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高档车本土化再升级

2016-09-28 15:37:44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Mavis

8月22日,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奥迪变速器厂,首批年产能24万台的奥迪DL382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全新S-Tronic 7速双离合变速器)经过两年的准备,正式投产。首先,改款变速器将搭载于9月上市的全新奥迪A4L,之后将逐步覆盖本土生产的奥迪车型,进一步夯实奥迪在高档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把“率先”进行到底

“和我们的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率先把高档C级车奥迪A6L在中国本土化,率先在中国本土生产SUV车型,率先在中国生产发动机。现在,我们更是第一家在中国本土生产变速器的高档车厂商。”奥迪中国总经理魏永新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奥迪的数次“率先”举措。

这样的“率先”都是奥迪重要战略和目标的体现,就是为了要把最卓越的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以汽车最关键的零部件发动机和变速箱为例,奥迪本土化生产的发动机和现有发动机相比,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体现了更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进一步降低了油耗。而首次实现国产化的S-Tronic双离合变速器,必然是最先进的变速器,和同代已有变速器相比,提高了效能,降低了油耗。

对于消费者来说,奥迪本土化战略的深入,可以为其提供更出色的产品;当然,感受到奥迪诚意的消费者也丝毫不吝惜他们的溢美之辞,而这一切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奥迪的市场表现。目前,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近60万辆,稳坐高档车阵营头把交椅。正如魏永新先生所说:“奥迪来到中国已经有28年,我们1988年就开始和一汽进行合作。在这28年历史当中,绝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稳居高档车市场第一位。”

贯彻全产业链的“本土化”

从奥迪进入中国开始,便提出了“奥迪全价值链本土化”的策略。如今,奥迪亚洲研发中心已经在北京落成,业务覆盖了奥迪所有重要技术研发领域,是奥迪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在即将亮相的全新奥迪A4L上,装配了大量的驾驶辅助系统,更多的驾驶辅助系统可以通过选配的形式去获得,高端性和先进性领先同级。更重要的是,这些辅助驾驶系统,就是由北京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依据中国市场的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而对于全新一代奥迪A8来说,它将具备一定的自动驾驶功能,届时,奥迪北京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会根据中国的道路情况为消费者量身打造自动驾驶功能。

有了从源头就已经执行的本土化战略,变速器厂的落地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但此次天津工厂的投产,依然被看做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奥迪在中国的第一个变速器厂为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奥迪变速器厂的正式投产也是奥迪本土化战略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魏永新先生坦言。

奥迪天津变速器工厂由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奥迪股份公司合资成立,双方分别持股51%和49%。首批产能为24万台/年,模块化生产模式将为厂区在下一阶段的年产能翻倍提供可能,从而达到48万台/年。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除了生产DL382变速器之外,还为大众汽车提供DQ380等变速器产品。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表示:“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促进并进一步强化了大众汽车集团各品牌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积极履行在集团业务运营的每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不论是管理层表态,还是国产化的变速箱将会搭载的车型种类,都让此次变速箱国产化的意义显得格外重大,而奥迪核心动力总成本土化为其带来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仅能让奥迪的产品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诉求,更适应中国路况,也能让奥迪享受到本土化带来的硕果,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拥抱最大新能源车市场

据魏永新先生介绍,国产变速器的衍生产品可能在未来搭载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对于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奥迪品牌来说,开拓新能源车市场无疑也是本土化深入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块版图。

目前,奥迪A3 e-tron以整车进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在中国取得了减免进口税的待遇;今年年底,奥迪将推出第一款国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奥迪A6L e-tron,这可以看做是国产车型电气化生产的开始;2017年,奥迪将推出进口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版Q7 e-tron。而且从战略上来看,新能源车计划是“奥迪2025”战略的工作重点。

从整车国产化、发动机国产化再到S-Tronic 双离合变速器的国产化,以及德国以外最大奥迪研发中心落户北京,奥迪正在用执行力践行“本土化”的战略承诺。而对于国人“谈国产色变”的刻板印象,变速器工厂用相同规格零部件的误差在1微米的严谨,以及厂中任何员工同样能胜任德国工厂任何一个相似装配线岗位的技术水平告诉消费者,“我们在基本相同的成本基础之上,可以把更出色的产品交给消费者。”

(责任编辑:春天)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