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节能>>

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已成风尚

2017-10-23 17:09:47 中国渔业报

为推动工业化水产养殖在兴城市和辽宁省等地水产养殖产业中的应用,前不久,“兴城市海水鱼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培训及推介会”在辽宁省兴城市召开。

兴城现代渔业园区始建于2001年,位于兴城市曹庄镇,是2002年9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省首批39个现代农业园区中唯一的一个园区。该园区是葫芦岛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重点农业项目。园区充分利用沿海地区井盐水资源及荒滩、荒地开展以养殖大菱鲆(又称多宝鱼)为主的工厂化养殖(多为流水式养殖),形成了以曹庄镇为中心带状分布辐射到沿海6乡镇及绥中县、龙港区,目前已拥有工厂化养殖企业688家,养殖面积260万平方米,年销售优质多宝鱼3.5万吨,产量占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实现产值约20亿元。园区从2001年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水资源匮乏(大量开采地下井盐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很多井已干涸);养殖户减少换水周期造成养殖周期加长;近滩排放造成水质恶化致使水产品病害日渐增多等诸多困难。

本次推介会邀请了大连海洋大学刘鹰、大菱鲆协会雷东和张和森、中科院海洋所李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朱建新、青岛海洋大学彭磊和赵建晔、上海海洋大学沈欣等专家教授以及兴城市海洋与渔业局梁恩易等嘉宾参与。

大连海洋大学刘鹰介绍道:我国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包括开拓阶段(1985年~1998年)、探索阶段(1999年~2006年)、整合阶段(2007年~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当前的发展特点是:以养殖工程设施设备单元的开发为重点,以借鉴、模仿、集成国内外水处理设备为特征,对封闭循环水养殖关键基础理论开展了初步研究,产业对循环水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加,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大规模生产应用较为少见。随着老百姓对优质水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工业化循环水养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际遇。据不完全统计,至2015年底,国内工业化循环水养殖面积逾140万立方米,养殖企业110余家(2012年,57家,37万立方米),循环水养殖约占我国工厂化养殖总水体(2015年水体2693.7万立方米)的5%,其中,山东、天津、辽宁等省市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企业的数量、规模居国内前列;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主要有精准型、标准型和简约型三种模式。近年来,我国循环水养殖理论研究与生产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循环水设施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部分海水鱼类工业化养殖生产规范逐步建立,养殖技术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当前,各地在发展循环水养殖时,部分养殖企业还存在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一是认为循环水养殖技术很不成熟,仅用于政府形象工程。

二是认为循环水管理很容易,只要上了,就可以运行起来。

三是当前至未来一段时间,认为制约循环水养殖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是降低成本、完善生产工艺和防控病害。

预测未来5年,我国的工业化循环水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得到加强,设施设备实现产业化生产,部分达到国外领先水平。

二是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精准管理技术标准、生产体系基本建立。

三是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产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突破500万平方米。

四是循环水育苗系统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五是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推广应用不再依靠政府和科技人员的推动,而成为养殖企业自发的需求。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秘书长张和森介绍了大菱鲆市场发展情况:现在大菱鲆主要以鲜活销售为主,冰鲜、冷冻比例小,主要销售去向是水产批发市场,以鲜活的形式供应酒店、商超。现在国内的大菱鲆产业正在逐渐建立产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建立生产技术标准、管理规范,是保障养殖生产稳定的必要条件。在今年统计的国内大菱鲆检验合格率达到了95%,这是对产业和协会这一年工作的认同,但是还需努力,将大菱鲆产业打造成我国质量安全提升的典范,满足我国消费者对优质高端海水鱼的消费需求。

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团队成员、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沈欣对我国海水鱼发展情况做了报告:2003年以来,中国海水鱼产量年均增长达6.98%,发展势头较好,高于3.78%的海水养殖业平均增速。2016年总产量达134万多吨,其中大黄鱼、鲈鱼、鲆鱼分列三甲。海水鱼产业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依然突出,结构性供需矛盾凸显,经济效益提升难度较大,整体风险依然较大,加工业发展仍然滞后。未来趋势一是需要转方式、调结构;二是养殖增产增收增效是必然选择;三是集群式布局,立体化开发、工厂化养殖,网络化管理;四是大力发展加工业,促进消费转型;五是水域生态修复等新型业态兴起;六是水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飞跃发展,提升产销半径。七是国际化合作更加频繁。

青岛中农业万联公司的赵建业主要讲述了为精细化循环水养殖提供信息化服务的物联网技术。水产养殖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的三层模式(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为基础,介绍了工厂化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系统平台、智能自动化控制与报警系统、无线感知与传输技术等应用在循环水养殖中的新技术。

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蓬勃对现在大菱鲆疫苗推向市场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华东理工大学研制的大菱鲆腹水病疫苗已经由浙江诗华诺倍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诗华诺倍威已获得兽药生产批文,疫苗商品名鱼康倍。该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大菱鲆腹水病,仔鱼使用浸泡免疫方式,大鱼采用注射免疫。该疫苗上市意味着我们海洋鱼类养殖首个疫苗用于生产实践。循环水养殖采用封闭模式,使用生物法降解氨氮,实现菌鱼共生。循环水系统无法采用化学杀菌药物,因此疫苗的病害防控是必由之路。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勇说,由于水产动物摄食、排泄、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因而营养、饲料、投喂不仅是养殖的物质基础和成本主要部分,而且是病害、药残、水质自污染的主要根源,更是设施或工厂化养殖水环境稳定的源头之一。故营养、饲料、投喂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有,至关重要!对胡芦岛一带养殖的鲆鲽鱼更是如此,因为其为高营养需求的肉食性海水鱼类。因此,必须适宜而精准地把握和调控营养、饲料、投喂,进行生态营养学研究,使用专用清洁饲料,实施科学投喂策略!

曾铃程文

(责任编辑:语安)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