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政策>>

服务外包产业高质量发展划出重点

2019-01-16 14:57:27 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孟妮

1月10日,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会同有关部门发布《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2018年版)》。新版《指导目录》明确了23个重点发展领域,包括软件研发服务、集成电路和电子电路设计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云计算服务、人工智能服务、金融后台服务和工业设计服务等。

新版《指导目录》修订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其相比2016年的版本有何变化和调整?这些调整彰显了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何种趋势,又将产生什么影响?对此,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信息与技术研究部部长郑锦荣教授进行了解读。

记者:新版《指导目录》修订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郑锦荣:《指导目录》的修订旨在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中关于“定期发布《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的要求,明确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导向。

近几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服务外包与其他行业的深入融合,尤其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服务外包新业务、新模式不断涌现,服务外包产业的内涵外延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前的《指导目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需要进行重新修订,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指导目录》的修订将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引导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与税收、示范城市等相关政策形成配套体系,为各地政策落实和开展工作提供方向指引;为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申请城市及其他具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条件的城市提供产业投资领域与发展方向的指导,促进各地方产业有序、健康、协调、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在转变服务理念、学习跟踪新技术动态、掌握应用新模式等方面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了启示,有利于将更多新兴技术和业态的服务外包企业纳入产业工作体系,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记者:新版《指导目录》中共涉及23个重点发展领域,相比2016年版有哪些调整和变化?

郑锦荣:新版《指导目录》筛选出23个重点发展领域,主要是基于五个方面的综合考量,即基于最新的服务外包统计标准、基于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基于技术创新的发展、基于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基于国家服务外包相关政策导向。

据此,新版《指导目录》做了如下调整和:一是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变化,增加了重点发展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服务、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维修维护服务、服务设计服务。这些调整和变化均有章可循,例如新增“人工智能服务”,是因为作为全球科技研发和新一代IT技术的核心方向,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服务外包现有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造,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服务外包新领域增长有可能促使传统服务外包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同时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智慧金融、智慧生活、智慧医疗等具有紧密且广泛的商业应用前景。

二是调整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一些企业业务日益融合交叉的领域。如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并入“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体现出单一业务流程的服务外包业务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发展的趋势;将“数据分析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合并为“大数据服务”,符合大数据技术发展下的业务融合和一体化趋势;将“呼叫中心及电商后台服务”改为“呼叫中心服务”,将“专业业务服务”改为“内部管理服务”,使领域概念更加清晰。

记者:作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新版《指导目录》彰显了哪些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将对产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郑锦荣:新版《指导目录》及时吸收了新技术和新业态带来的变化成果,反映了现阶段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和趋势。

当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正在从成本驱动向智力取胜转型,一些新技术主导的、高附加值的业务领域得到快速增长,具体表现在,一是向解决方案服务转型。服务外包企业整合多个业务环节或流程服务能力,并向咨询设计端延伸,具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开发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产品。二是向云计算服务转型。云计算使得服务外包从传统购买模式向租用模式转变,极大地节约运营成本,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三是向智能化服务转型。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在呼叫中心领域,同时在制造业、金融、医疗等领域也都有全面发展。四是向平台化服务转型。服务外包众包平台的产生推动原有“一对一”的合作模式转向“一对多”的合作模式。

新版《指导目录》是瞄准国家“十三五”时期和党的十九大以来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重点领域,必将实现“服务外包+能源”“服务外包+农业”“服务外包+医药”“服务外包+金融”“服务外包+制造”等融合发展,从而推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语安)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