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示范创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明“富活素”缓解化肥副作用

2018-08-07 17:00:07 新华网

新华社西安8月7日电(记者姚友明、郭强)玉米秸秆、养殖畜禽粪便、厨余垃圾……投入大机器,只需要一个小时,一种又黑又亮、形似酱油的“富活素”被提取出来。经过20余年的潜心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存寿及团队研发的“植物碳基营养原理与天然有机物高效利用技术”目前已在陕西省铜川市进入中试生产环节。

“这几年通过在全国20万亩土地上进行试验,使用‘富活素’的土地,农民平均每亩种植农作物的成本降低20%至30%,农作物平均亩产量增产15%以上。”刘存寿说,“通过该项技术能有效解决农村有机废弃物处置、土地改良问题,还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希望自己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出一份力。”

1996年,刘存寿看到一篇名为《从美国现代化学农业问题看世界农业的未来》的学术文章:因过度施用化肥,欧美以及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土地板结、土壤有机质下降、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

为缓解化肥副作用,刘存寿曾考虑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法。但使用有机肥必须经过处理,否则容易把病菌和虫卵带入土地。此外,有机肥发挥效能相对漫长,1亩地往往需要施放成吨的有机肥才能看到肥效。

2005年起,刘存寿带领研究团队进行植物碳基营养肥料的生产研究和示范推广。团队采取人工模拟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利用简单的设备,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污水、污泥等废弃物快速转化为全水溶、有机全营养肥料——植物碳基营养物。

通过不断调整酶的配方,模拟微生物降解的过程现在已经缩短到一个小时。刘存寿说,在陕西、甘肃、山西等省大面积推广示范表明,这种肥料在高产优质、培肥土壤、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激活微生物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2016年,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持完成的“植物碳基营养原理与天然有机物高效利用技术”进行成果鉴定,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教授等专家对这一研究予以高度肯定,认为该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对于实现“肥药两减”,治理农业污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语安)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