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通讯>>

专家谈多款APP被疑窃听:成本太高,企业应不会冒险

2019-03-29 22:50:0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王庆凯)近日,有国内媒体称耗时3个月测试发现多款手机APP疑似通过“窃听”用户对话,精准推荐广告。随后大量网友也反映自己的相似经历,美团、饿了吗等多款APP再陷“窃听门”。

对此,百度回应称,不会、也没有能力“监听”;阿里巴巴则表示,绝不会采取不合法、不合规的手段采集使用用户信息。目前,包括美团、饿了吗、今日头条在内的各大网络平台悉数回应:不可能。

手机APP是否存在“窃听”的可能。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通过手机APP进行“窃听”的技术目前是可以实现的,但通过语音获取用户信息,进而转化成商品推荐,技术及商业成本均太高,对于企业而言,并无驱动力,企业应该不会这样做。

实际上,手机APP“窃听”的说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2016年,英国媒体就曾报道称,怀疑Facebook通过手机“窃听”用户谈话,从而达到广告精准推荐的目的。随后,中国的今日头条、百度等互联网公司APP也相继被曝出“窃听”用户。

“科学的方法应是做软件行为分析和数据流量分析,通过监控录音接口直接查看APP的流量调用情况,而不是通过用户聊天测试这种不科学的方式,”知名网络安全专家李铁军表示,至今全球没有一个安全厂商的研究人员分析出某个中国商业公司的APP在实施“窃听”行为。

网络安全专家认为,不考虑其他商业因素,单纯从技术成本角度,商业公司确实没有驱动力去“窃听”用户。

首先是流量成本,手机用户的声音需要上传至服务器处理,即使每天只采集8小时,每天消耗流量至少50M,一个月就1.5G,流量成本太高;其次,收集的语音需要转化成内容、数据进行分析才有价值,单个用户8小时的语音去调用各种复杂机器学习模型,声音转文字、语义分析、意图判别等,单服务器的计算成本,几亿用户一年需花费上千亿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贤刚告诉中新网记者,从技术角度讲,这种“窃听”手段目前是可以实现的,但这种方式在企业应该不会存在。因为目前基于数据共享和算法的技术,即使不“窃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企业想要的信息,“窃听”用户日常谈话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企业应该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完)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