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区域>>

无锡组团赴京招才引智

2017-12-07 11:54:04 《国际商报》

作者:唐开富 王心慧

入冬寒意盛,求才热情浓。日前,大批无锡知名企业赴京前来对接大院大所,招揽高端人才。无锡市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洽谈会暨“百企千才高校行”北京专场活动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引才活动再结硕果:精准对接大院大所“人才金矿”,19个项目集中签约;优良发展环境获青睐,应聘者硕博人才占比超八成。无锡正以成色十足的机遇和热情相邀,吸引各路精英来太湖之滨创新创业,实现梦想。

创新创业氛围获专家“点赞

在北京科技大学会场,嘉宾云集、高朋满座。无锡市商务局、无锡市人社局、无锡市科技局、无锡市金融办对无锡人才发展环境作了系列政策推介后,与会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分别上台畅谈了“无锡印象”,为无锡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点赞”。

我国材料科学专家朱静回忆了3件令她印象深刻的事。她说,一次来到无锡调研从事新材料研发的中小企业,遇到了一位在锡创业的上海交大教师。当她问这位老师为何选择无锡创业时,对方回答:“在无锡做科研成本较低,地方上又给了一些投入,在这里创业更容易。”第二件事与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有关。超算中心杨广文教授曾和她提及“无锡为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文环境和保障条件,在无锡工作舒心”。第三件事是关于一位从房地产转行到高温合金领域创业的民营企业家。“无锡人有一股实干精神。这种精神令人佩服!”朱静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无锡向来重视发展高科技产业,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这些都是无锡优势。”吴岳良认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未来无锡应继续加大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对接力度,搭建好载体平台,这样一定能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对接大院大所再发力

此趟北京之行无锡收获颇丰,共有19个人才科技项目签约。如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将共建智能制造无锡产业化基地;江苏秋林特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签订了气化水煤浆湿式棒磨机项目;无锡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合作研发“单细胞液滴培养——微生物高通量筛选仪”,这一项目将填补相关研究和应用领域空白。

诸多成果的取得来自无锡市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的信心与决心。据介绍,活动前一日,无锡各市(县)、区团队便各自奔赴在京的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各显神通。江阴市代表团一行赴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就在江阴建立中心分支机构事宜进行对接。宜兴团队召开了宜兴在外乡贤座谈会,吸引了20多位乡贤共话发展。梁溪区团队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开展了技术对接。

今后将有更多科技成果在锡落地转化。惠山区前洲街道党工委书记孟栋说,来京之前他们对镇上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摸排,事先做了准备。此次,在街道的积极推动下,无锡前洲兴华机械有限公司与首都高校科技信息联盟签订了高速多功能复合地毯智能装备开发项目。该联盟秘书长、北科大科研部副部长李林介绍说,这一联盟由北大、清华等33所高校联合组成,拥有2万多条科技成果信息,未来将在惠山区成立一个联盟无锡工作站,结合无锡地方产业特色,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育。

不惜重金招揽高端人才

无锡市“招才团”阵容强大,共有83家无锡企事业单位组团招聘,包括国联集团、地铁集团、文旅集团等8家国企,兴澄特钢、法尔胜集团、长电科技等20家上市公司,以及医院和高等院校等,提供了近1500个岗位。特别是江阴15家招聘企业都是上市公司。

无锡企业不惜重金引才,给出“投资总监”50万元年薪的无锡市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展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龙。该企业总裁方健表示:“无锡产业投融资领域特别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企业发展进入“加速度”,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也非常迫切。

数据显示,此次无锡市赴北京招聘共收到1158份简历,其中硕士博士984份,占比逾八成。“太湖人才计划”、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日益让无锡成为各类人才成就梦想的优选之地。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吴艳是江西人,她说,找工作最看中平台和发展前景,这是她选择无锡的原因。就读于清华大学金融专业的博士生顾同学是无锡人,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就参加了无锡市清华北大专场招聘会,因为要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所以没有回无锡工作,这次知道有招聘会,特地赶来参加,他说:“非常希望能在家乡发展。”

此次北京人才洽谈会共吸引了来自北大、清华等28所在京高校,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8所科研院所,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等34家人力资源机构和中信产业基金等34家金融机构的专家人才近300人参会。

活动期间,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带队拜访了清华大学,与清华校地合作办、科技开发部、职业发展中心等部门交流,双方就今后在科技研发、项目合作、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进行了洽谈。

(责任编辑:语安)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