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环保>>

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五大挑战

2017-09-26 22:03:44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6日讯 (记者 徐惠喜)近日,由自然之友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国环境发展报告认为,我国环境保护当前面临污染损失增加、利益冲突加剧等五大挑战。

一是一次污染物排放总量得以控制,但污染形势依旧严峻,污染损失仍在持续增加。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不仅与污染物的排放量有关,而且与污染形成的各类条件,比如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关,与污染物之间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有关。部分污染问题,比如雾霾和地面臭氧等,既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也来自二次生成。污染对社会经济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则更为复杂,不仅与人口数量和结构有关,而且与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环境意识有关。因此,总量控制,并不必然意味着环境质量的必然改善,而质量的改善也不必然意味着因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的降低。

二是环境与经济发展以及民生之间的矛盾也有可能被激化。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结构调整,一方面,意味着对自然资源、能源等的需求压力降低,有利于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当经济增速放缓、淘汰落后产能等对就业、民生带来关键性影响的时候,政府可能采用经济激励和社会稳定政策,可能倒转环境和经济的关系,甚至放弃环境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也可能减小环境执法等监管和执行力度。

三是环境保护投资与投入的稳定性和长效性,有可能会受到经济下行、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国家财政收入下滑的影响,导致政府和企业环境保护投入不足,并可能影响污染控制措施的正常运行,进而降低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四是经济新常态并不仅涉及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且与区域布局、城乡发展、国内外市场、社会群体等有关,如何避免在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期间,污染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从城市向乡村转移,依旧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

五是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利益冲突有可能持续加剧。当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同时,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性因素,环境资源在区域、行业、企业、社会群体间的配置(包括污染治理责任和环境保护成本分担等),不仅涉及效率问题,而且涉及各类主体的环境权益以及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平与公正。这类“生存性环境权益”(与基本民生相关的环境权益,如安全饮用水、符合健康基本要求的空气质量)、“生产性环境权益”(确保经济生产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环境容量和质量)以及“发展性环境权益”(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的更高的环境质量)之间的冲突已经广泛存在,并可能继续加剧。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