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通讯>>

湖北省“骚扰电话”调查情况分析报告

2018-10-19 22:34:44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

湖北省“骚扰电话”调查情况分析报告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

近年来,广大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屡屡受到各种推销、贷款等营销电话以及诈骗电话的频频骚扰,有的消费者一天可以接到5、6起骚扰电话,消费者不堪其扰,却无法避免和拒绝。由于营销、恶意电话骚扰、扰民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广大消费者正常生活,工信部等十三部门为着力整治骚扰电话扰民问题于2018年7月18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重点对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进行整治,规范通信资源管理,加强源头治理,打击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合力斩断骚扰电话利益链。《通知》实施两个月来,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还是不断接到消费者反映遭到电话骚扰的诉求,为净化通信服务环境,遏制骚扰电话扰民的势头,更好地为消费者优化和创造通讯安全的消费环境,实现《通知》中商业营销类电话规范拨打、恶意骚扰和违法犯罪类电话明显减少的工作目标,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于2018年9月5日-14日在全省开展了“骚扰电话”情况调查活动。

一、基本情况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选择在经济基础较好,人口密度较大、使用通讯产品较广的武汉、黄石、襄阳、黄冈、鄂州、荆州、宜昌进行了“骚扰电话”情况问卷调查活动。为广泛收集了解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接收骚扰电话的情况以及对如何有效解决“骚扰电话”的问题和建议,使调查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全面”,我们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了有效问卷1499份,其中移动手机用户611份、电信手机用户476份、联通手机用户412份。通过针对7个地方不同运营商的手机用户进行调查,以及对调查问卷9大问题全面分析了解,基本能够反映出各地消费者在日常接收骚扰电话方面的具体情况,反映出骚扰电话对消费者生活存在普遍影响等问题,对进一步规范通讯行业运营商的经营行为,完善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起到积极参考指导作用,使“消费者得保障、行业促发展、主管单位、消委组织增作为”多赢局面得到呈现。

二、调查结果

个人信息被誉为21世纪最富有价值的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泄露事件时常出现,随着网络消费的普及,消费者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受害群体,伴随着信息泄露而至的骚扰电话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威胁着人们的隐私、财产以及生命安全。调查结果显示,在骚扰电话情况调查的1499份问卷中,接到过骚扰电话的消费者有138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2.5%;其中移动消费者595人,占比42.9%;电信消费者429人,占比30.9%;联通消费者363人,占比26.2%。

从各个运营商用户接到骚扰电话的数量及比例来看,此次调查中,移动消费者611人,接到骚扰电话的有595人,占比97%;电信消费者476人,接到骚扰电话的有429人,占比90%;联通消费者412人,接到骚扰电话的有363人,占比88%。(具体情况见表1)

运营商

 

 

是否接到骚扰电话

移动

数量

595

16

比例

97%

3%

电信

数量

429

47

比例

90%

10%

联通

数量

363

49

比例

88%

12%

表1:各运营商用户接到骚扰电话的比例

(一)接到骚扰电话的情况及频率分析

在接到过骚扰电话的1387名消费者中,有649名消费者经常接到骚扰电话,约占总人数的47%;偶尔接到骚扰电话的消费者有570名,约占总人数的41%;很少接到骚扰电话的消费者有168名;约占总人数的12%。在受到过骚扰电话的1387名消费者中,平均每天受到1次骚扰电话的消费者有795人,占比高达57%;平均每天受到2次骚扰电话的有315人,约占比23%;平均每天受到3次骚扰电话有153人,约占比11%;平均每天受到4次骚扰电话有40人,约占比3%;平均每天受到5次骚扰电话有32人,约占比2%;平均每天受到5次以上骚扰电话有52人,约占比4%。由此可见,消费者每日接到骚扰电话的情况中,经常接到骚扰电话和偶然接到骚扰电话占到绝大多数,占比高达88%;而从每日接到骚扰电话的频率来看,每日1次和每日2次居多,占比达80%;但是还有6%的消费者每日接到5次及5次以上骚扰电话,骚扰电话对于这部分消费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不言而喻。(具体情况见表2)

接到骚扰电话的情况及频率

 情况及频率

移动

比例

电信

比例

联通

比例

合计

比例

经常接到

304

22%

177

13%

168

12%

649

47%

偶尔接到

219

16%

191

14%

160

12%

570

41%

很少接到

72

5%

61

4%

35

3%

168

12%

每日1

339

24%

250

18%

206

15%

795

57%

每日2

122

9%

100

7%

93

7%

315

23%

每日3

70

5%

43

3%

40

3%

153

11%

每日4

21

2%

11

1%

8

1%

40

3%

每日5

17

1%

3

0%

12

1%

32

2%

每日5次以上

26

2%

22

2%

4

0%

52

4%

表2:接到骚扰电话的情况及频率表

(二)骚扰电话内容分析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到骚扰电话从其内容类型上来看多数以银行贷款、广告推销、房产中介、金融理财、儿童培训、金融理财等类型的骚扰电话为主。为了充分了解骚扰电话的内容类型在消费者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占的比重,此次调查活动专门从骚扰电话的内容类型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消费者问卷结果情况来看,广告推销类骚扰电话排在首位,有979名消费者接到过,占比约71%;银行贷款类骚扰电话位列第二,有898名消费者接到过,占比约65%;房产中介类骚扰电话排名第三,有858名消费者接到过,占比约62%;接下来消费者接到过的金融理财类、电信诈骗类、儿童培训类和其他类骚扰电话数依次为645、424、278和163,占比约47%、31%、20%和12%。(具体情况见表3)

骚扰电话内容类型情况

类型

移动

比例

电信

比例

联通

比例

合计

比例

广告推销

284

20%

437

32%

258

19%

979

71%

银行贷款

261

19%

406

29%

231

17%

898

65%

房产中介

235

17%

384

28%

239

17%

858

62%

金融理财

210

15%

256

18%

179

13%

645

47%

电信诈骗

141

10%

191

14%

92

7%

424

31%

儿童培训

70

5%

124

9%

84

6%

278

20%

其他

53

4%

77

6%

33

2%

163

12%

表3:骚扰电话内容情况分析表

(三)骚扰电话类型分析

当前,消费者接到骚扰电话号码类型有手机号码、9字头电话号码、400电话号码、5字头电话号码等,而其中手机号码的骚扰电话所占比例偏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原来的骚扰电话以9字头、400开头和5字头为主,消费者往往通过来电号码的号段以及防骚扰电话软件就能轻易识别,拒接骚扰电话,因此一些行业经营者就改用手机号码进行外呼营销,而消费者由于担心是生活或工作上的联系电话而不得不接,使得手机号码骚扰电话呈上升趋势。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商家也开始通过购买智能语音机器人来拨打电话,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提高了拨打效率,甚至可以24小时不间断拨打。因此,在此次调查中1387名消费者接到的骚扰电话中手机电话号码类最多,有1004名消费者接到过,占比约72%;其后依次为9字头电话号码、400电话号码、5字头电话号码和其他类型号码;数量为714、684、483和315,占比约51%、49%、35%和23%。(具体情况见表4)

骚扰电话号码类型情况

类型

移动

比例

电信

比例

联通

比例

合计

比例

手机号码电话

412

30%

314

23%

278

20%

1004

72%

9字头电话

326

24%

208

15%

180

13%

714

51%

400电话

312

22%

223

16%

149

11%

684

49%

5字头电话

210

15%

149

11%

124

9%

483

35%

其他类型

145

10%

93

7%

77

6%

315

23%

表4:骚扰电话号码类型情况表

(四)骚扰电话泛滥的责任及遏制方法

从骚扰电话泛滥的主要责任承担者来看,1387名消费者中有954名消费者认为骚扰电话的实施者负主要责任,占比约69%;需要运营商承担主要责任的有702名消费者勾选,占比约51%;相关政府部门有605名消费者选择,占比约44%;用户自己有责任的有92名消费者勾选,占比约7%;其他类的有178名消费者选择,占比约13%。从有效遏制骚然电话的方法来看,1387名消费者中认为需要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的有988名,占比约71%,这说明广大消费者对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寄予厚望;其后,提高信息保护意识、完善立法、明确监管主体和其他依次为936、900、673和85位消费者勾选,占比约67%、65%、49%和6%。

从调查结果来看,骚扰电话的泛滥的责任还是主要在于骚扰电话的实施者、电信运营商和相关政府部门,因此要解决好这一乱象,就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行。

三、有关建议

随着我国信息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提速降费的深入推进,低成本、高收益的电话营销已成为商家推广业务、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面对日益增多的骚扰电话,已严重影响了消费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一些消费者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些防骚扰电话的软件,但是消费者任然感受到,无论是正在开会、上课还是休息,各种骚扰电话依旧让人防不胜防,有些骚扰电话甚至能够准确的说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让广大消费者直呼“不能忍”。面对骚扰电话泛滥的不良现象,需要各方协力、共管共治,无论是政府部门、电信运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需要行动起来,共同改变骚扰电话扰乱社会秩序的现状。

(一)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切实担负起行政监管职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惩戒措施,提高违法成本。

2.强化运营商责任,严控传播渠道。

3.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各自管理行业营销规范管理。

4.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多种手段,规范通信资源管理,加强源头治理,打击非法获取、贩卖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

5.建立多途径的骚扰电话举报渠道,并依法依规开展处置并反馈结果。

(二)行业运营商要完善行业管理机制

1.严格执行语音线路和用户资质的审查,规范资源使用。

2.要定期排查语音中继、互联网专线接入,杜绝违规使用线路资源的行为。

3.要通过合同加强电话用户的约束,对拨打骚扰电话的企业用户,应依据合同中的相关约定进行违约责任追究,涉及违法违规的行为,应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4.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主叫号码进行鉴别,并进行通话溯源,切实提升骚扰电话拦截能力、增强骚扰电话提醒和预警能力,以及骚扰电话综合管控能力。

(三)各行业经营者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1.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2.规范商业营销外呼时段和行为,不得对用户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3.用户明确表示拒绝后,不得再向其继续发起呼叫。

4.严格遵守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各项规定,严禁贩卖消费者个人信息。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