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房产>>

中介“假代理”卖房被判赔偿24万元

2017-04-18 16:35:38 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4月18日消息(记者周洪 通讯员刘皓)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一起定金合同纠纷案,房屋中介人员在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以自己的名义为他人卖房,后因房价飙涨,中介人员又以“无权代理”为由,妄图撕毁合同逃避法律责任,令买家的购房成本增加数十万元。上海一中院二审判决中介人员向购房人返还订金2万元,并支付违约金24万元,依法保护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2016年1月16日,想在沪安家置业的王先生看中了由房产中介人员吴先生“代理”某公司销售的该公司名下的一处房产,房屋面积为63平米。因对户型、地段、价位都比较满意,王先生在未查看代理材料的情况下,立即与吴先生及房屋中介公司签订了一份《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三方在协议中约定,王先生以120万的价格购买吴先生“代理”出售的该套房屋。该协议约定房屋价格为120万元,王先生和吴先生于2016年5月30日前共同赴中介处办理登记文本签订手续。同时约定若一方不履行约定,则向另一方支付20%的违约金。合同签订后,王先生通过中介公司向吴先生交付了2万元“定金”。但吴先生将原收款收据格式条款中的“定金”修改为了“订金”。对于这一细节,王先生当时并未提出异议。5月31日,王先生接到中介公司打来的电话,告知其吴先生所代理的卖家不想卖房了。

沟通未果后,王先生于2016年8月11将吴先生和中介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吴先生双倍返还定金及24万元违约金;中介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房屋的价格签约时每平方1.9万元,诉讼期间已“窜”到了每平方3万多元。

一审中,吴先生辩称2万元是“订金”而非“定金”,而他自己实际上没有拿到销售该套房屋的授权委托书,合同是无效的,故不能适用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中介公司称其只是居间方,不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有违诚信理应承担违约责任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吴先生不能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销售系争房屋事先获得了房屋所有权人的授权,事后也未获得追认,应承担违约责任。吴先生将收据中的“定金”改为了“订金”,王先生未提出异议,故该2万元应认定为订金。同时认定王先生要求中介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并无法律依据。一审据此判决吴先生支付王先生违约金24万元,并返还订金2万元。

吴先生不服,向上海一中法院提出上诉,主张一审判决其承担的违约金数额过高。二审期间法院查明,吴某经常以个人名义代理房屋销售,并曾多次对此案房屋所有权人名下的其他数套房屋的买家存在违约行为。上海一中法院认为,双方约定的违约金为房价的20%,吴先生主张应下调违约金数额,但并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因他的违约行为给王先生造成的实际损失低于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故吴先生的这一主张无法成立。上海一中法院二审判决驳回吴先生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