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健康>>

建设风湿免疫疑难病学科“高地”

2019-04-21 08:51:06 光明日报

【聊健康】

风湿免疫病患病人数多、诊治疑难、致残致死率高。在我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此类疾病,但我国风湿免疫病学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临床学科,大量临床问题亟待解决。而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新型诊治方法研究和应用,则代表了一个学科的临床水平,同时也是患者诊治中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带领团队不懈努力,使我国风湿免疫病学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医学领域进展最快的专业学科之一,造福了数以亿计的患者。

不少风湿免疫疑难病患者看病“走错门”

风湿免疫病是一类免疫紊乱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常会造成多脏器、多系统损害。而且,风湿免疫病并不是一种病的名称,而是一个学科,目前已知涵盖了200多种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皮肌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等。

正是由于风湿免疫病种类繁多,表现的症状也多种多样,因此在临床中极易误诊漏诊,大部分患者首诊会“走错门”。比如,干燥综合征患者,据不完全统计,患者的平均误诊时间高达7年。

“常见、疑难、误诊误治多,这是目前国内风湿免疫病的主要特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栗占国告诉记者,相当数量的风湿病患者因诊断不及时,没能得到治疗或没有规范治疗。为此,栗占国要求全科医师对每一位患者都要非常仔细地询问病情、查体及了解既往病史,从不典型或不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现线索并准确做出诊断。在严谨细致的排查下,经风湿免疫科诊断出的疑难病例如神经白塞病、狼疮脑病、噬血细胞综合征、SAPHO、POEMS、腹膜后纤维化等不计其数。据北大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介绍,在全院的疑难病例大会诊中,半数以上病例与风湿免疫相关。

过去,风湿免疫病常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随着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诊治方法不断进步,越来越多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一步一个脚印,创建一流临床学科

在我国,风湿免疫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平都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栗占国清楚地记得,二十年前的中国,大量与风湿免疫相关的临床问题亟待解决,那时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是个需要“跑步前进”的团队,要找机会“弯道超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该院的风湿免疫团队如今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市风湿病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内第一个亚太风湿病中心。

据了解,大量疑难重症风湿免疫病患者因没得到规范化治疗,才导致病情绵延不愈,进而出现内脏损害甚至致残。多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学科一直坚持规范化治疗的原则,帮助更多患者了解这类疾病,让他们得以提早诊断、及时用药。

为更好地开展风湿免疫病的个性化诊治,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该科专门设立了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肌病、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白塞病、IgG4相关性疾病和IL-2免疫治疗等11个专病门诊。每年许多疑难病例在这里得到确诊,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培养学术型临床团队,直击临床疑难问题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需要团队锲而不舍的奋斗和长期积累。栗占国说:“我们团队的原则是以临床为根本、以科研为动力、以人才为核心。”

栗占国指出,作为临床团队,首先要立足于临床,要有过硬的医师队伍,诊治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症患者,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医生们的临床科研思维和方法。没有科研思维和素质,临床发展必然受限,因此一定要做学术型临床医师。为了更好地让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从而助力风湿免疫病诊治水平整体提高,栗占国致力于将团队打造成为学术型临床团队,在接手科主任之初,就非常注重临床实践中的“传、帮、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告诉记者,该院风湿免疫科的查房,要求所有医生都要参与其中,不仅是要知道查房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了解和跟随查房的全过程,从病例分析中学到经验和知识。“这也是科主任栗占国一直强调的原则。”该医生说,栗占国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详细分析讨论,从临床表现到诊断再到治疗,以及国际上的诊治规范,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大家。栗占国还常常告诫团队成员,带着疑问看病和思考问题,是做好医生的前提。查房时一旦遇到上级大夫也回答不了的问题、不敢肯定的观点,可以作为课题来进行研究。如今,“发现临床问题—提出科学假说—再以基础研究成果反哺临床”的良性循环已经在该团队逐渐形成。多年来,该团队已经建立一系列新型风湿免疫病诊断、治疗方法和方案。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甘为人梯的精神,栗占国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为国内风湿免疫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跻身世界前列,在国际风湿病舞台展现中国风采

近年来,栗占国团队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发现了新的自身免疫病的关键分子和细胞的致病机制,首次将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获得成功,使之成为一种疗效显著且安全的生物靶向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近年来的一系列成果陆续发表在《Nature Medicine》及《ARD》等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引起学术界关注。

此外,由栗占国团队发起的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IFRA)连续举办了10年,已成为高规格的类风湿关节炎国际年会,为推动中国风湿免疫专业走向世界发挥了作用。

据悉,近几年中国风湿免疫学科无论是在学科发展方面,还是人才梯队建设方面都发展非常迅速,不少研究成果及诊疗方法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及应用。相信我国的风湿免疫事业还会蒸蒸日上,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大放光彩。 (记者 田雅婷)

(责任编辑:广岛)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