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综合时讯>>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保持合理区间增长

2019-01-23 15:07:28 光明日报

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保持合理区间增长

——国家发改委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

2018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如何看待6.6%的经济增速?对外开放面临哪些新形势?全国就业形势有哪些新变化?……1月22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围绕当前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6.6%的经济增速有说服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6%。但一些境外机构和媒体认为,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要低于6.6%。

对此,孟玮回应称,从实物量数据看,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6.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这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幅;煤炭在严控新增消费的情况下,消费仍增加1.5亿吨左右,天然气更是大幅增长400多亿方,增速达17%以上;全年全社会货运量增长7%左右,其中,铁路货运量增长9.1%……实物量指标是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反映,这些实物量数据可以有力支撑全年经济增长数据。

“从关联数据看,无论按照GDP核算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看,支撑我国经济增速的数据都是匹配的。”孟玮指出,另外,从国际组织预测看,今年1月初,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对中国2018年GDP增速的预测值为6.5%至6.6%。这些国际组织的预测应该说有可比性和说服力。

孟玮表示,中国经济拥有巨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

“我们不追求高速度,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但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潜力、有能力保持合理区间的增长。”孟玮说。

外商在华投资将迎来更多机遇

去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了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开22个领域的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有人担忧,开放的步子太大,会产生不利影响。

“网上少数质疑22项开放措施的评论,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理性和不负责任的。”孟玮回应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通过扩大开放,积极吸引外资,引入了国外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商业模式,增强了国内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带动了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全面发展。外资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开放促进了我国改革深化、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

孟玮表示,新版负面清单的实施,激发了新一轮外商投资,推动了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比如,特斯拉在上海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电动汽车超级工厂,宝马在沈阳投资新建第三工厂等。新的投资必将促进国内市场良性竞争,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国内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孟玮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国仍需进一步扩大开放。今后国家发改委将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二是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三是进一步推进重大外资项目,为项目落地提供绿色通道,鼓励外资参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四是进一步完善法治化投资环境;五是进一步促进公平竞争。

“我们相信,在中国高水平开放进程中,外商在华投资将迎来更多机遇,也将实现更大发展和互利共赢。”孟玮说。

全国就业形势既有“稳”又有“变”

近日,互联网行业裁员的声音引发了社会关注。对此,孟玮回应称,从了解到的情况看,互联网企业的招聘和用工总体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规模裁员现象。

孟玮介绍,从就业形势来看,目前,全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也面临一些新变化,可以说既有“稳”又有“变”。从“稳”的方面看,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城镇调查失业率也保持在较低水平。从“变”的方面看,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面临下行压力,这种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传导到就业领域。再加上新增劳动力供给一直维持高位,可以说,就业总量压力不减。

“在看到就业市场‘稳’和‘变’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国就业市场的‘潜力’。”孟玮说,我国经济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特别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新动能加快增长,将创造巨大的多元化需求,拉动更多就业岗位,我们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妥善应对各类风险,巩固就业形势稳定大局。

孟玮表示,今后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是以稳增长促就业,着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稳定和促进就业提供坚实支撑;二是以抓创业促就业,加大税收、融资、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更多劳动者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就业;三是以保重点促就业,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四是以提质量促就业,引导市场主体为劳动者提供更加稳定的工作岗位、更加长期的劳动合同、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更加合理的薪酬增长机制等,促进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刘坤)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