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要闻二>>

林鸣:“捏”不碎的核桃

2010-02-05 07:24:32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林 鸣

    周末上街闲转,在超市门口处遇到一位摆摊的年轻姑娘。女孩模样朴素,一脸诚恳,声称卖的是上好的云南核桃。说罢,她向围拢上来的人们当场演示。果然,只需轻轻一捏,便露出又大又满的核桃仁儿。尝到嘴里,一股清香。最具吸引力的是,这么好的核桃仅卖“20元1公斤”。要知道,本地核桃要卖到40多元1公斤呢。见人们还在犹豫,姑娘大声说“买1.5公斤送0.5公斤!”同时还露出一副委屈的表情:“要不是急着买票回家,怎么能卖这么便宜?”

   机不可失,笔者欣然掏钱,引得围观者纷纷购买。不大一会儿,两大筐核桃见了底,我得意洋洋地回家报功。然而,接下来的情景让我目瞪口呆。取出一个核桃,硬如磐石,再拿一个,纹丝不动。别说用手捏了,钳子夹、榔头敲,一连试了十几个,竟一个也没碎。后来拿到农贸市场找熟人一问,人家笑着说:“您上当啦,这都是‘死’核桃,敲开了也没法吃。别说是卖了,就是白送也没人要。”中招之后,又好气又好笑——我慢慢回忆,那姑娘玩儿的“戏法”其实并不高明——在她的手里,事先藏着几个能捏碎的核桃。因而又后怕:幸亏她只是卖核桃,骗了俺几十元,要是干上了卖房子售车等营生,还不把消费者统统坑个半死?

   之前,本人自诩“老江湖”,也曾走南闯北,见识过许多骗局,还经常写文章嘲笑和教训其他上当者。那么,我这次为何轻易上当?不妨做一番自我解剖。首先,以貌取人,相信了对方的表演。别瞧这份“生意”不大,但该姑娘经过精心准备甚至排练——包括语言、表演和表情一气呵成,让顾客失去思考和观察的余地,不由你不上当。其次,人们一般都将“眼见为实”奉为真理。事实上,如今单凭言语忽悠人的骗子不多了,他们开始利用人们的心理,从容达到目的——比如当众表演捏碎“道具”核桃。假如当时我从筐里拿出几个核桃试试,骗局不就戳穿了嘛。最后,我心里一直对不起后边的那些顾客,要不是我带头购买,人家哪儿能这么积极地入彀?或许,那几位上当者现在还骂我是个“托儿”呢。

   话说回来,既然骗子熟知我们的心理,那么咱们也应了解他们的心态。报载,一位“金盆洗手”的宗师级老骗子向世人透露自己的“宝贵”心得:只有我们才是真正搞“表演”艺术的,而且没有导演的潜规则,还不想出名露脸。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顾客”。那种以为单纯和傻才可骗的时代早就过去了,骗子已经进化到专骗“明白人”的专业化时代。此外,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样最直接的效用除了让人不设防,同时可以激发人类占便宜的原始欲望——而这种欲望乃是我们的“事业”之本。

   常听人们感叹,现在骗子实在是太多了!拜托,让我们出门别撞见骗子吧。不过,即使撞上也不必惊慌,重要的是,千万别动贪心——哪怕您露出一丝捡便宜的念头,骗子也能“撬”开您的心灵之门,达到其邪恶目的。善良的人们,世界上不仅有“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有“卖核桃的姑娘”呢。只要人类存在,骗子就不可能消失。但是,我们决不怀疑一切,那样会使整个世界充满阴霾;但也不能相信一切,尤其是道路平坦之际,更要脚步扎实地朝前走。

   就这样,那堆捏不碎的“死”核桃,成了我的一位“教员”。《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