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示范创新>>

中科院新研究发现野生娃娃鱼分多个物种

2018-05-22 16:01:59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董瑞丰)列入国际极度濒危物种的中国大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1个物种,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领衔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应用简化基因组技术,近日发现中国大鲵其实包含5个至8个物种。记者从中科院了解到,这一发现对中国大鲵的针对性保护具有重大指引作用,国际学术杂志《当代生物学》北京时间22日在线发表这一成果。

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也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可达两米。中国大鲵的起源能追溯到侏罗纪时代,具有极高的进化独特性,堪称 “水中大熊猫”。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车静说,研究团队与合作者们经过10年的考察和走访,界定了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和安徽种5个物种。另外,在养殖场种群中还意外发现了另外两个独特支系,加之记录分布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种群,推测中国大鲵可能包括8个物种。

“这一发现将推进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比如,一些种群小的、极度濒危的中国大鲵物种就应严格禁止买卖;应该立即停止未经遗传核查的无序的人工放归行为,避免不同物种的中国大鲵杂交带来物种衰退。”车静说。

中国大鲵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后由于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捉等原因,野生遗传资源迅速减少。中国大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在我国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大鲵的保护,在就地保护和人工增殖放流等方面投入了巨大力量,但之前并未对不同地方的种群加以区别对待。根据最新研究,中国大鲵的物种保护级别、保护区布局与管理、放归计划、人工养殖产业管理等需做相应调整。

(责任编辑:语安)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