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区域>>

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创新局面

2019-10-02 09:58:51 天津日报

国庆节前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空中俯瞰机场航站楼如展翅凤凰般闪耀着古铜色光芒,把更广阔的腹地延伸向京津冀三地。近日,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联络线)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外公示,东起天津西站,西至北京新机场站,这条新高铁建成后从天津出发半个多小时就能直达北京新机场。

5年多来,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提速,未来京津双城之间将形成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滨城际、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联络线4条高铁通道,更加凸显两个特大城市的同城效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空间距离不断缩小,心理融合不断加深,提升了人们安居于此的幸福感,更跑出了协同发展的“加速度”。

回首往昔,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数十年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分割主导了京津冀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初期,顺应经济发展需要,京津冀地区开始探寻从竞争走向合作的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正式启动,从此京津冀地区开始告别“单中心聚焦、摊大饼发展”的发展模式,变成“一核”辐射“两翼”齐飞。5年多来,天津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积极发挥作用,不断带动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疏解,提升服务辐射能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探索出一条协同发展的新路。

国家战略,时代命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无经验可循的大考。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天津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政治之责、发展之要,与京冀勠力同心,聚焦“一张图”,展开“一盘棋”,京津冀协同发展蹄疾步稳。

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需要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也是新时代京津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距北京市区仅30公里的武清,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落户在武清京滨工业园的海纳川海拉车灯公司,是一家专门为北京奔驰配套生产车灯的企业。武清工厂负责人郑靖龙笑容满面地说:“企业注册地、工厂原来都在北京,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我们把工厂迁到了武清,产能扩大,年产量达到30万套,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随着京津冀“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模式被打破,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逐步显现。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平台建设,持续建设“1+16”承接体系,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自揭牌以来至今年8月底,新增注册企业1270家。一批总部机构、先进制造项目、智能科技企业和高水平的研发院所相继落户天津。天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津冀关于积极推进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确定的8个方面合作事项全面加快落实落细。

据统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5年间,天津已累计引进来自北京的项目4000多个,到位资金7000多亿元,有效承接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今年年初,一份北京来津(或在津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北京来津经营(或在津投资)企业8116家,呈现区域聚集化、行业高端化特征。其中,天津滨海新区、武清区和宝坻区是北京资源疏解的主要承载地,三地吸引京企数量占比分别为40.1%、32.1%和3.5%。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既要接得住,也得留得下。近年来,天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天津八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9条”“海河英才计划”相继出台,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对标世界一流。

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了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在生态、交通、人才等重点领域,三地合作项目纷纷落地,让百姓有了切实的获得感。今年上半年,天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0.4%,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稳步增长,其中新能源产业和生物产业投资增速均超过60%。科技、人才、教育等要素加速流动,推动天津形成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改革成果全民共享,天津居民收入继续稳步提升,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1元,同比增长7%。

与此同时,持续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天津对七里海、北大港、团泊、大黄堡4个总面积875平方公里的湿地全面升级保护,实施生态移民、土地流转、退耕还湿、河湖水系联通等重大工程,守护好“华北之肾”。把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736平方公里黄金地带拿出来,全部规划为生态屏障区,为京津冀再造“城市绿肺”。

……

时光荏苒,春秋五度。

伴随着祖国的发展巨变,在京津冀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区域发展格局深刻重塑,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迅速崛起,并且日益迸发出蓬勃强劲的新活力。(记者 陈璠)

(责任编辑:李素)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