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区域>>

辽宁:搭建舞台 放飞梦想

2019-10-06 11:23:44 辽宁日报

奔跑在就业创业路上的人,永远忙碌而充实。

这个秋天,沈阳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弭吉心怀职业理想,走上沈阳一家企业的产品技术岗位;22岁的创业者曾振已经是沈阳舞指科技的执行董事,公司研发的手语识别设备即将投放试用;退役军人吕鑫广走进辽宁工程职业学院,进修计算机系统与维护专业,为就业做准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大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实现了由“统包统配”向“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根本转变,劳动就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市场化导向就业机制全面建立。

一系列稳增长、稳就业措施相继落地,让全省就业形势在“稳”的轨道上步履坚实。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连续实施两轮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从岗位开发、创业扶持、职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方面综合施策。

截至8月末,全省今年城镇新就业599.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5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提质量 收获多多

9月15日,53名任职农业合作社的大学毕业生会聚沈阳,参加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论坛。这其中有6人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王家宁便是其中之一。2018年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王家宁就来到建平县马场镇顺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

从城市走进农村,发挥专业所长,王家宁身上所体现的是我省加强就业引导、化解结构性矛盾、促进人尽其才的成效。

长期以来,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一边“有活没人干”,一边“有人没活干”,如何破解?我省着力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下好先手棋。

搭建载体、对接校企,通过就业见习、技能转换培训,促进大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就上岗。

从2013年开始,沈阳农业大学组织在校大学生深入基层农机合作社,边学边练,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型。

“6年时间,8000多人次,走进全国近2000家合作社,‘就业在农业、创业在农村’愈加成为趋势。”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柴宇介绍,通过实践活动,农机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率由20%提升到60%。

正是看到了就业主体对高质量就业的渴望和市场主体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一些科技型企业开始向教育信息化这片“蓝海”试水。

目前,在东北大学等20所高校里,信息专业的大学生上午在课堂学习理论,下午就可以进行实操演练,实训课题由企业提供,结果也由企业工程师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数据成为企业人才评价的依据,不少实操成绩好的学生被直接招录。

拆掉高校与产业间的围墙,把校园人才培训的途径扳到企业人才需求的路轨,这不仅破解了就业结构性矛盾,也为实现高质量就业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0%以上和85%以上。

强引擎 信心满满

2008年创办工作室,2014年注册东深科技,2018年与高校对接建立东深研究院,刘洪伟的创业历程展现了高科技创业项目的高成长性。如今,刘洪伟的公司已带动80多人就业,正在“智慧校园”产业领域深耕。

点燃创业的引擎,就能为就业释放出强大的动力。

实施“全民创业援助行动三年计划”,提供税费减免、创业场地、创业资金等扶持;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普及创业培育,加强创业培训;评选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并给予补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规模达89.3亿元……扶持创业的政策“红包”不断向创业者投出,推动创业创新潮涌浪高。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共开展各类创业活动1.7万场,惠及创业者98.7万人。

创业热潮,也打开了新的就业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扶持创业带头人10.01万人,带动就业62.8万人,平均一名创业带头人创造6.2个就业岗位。

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创业领域里,其促就业的效果更为明显。

每天早上,3.5万人相继涌入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沈阳国际软件园。

如今,这里已汇集1800多家企业,其中沈阳本土创业型企业就占70%左右。

创业企业如此密集,源于园区多方汇集创业要素,强化创业引领服务。

国际软件园孵化器创业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孙晟晗介绍,公司从资金、人才、市场各个方面为创业项目和在孵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特别是今年打造的“盛京基金小镇”,已导入全国近百家投资机构。

在我省,像沈阳国际软件园这样的创业空间,让新项目、新岗位如雨后春笋般“长”起来、“冒”出来。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创业孵化基地197个,带动就业44.8万人。

兜底线 民心暖暖

“照顾老人要细心,也得有技术,翻身、叩背,每个护理项目都有流程和标准。”这些技能是荆淑华在凌源市劳动就业局举办的老人护理培训班上学到的,两个月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合格证,让她有了就业的底气。

技能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针对去产能职工、退役士兵、离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缺乏职业技能的核心问题,我省广泛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一对一”精准就业援助。

凌源市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开展的定向技能培训,受到有就业意愿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欢迎。参加首期老人陪护培训班的35名学员全部通过技能鉴定考试,培训结束后被养老院录用。

援助政策更给力,援助服务更精准,我省牢牢兜住民生底线,不泄气、不松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帮助46.6万人次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引导811.4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23024户23183人。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我省更是找准落点、不断加力,促进稳定就业。

面向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且培训合格的贫困家庭劳动者,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

政府整建制购买培训项目提供给贫困劳动力,开展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等“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培训;

承担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任务的技工院校和企业,优先支持来自贫困家庭的职工接受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政策、资金、项目同向发力,全力推进就业扶贫。项目实施以来,已帮扶1.7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占全省未就业贫困劳动力总数的28.8%。

就业,不落一户;创业,能扶尽扶。这是政策所指,更是民心所向,也正因如此,辽宁振兴发展的步伐才更加坚实和从容。(记者 徐铁英)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