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提升茶旅产业发展质量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中国质量报
2020-05-18 10:23:59

在希望的田野上

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提升茶旅产业发展质量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编者按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考察调研时指出,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四年来,大湾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探索出一条“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脱贫答卷”。中国质量报记者深入山村,为您讲述4年来的故事。

□ 本报记者 李 辉

再访大湾,换了人间。

4月24日,记者再次来到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金寨县,对大湾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回访。走进大湾村,山涧流水潺潺,岭上碧绿葱葱,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焕发着勃勃生机。

村民陈泽申家的小院里,前来旅游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这里已经成为人们“打卡”的网红景点。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掷地有声地指出,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4年来,大湾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探索出一条“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独具特色的脱贫之路。

“我们正结合大湾村新建茶园和低产茶园改造提升,对全村266.7公顷茶园实施综合治理。”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介绍,通过引进茶叶龙头企业,大湾村不仅解决了茶叶加工销售的难题,而且由过去制作“大路货”变成制作精品瓜片茶,鲜叶销售价格由30元/斤上涨到60元/斤,带动400多户茶农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让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这是余静对干好脱贫攻坚工作最深刻的体会。

“我们建立扶贫茶厂,收购周边的茶叶,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培养制茶技术人员,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增加茶农的收入;持续加强茶园管理,建设标准化的绿色有机茶园,坚持传统制茶工艺和严格的过程质量管控,使消费者喝到安全放心的茶。”金寨县蝠牌茶旅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春林介绍说,市场监管部门帮助我们合理规划设计杀青、揉捻、烘干的生产车间,使生产工艺布局更加优化;他们深入生产基地,现场指导规范生产,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叶制成的茶。现在,大湾村产的“六安瓜片”名气越来越大。

去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过爱心扶贫方式,在大湾村扶贫定制有机茶3.4公顷,带动群众就近就业32人,综合增收近100万元。在4公顷“扶贫定制茶园”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茶叶生产加工过程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观看,实现茶叶质量管理可追溯。

一片叶子,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大湾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加快构建以“茶叶+”为主导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茶产业,重点抓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档次,加速推进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进程,使茶叶达到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旺的效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我们有绿色资源和红色故事。”余静说,“融入茶文化元素,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促进茶旅融合发展,打造“基地+休闲”型景点,推进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山区变景区。”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当地的土特产都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村民张琪是大湾村小卖部的销售员,还经营着金寨县沁园春茶叶合作社和金寨县土姑娘农家小院餐馆。她每天走村入户收购村民的天麻、粉丝、香薯、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经过质量检验和农产品粗加工后放到小卖部的大湾专区上卖,今年上线的“大湾微商城”更让一大批“云客人”在家也能买到大湾的土特产。

张琪说,村民自产自销的土特产包装上贴上大湾村专属标签,可以让客人通过专属标签上的相关信息直接对接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

行走在大湾村里,除了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错落有致的民居布局也让人眼前一亮。

“2015年,我刚来到大湾村时,村里只有五六家农家乐,现在农家乐已经发展到30多家。7月1日,大湾村十里漂流将正式开漂。村里还引进了鸿源集团投资建设的26栋精品民宿群,预计今年国庆节前后可运营。”余静说,旅游产业正成为大湾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目前,金寨县以大湾村为建设中心,加快培育花石乡茶叶交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重点打造天猫、京东商城、邮乐农品等电子商务平台,带动冷链物流、仓储、电商服务、餐饮等服务创收。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拓展茶叶交易模式,建立统一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存储。金寨县市场监管局古碑所所长徐勇表示,大湾村2015年有个体工商户11户,2016年增加到31户,目前已经发展到53户。

“请总书记放心,希望总书记再到大湾来看看。”已过古稀之年的陈泽申现在每年的收入超过4万元,2017年,他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帽。脱贫的陈老伯既是大湾村的导游,又是村里扶贫茶厂的炒茶师,经营的土特产有十来种。“比起4年前,我家收入翻了10倍,生活很好。” 陈泽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品牌是影响力,品牌是生产力。”余静表示,他们将加强品牌塑造与质量管理,推进茶叶生产标准化和旅游服务标准化,大力支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著名、驰名商标注册,进一步提升六安瓜片等知名品牌的美誉度。

回望大湾村坚实的脱贫足迹,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印证了他们的铿锵步履:2016年,大湾村脱贫18户63人,2017年脱贫31户105人,2018年脱贫86户200人,2019年脱贫23户31人。2019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8.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6元。4年来,大湾村一年实现一个小目标,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书写了脱贫攻坚的亮丽答卷。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水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