅顺利完成了两次任务,保证了我国出口特种设备的安全,还充分展示出了我国特检队伍的风采和形象,为“中国特检”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川省特检院的成立,受到了四川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副省长黄小祥、李成云等领导多次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在当天的授牌仪式上,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蔡竞受省政府领导的委托专程到会,代表四川省政府向四川省特检院的正式成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指出,特检院的成立,将为四川省推进“以质取胜”、“质量兴川”战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服务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同时也将有力促进全省特种设备制造业以及检验检测技术相关产业加快发展。他希望四川省特检院在省质监局党组的领导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打造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经得起考验的队伍,切实加强技术研究和科技检测,更好地融入经济发展主战场,服务企业、服务人民,为四川省经济实现“巩固回升、加快发展”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川省质监局局长刘云夏也对特检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一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二要忠诚履职,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三要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四要加强行风建设和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公正、公信的第三方检验平台,做到领导满意,企业欢迎,人民放心,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成立仪式上,东方锅炉集团副总经理陈力华代表全川特种设备企业作了主题发言,表示将继续弘扬“以质取胜”的发展理念,依法生产、规范操作、诚实守信,积极推动特种设备行业规范发展。

   领导的关怀和期望,为四川省特检院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今年是我院打基础、谋发展、求突破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加快建设检验检测技术保证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级检测中心建设,深化检测技术科技攻关,用3-5年的时间把我院建成‘立足四川、辐射西部、面向全国、冲出国门’的国家级公共技术检测平台,向社会和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蒋青的话让人倍受鼓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肩负着特检事业的希望和未来,四川省特检院以全新的面貌、十足的信心踏上了新的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打造坚强特检、建设西部检测高地的道路上,这支英雄的团队必将为我们留下更多精彩的篇章!《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