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公司>>

郎酒上市迷路13年:屡曝压货经销商 商标归属权存隐忧

2020-02-03 09:51:41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3日讯(记者 华青剑 马先震)今年1月2日,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表示,公司力争2020年上市,并力争销售收入过150亿元。

郎酒的上市之路已经历十三年,可谓波折。2007年,郎酒就计划IPO。直到2019年8月16日,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郎酒股份”)接受广发证券上市辅导。今年年初,汪俊林称力争今年上市。目前,郎酒股份尚未披露招股书。

近期,《国家财经周刊》报道称,郎酒的青花郎等主推产品,均出现了价格倒挂现象,市场对产品的涨价不太买账。郎酒为了冲刺业绩,除了涨价,还在不断向经销商压货。多名渠道商和经销商都对此多有抱怨,有部分郎酒经销商已经萌生退意。

白酒行业专家杨承平认为,郎酒的涨价纯属自娱自乐,一厢情愿。郎酒的品牌价值根本支撑不了其如此之高的定价,价格和价值不能对等。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希望郎酒不要为了扮靓业绩,又走上向经销商大量压货的老路。

向压货经销商一事,在去年年初也曾被《华夏时报》报道。报道称,一位郎酒经销商反映,郎酒对经销商来说,少了一份责任担当,坚持向经销商压货再压货的发展策略,也缺乏人情味,很少考虑经销商的死活。

去年,郎酒还被曝出对破价违规经销商、平台和内部人员作出处罚,也可见郎酒渠道乱象。原因是618大促期间,部分经销商出现了严重的线上破价违规行为。随后,郎酒声明称,此事是公司综合渠道事业部的擅自决定,其错误做法已被否决。

此外,多家媒体报道称,郎酒之所以急于扩大企业规模,是因为其商标权至今仍与业绩紧密挂钩。按照彼时郎酒改制时提出的对赌协议,郎酒需要做到120亿元才能够百分之百持有郎酒商标。

董事长汪俊林给出的上市时间表是如何算出的?郎酒是否存在扮靓业绩情况?郎酒商标问题是否解决?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济网联系采访郎酒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三次冲击上市 郎酒力争2020年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07年,郎酒就计划IPO上市,同时成立郎酒股份有限公司。郎酒董事长汪俊林将郎酒IPO而非借壳上市的目标锁定在3年内,但受自身企业规模、业绩及经营状况等因素影响,郎酒IPO以暂停告终。

两年后,郎酒集团再提上市规划,并被四川省金融办列入2009年四川省重点上市培育第一批企业名单,但次年其上市计划再度终止。随后几年,郎酒的上市计划一再延后,虽然多次传出借壳上市的消息,但都无疾而终。

2018年7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泸州市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行动目标提到“郎酒股份公司成功上市,主营业务突破200亿元”。2019年8月16日,广发证券向四川证监局报送了关于郎酒股份进行上市辅导的辅导备案登记材料,并于同日获得四川证监局的受理。

2019年12月31日,四川证监局官网公布的《广发证券关于郎酒股份上市辅导工作中期报告》显示,广发证券表示,经测算重要财务指标和财务核查,未发现郎酒股份存在不正常变动情况,未发现郎酒股份存在虚增利润等财务虚假情况。广发证券称,达到了预期的辅导效果。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郎酒股份的的大股东是郎酒集团,持股比例为90%,另外两名股东分别为泸州宝光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均为5%。郎酒集团的大股东是泸州宝光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汪俊林为泸州宝光集团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99%。

1月2日,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表示,公司力争2020年上市,并力争销售收入过150亿元。

郎酒屡被报道向经销商压货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记者从市场和渠道获取的信息显示,以青花郎为代表的郎酒系列产品,不仅没能如愿实现涨价,反而出现了严重的价格倒挂。郎酒自2017年底推出的生肖酒,也出现价格体系“崩盘”的迹象。

有郎酒经销商表示,郎酒的产品在终端越来越难卖,经销商库存压力陡增,一些同行出现跨区串货行为。一位行业内人士认为,在白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郎酒的经营策略如果还是这么激进,2020年恐怕形势不乐观。

郎酒为了冲刺业绩,还在不断向经销商压货。多名渠道商和经销商都对此多有抱怨。有白酒经销商坦言,实际上除了茅台以外,白酒企业都有压货的行为,尤其几个冲刺百亿业绩的白酒企业,向经销商方面压货都比较严重,而郎酒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郎酒经销商已经萌生退意。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希望郎酒不要为了扮靓业绩,又走上向经销商大量压货的老路。

郎酒向经销商压货的情况,在2019年初也被媒体报道。《华夏时报》报道指出,有消息显示,在春节前,郎酒就被传出有向渠道压货的行为,一位不愿具名的白酒经销商称,除茅台以外,白酒企业都有压货的行为,而几个冲刺百亿元业绩的白酒企业向经销商压货最严重,其中郎酒的表现尤为突出。

不得不承认,向渠道压货虽然曾给郎酒带来过短期的繁荣,2011年其营收额突破100亿元,但随之而来的是长达5年的去库存调整期。此次“故技重施”,业绩再破百亿,但是已经有经销商开始撤离了,而对于未来的销量额也并不被看好。

汪俊林曾在2016年的郎酒经销商大会上还提到,不会以压货式的方式与经销商进行合作。当时,汪俊林承诺的“不压货”政策还言犹在耳 ,如今却让经销商们叫苦不迭,被业内调侃“实力打脸”。

一位四川的郎酒经销商反映,郎酒一直存在压货现象,现在手里还压着六百万的货,两年内都卖不出去,暂时也不考虑新进货了。而郎酒厂家为了冲业绩,也不能给经销商好的帮助办法,只能靠自己消化掉。

“郎酒对经销商来说,少了一份责任担当,坚持向经销商压货再压货的发展策略,也缺乏人情味,很少考虑经销商的死活。”另外一位郎酒经销商反映。

“处罚破价违规经销商”做法遭否 郎酒激进式提价为哪般?

2019年6月22日,中新经纬报道称,关于“郎酒处罚破价经销商和电商平台”的消息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6月19日,郎酒发表声明,称此事是公司综合渠道事业部的擅自决定,其错误做法已被否决。

据悉,5月份,郎酒青花郎事业部华北大区曾发布通知,500ml53度及44.8度青花郎的团购报价统一上调为1059元/瓶,最低成交价为959元/瓶。然而,在618大促期间,500ml53度青花郎的价格曾一度下探到919元/瓶。

网上流传出两张郎酒内部通报文件截图,称618大促期间,部分经销商出现了严重的线上破价违规行为,为稳定市场价格机制,决定对破价违规经销商、平台和内部人员作出处罚。

不过,此事很快便出现了反转。6月19日,郎酒发表声明称,上述通报文件是综合渠道事业部的擅自决定,公司已否决其错误做法。同时,郎酒提到,公司对事业部的这种行为进行了内部追责处理,将汲取教训,加强内部管理。

中新经纬注意到,在618大促期间,茅台、五粮液、洋河等酒企也参与了促销,但多是系列酒或价位相对较低的非核心产品,而郎酒参与促销的却是其主推的青花郎。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郎酒通过拉高出厂价带动终端零售价上涨的做法比较危险,“一方面,如果终端零售价没有跟着上涨,经销商的利润一定会受到挤压;另一方面,出厂价和终端零售价都涨了,但消费者可能并不买账。”

“郎酒有点急功近利,其产品与茅台相比,在价值方面仍有很大差距,一味地对标茅台,并非明智之举。”朱丹蓬表示。

与业绩挂钩 商标权归属存隐忧

郎酒始于1903年,产自川黔交界有“中国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畔。从“絮志酒厂”、“惠川糟房”到“集义糟房”的“回沙郎酒”开始,已有100年悠久历史。

1952年,郎酒被迫停产,1957年又恢复生产。然而发展不快,一直到1977年,郎酒年产量只有110多吨,1984年,产量猛增到500多吨,生产仍供不应求。由于陷入巨额亏损,泸州市政府于2001年对郎酒集团进行了改制,由汪俊林接盘,随后汪俊林依靠自己的经营才干,在短短的10年时间内,就将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做成了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郎酒股份迟迟未能登陆资本市场或与郎酒商标归属问题有关。

据《投资时报》,公开资料显示,最初,郎酒股份的商标资产归古蔺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代县政府持有,许可给郎酒股份在酒等商品上独占使用。

2002年3月10日及12日,古蔺县人民政府与泸州宝光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定了《转让协议》及《转让补充协议》。根据这两份协议规定,古蔺县人民政府协议将郎酒集团76.56%的股权作价4.9亿元转让给泸州宝光集团有限公司。

泸州宝光集团有限公司于1997年在泸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当时法定代表人为郎酒股份现在的董事长汪俊林,并且也为第一大股东。根据当时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评估,郎酒集团截至2001年9月30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6.4亿元(不含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及天宝洞、地宝洞的使用权)。也就是说在当时转让时,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仍然归古蔺县政府所有。

2010年,古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将商标转让给了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公司,据当时媒体报道称“郎”等商标转让时采用直接划转的方式,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公司支付的价款为0。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公司目前共有两大股东,即郎酒股份和古蔺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前者持股80%,后者持股20%,其实控人为汪俊林。

多家媒体报道称,郎酒之所以急于扩大企业规模,是因为其商标权至今仍与业绩紧密挂钩。从公开消息来看,按照彼时郎酒改制时提出的对赌协议,郎酒需要做到120亿元才能够百分之百持有郎酒商标。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