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区域>>

中国“天眼”一周岁 多彩贵州网记者带你走进核心区

2017-09-27 09:32:37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贾过之)十几年筹备,五年半施工,2016年9月25日,被称为“中国天眼”的这口世界上最大的“锅”——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在贵州省平塘县的一个喀斯特洼坑中建成启用。

一年后,2017年9月25日,“天眼”迎来一周岁生日,这一“养在深闺”中的中国奇迹到底“长”成了啥样,多彩贵州网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中国天眼”旅游景区

像眼睛一样被保护 “天眼”练就“铁布衫”

走进“天眼”景区,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大概就是两个字“绿”和“静”。

整个景区,除了公路、观景台和“天眼”,几乎全部都是绿色。“我们目前已对‘天眼’核心区周边6个通信基站及7个大理石矿山进行了关闭,并停止了核心区一切项目招商工作,严格入河排污口的设置论证审批及监管工作,同时还对矿山进行了植被恢复。”平塘县委书记臧侃介绍说,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天眼”,为呵护好它,贵州平塘县可谓做足了功课。

由于“天眼”半径5公里区域内,屏蔽所有移动通信信号,没有了手机的游客们也“静”了下来。2016年7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运行环境保护条例》,这是中国首部射电天文望远镜电磁宁静区运行环境保护法规,里面对产生辐射电磁波的设施建设进行了明确规定。

一年以来,“天眼”就是一直这样被保护着。多层的“保护膜”,有力维护了大射电的正常运行。

“天眼”景区电子产品智能安检和人工双重安检

一次不能带手机的旅游 安检比机场还要严格

还没进景区,相机、手机、电脑、手表、充电器、充电宝等电子产品就全被“拦”在了门外。在“天眼”景区入口,记者可谓经历一次最严格的安检。不仅如此,30多分钟的景区专车车程后,在观景台山脚下,同样的“待遇”记者又“体验”了第二次。

由于射电望远镜易受外界电磁辐射干扰,对电磁波环境要求极高,面对大量外来游客,怎么做好游客的安检工作,平塘县这一年来可是花了不少功夫。

进景区时,首先,游客需要把所有电子产品等违禁物品寄存在游客服务中心的智能安全储物柜;其次,所有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电子产品智能安检和人工双重安检才能进入景区;还没完,进景区后只能乘坐景区专用摆渡车,据了解,景区观光车辆均经过特殊处理,确保车辆运行时不产生影响射电望远镜正常运行的电磁波。

“‘天眼’景区的旅游是一次真正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一方面用最原始的体验感受归隐山野的闲适,另一方面还可在‘天眼’面前感受宇宙的奥秘。”臧侃告诉记者。

“天眼”景区移民安置点

5000余人搬迁 让静默区“真静默”

来到“天眼”景区你肯定会有疑惑,30公里范围内居民那么少,人都去哪了?其实,他们早已有了新家。

“搬迁到镇上后,利用政府补贴,我和儿子做起了火锅店生意,因为来镇上的人变多了嘛,生意是越来越好。”从“天眼”核心区搬迁到安置点的黄章庆自豪地说,现在出去和别人聊起自己的家乡就是“中国天眼”所在地,大家都知道。

早在2008年12月26日FAST项目举行奠基仪式后,平塘县就按照大射电建设要求,牢固树立将核心区移民安置区建设成为旅游景区,将安置点建设成为旅游景点的理念,及时启动核心区移民安置区选址规划及建设工作。

同步对5公里核心区内土地、林地进行流转征收,积极开展搬迁群众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被征地群众缴纳养老保险金,在保障搬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同时,确保了大射电核心区真正实现“真静默”。

截至目前,平塘县克度、塘边两镇建成安置房904栋,搬迁群众1213户5270人,搬迁群众实现就业或就业帮扶2050人,两个安置区教育、医疗等相关配套设施均正在建设完善中。

平塘“天文小镇”夜景

“天文小镇”全新亮相 “静”待游客来

天文博物馆、暗夜观星园、光影天街、星空游乐场……走进平塘县克度镇,天文元素可谓无处不在。因为“天眼”,这个曾经藏于深山的普通小镇正变成日渐繁华的“天文小镇”。

也正是因为“天眼”,平塘县相继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平塘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

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平塘县接待游客513.63万人次,增长40.1%;旅游总收入完成46.23亿元人民币,增长43.07%。

国庆黄金周即将到来,平塘县旅游事业管理中心主任石榜泽说,今年黄金周期间,“中国天眼”所在的“天文小镇”克度镇,将以全新面貌迎接游客。天文时空塔、天幕商业街、天文体验馆、球幕影院、天文科普带等新景点已准备好接待来自全球的天文和科技旅游爱好者。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