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科技实力赢得广泛赞誉
2020-04-28 10:19:26 中国质量报

小小无人机飞出全球抗疫“空中防线”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科技实力赢得广泛赞誉

□ 本报记者 傅江平

在深圳市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大疆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设备正对着返程车辆进行车内人员数量筛查,并通过无接触方式进行体温监测;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一架大疆无人机徐徐降落,将3.3公斤的医疗防疫物资送到医护人员手中;在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世界各国抗疫一线,一架架大疆无人机正穿梭在市中心、海边和街道,以巡逻喊话的形式循环播放着预防新冠病毒的措施标准……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3个多月里,恐怕谁也不曾料到,一架小小的无人机,在平时可能只是一个航拍或者农业喷洒的小工具,却随着抗疫工作的开展迅速成为全球抗疫的多能手战士,获得了来自政府要员、企业主和普通市民的广泛赞誉。这一切,离不开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

“大疆此次能够迅速投入到抗疫行动中并发挥科技力量,得益于此前的经验积累和对无人机在应急灾害事件作用的持续思考。”大疆创新公共关系总监谢阗地说,大疆一直在考虑组织一套有效的应急响应方案,为相关部门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提供技术支持。

早在1月下旬,全国各地就零散出现了使用大疆无人机巡逻喊话的案例。1月31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利用各类农机具参与村居街道卫生防疫消毒工作”的号召,大疆决定大力推进无人机在抗疫工作中的多用途应用。在此之前,大疆的植保无人机更多是用于农药喷洒,用于消杀作业的情况并不多。除了技术问题之外,使用无人机进行防疫还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操作规范的指引,二是各地飞行手的“作战”扶持。

大疆当即召开线上会议,商讨解决对策,相关准备工作只用了3天时间便全部完成。2月4日,发起“疆军战役”行动,特设1000万元战“疫”基金,联动合作伙伴协助各地消杀防疫,推动形成了无人机战“疫”的“全国统一战线”。2月5日,联合推出《植保无人机消杀作业技术规范》,为使用无人机规范抗疫提供了基础条件。2月6日,内部自发成立防疫志愿服务队,义务协助政府部门开展防疫消杀工作。至此,大疆无人机开始加速使用于全国抗疫中的巡逻疏导、防疫宣传、物资投递和防疫消杀工作中,大大减轻了各地抗疫的人力压力。

“当时的疫情非常紧张,消杀作业任务非常繁重,几乎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都需要杀毒。”大疆防疫志愿服务队一名年轻的飞行手回忆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早上七八点就要出门,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到家,每天要参与四五个园区的消杀工作。

坚持得到了回报。2月8日,驾轻就熟的大疆防疫志愿服务队利用大疆无人机,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对66万平方米的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工业园完成了一次全面消杀作业,吸引了上百万人线上观看。经此一役,大疆无人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价值得到了全民认同。同一天,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全国累计消杀作业面积超6亿平方米,服务超过千座村落,40余家主流媒体参与报道。

考虑到无人机用途的快速拓展,大疆根据巡逻疏导、防疫宣传、物资投递、喷洒消毒四大场景,发布了“疆军战役2.0”行动计划,为全国提供防疫物资、作业补贴、技术支持、技能培训、专属服务政策五大支持,进一步提升了无人机服务抗疫的专业性,锁定了使用无人机在全国参与抗疫的胜局。

“将无人机应用于体温监测中,一开始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谢阗地笑着说。2月中旬,随着全国性的“返工潮”来临,多个地方在防疫压力骤增之下,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体温监测,问题也随之而来。从无人机热成像镜头本身的设计来看,其精度很难满足体温这种高精度的测量需求。如何攻克这一创新性应用所带来的难题?

“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我们日夜加班,激烈讨论,为了解决一个创新的应用而绞尽脑汁。”一名参加了讨论的大疆工程师说。经过几番验证,终于确定了“热成像传感器+黑体”这一研发方向,其中一位工程师由此想到了使用“棉花棒”。

随之而来的飞行中测量偏差、棉花棒温度变化、交互操作流程等问题,也被一一发现、验证和解决。最终,仅用3天时间,大疆就紧急开发出了更为精准的无人机测温应急方案,将无人机体温测量精度提升到±0.5摄氏度,并在全国多地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大疆无人机已被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塞尔维亚、美国、哥伦比亚、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国家应用到防疫工作中。

从1月末到现在,将无人机应用于疫情防控中,虽然看似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人类历史上,这的确是第一次,将很可能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应对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水平步入新的台阶。“无人机队伍的建设越发受到重视,很多管理者开始重视使用无人机技术,并有针对性建立资产管理体系、人员培训体系和专门的无人机部门。”谢阗地说。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 小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