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二>>

超市年货战如何应对

2010-02-05 07:28:05 中国质量新闻网

促销五花八门  战火硝烟弥漫

超市年货战如何应对

    □ 游 婕  董芳忠

   满200元送200元礼金、全场5折、满198元减100元、6折起再满800元减100元……临近春节,几乎所有商场都推出了力度空前的打折、满减、满送、抽奖等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给消费者提供了绝佳的购物时机。面对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消费者都希望能选择参与最适合自己的促销活动,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实惠的商品。笔者日前走访了京城的各大商场,总结了目前商场常见的3种促销方式,帮助大家分析各种促销方式的利弊,让你做一个精明的“购物达人”。

    明折明扣实惠看得见

   相比去年春节期间流行的满减促销活动,今年商家的促销活动更加实在,大多数商场都打出了“购物促销简单化”的口号,采取明折明扣的方式。1月29日、1月30日,笔者走访发现,包括中友、新世界、华联等京城各大商场,目前都在直接打折促销。笔者在中友百货看到,全场正在进行五折起的促销活动,打折的商品多为去年的旧款,不少商品的折扣幅度在7折左右,新品和大品牌基本没有参加折扣活动。

   在北京阜成门华联商厦,为期14天的“新春喜乐会——百货部分冬装出清3折”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百丽、思加图、奥卡索、暇步士等平时促销很少低于5折的品牌,都参加到了这次的打折活动中来。

   笔者在新世界彩旋百货看到,为期18天的“冬换季全场4折起”的活动仍在进行中,将继续到农历除夕。新世界商场市场推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新世界的促销活动将坚持明折明扣,之后还将开展幅度更大的打折活动。

   业内人士提醒说,对于打折促销,以往容易出现的陷阱是,商家先提价再打折,这样一来,消费者表面上似乎得到了实惠,实际上还是按原价购买,甚至可能要支付比没打折前更多的钱。此外,同一款商品在不同的商场折扣力度可能有差异,因此,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一方面有助于掌握商品更准确的价格,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折扣力度大的商家购物,以得到更多实惠。

    满减活动白热化

   2008年6月1日,《北京市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促销活动管理规定》实施,其中规定“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不得举办购物返券的促销活动”。

   笔者走访发现,商场促销广告中基本没有了“满200元返150元”、“满300元返200元”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满200元减120元”、“满100元省60元”等,即将促销让利的部分,直接从消费者所购商品金额中减去,消费者因此可以避免被动的二次消费。

   笔者在太平洋百货盈科店看到,该店打出了“部分冬品满200元立减120元现金”的促销广告招牌,君太百货也推出了“逢周一至周五全馆服饰满100元最多省55元、逢周六日全馆服饰满100元省60元”的活动,而百盛购物中心复兴门店则推出了“满500元减200/150/100元”3个档次的促销活动。

   笔者调查发现,相对于返券,满减促销方式对消费者来说的确实惠方便了许多,但和直接打折相比,需要消费者在算账上费点精力。在君太百货,虽然该店推出了“满100元省60元”的活动,但不少商品的价格是199元和298元之类的。商场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差一元也不能享受满减优惠。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满减促销,消费者不用像以前参与返券促销活动时要为如何花掉手里的券伤透脑筋,但不要以为这样就不用动脑筋了。“200元减100元”、“300元减150元”,并不等于打5折,因为多数商品价格不是200元或300元的倍数,大多数时候还需要消费者巧做算术题来凑单。

    满送另有潜规则

   “满200元送200元”、“满299元送150元”……笔者走访发现,在北京市各大商场的促销活动中,上述满送促销方式似乎是被明令禁止的返券促销的变种——一些商家将“返”变成了“送”,如送礼金、送积分、送电子消费券等。笔者在位于宣武区的庄胜崇光百货看到,该商场打出了“满200元送200元节日礼金”的牌子,在亚运村附近的北辰购物中心也推出了“满299元送150元礼金”的活动。商家对此的解释是,这些礼金将以电子代金券的形式返还到顾客的会员卡中,这是商家对会员顾客的优惠回馈,不能算作返券。

   笔者调查发现,礼金、积分、电子消费券等的使用条件较为苛刻,主要表现在使用期限短,消费不设找零或规定只能在特定时间使用等。消费者要当心一不留神陷入循环购物的怪圈,买回一些并不需要的商品,因为,只有进行二次消费花掉礼金,才能真正享受到商家的优惠。鉴于此,在参与满送促销活动前,最好在商场内先逛一圈,找到打算购买的东西,确定购物金额及送礼金幅度、用礼金的条件,根据这些再对购物单、购物顺序进行调整,尽可能将商家所送的礼金用到位。《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