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企业风采>>企业服务>>

汉能汉瓦问世 顶尖薄膜技术开拓万亿建材市场

2017-07-31 13:40: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7月29日,北京,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发布了薄膜太阳能新产品——汉瓦。汉瓦是将先进的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与屋面瓦融为一体,兼具高效发电性能和高等级安全性能,更符合现代建筑审美需求的新一代屋面瓦。汉瓦是市场现有分布式太阳能产品和传统屋面瓦的升级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李秉仁等嘉宾,与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名汉瓦意向经销商及渠道合作伙伴等社会各界的3000余名嘉宾出席发布会,一同见证了汉瓦问世的历史时刻。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李秉仁在致辞中表示,“通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正在向集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实现了国家对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可以预见,汉能依靠先进的薄膜太阳能技术,把绿色发展作为产品研发落脚点,与屋顶建材相结合,面对的无疑是一片蓝海市场!”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发表演讲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题为《一片瓦•一棵树》的演讲中表示:“汉能一直围绕住、行两大领域,进行重点产品布局,让建筑的屋顶、墙面都装上薄膜太阳能,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今天发布的汉瓦无疑是一次全新的突破,一次颠覆。每安装25瓦薄膜太阳能产品,所达成的减排效果,就相当于在地球上多种了一棵树。汉能一片曲面瓦的功率是30瓦,安装一片汉瓦,就多种了一棵树。瓦片虽小,但它的环保价值非常大,它的应用是在造福社会。”

汉瓦的五层工艺结构

汉瓦将轻薄、高效、柔性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通过内外双层的夹胶封装工艺,精密封装在高透光度玻璃内层中,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薄膜太阳能的高转换率特性,又能满足建筑的整体性和审美设计需求。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汉瓦采用先进的柔性薄膜太阳能技术,芯片量产转换率达到17.5%,而汉能今年的目标是将其提升至18.5%,并且今后以这样的速度不断提升转换率。目前,汉能拥有五条薄膜太阳能核心技术路线,研发效率、量产效率近年来取得重大突破,薄膜电池芯片的转换率连续创造了五项世界纪录,最高达到31.6%。

除了优异的性能,汉瓦的美观也是亮点之一。汉瓦与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理念所强调的一样,通过材料与设计的运用,将实用性、美学与人文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打造生态建筑,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汉瓦就是为建筑而生,用现代的技术和工艺,完美表现了瓦片晶莹剔透的曲面之美,与建筑的整体结合达成美观的效果。产品最终被命名为‘汉瓦’,也是因为它能够传承中国文化基因,以及它和‘汉能’的紧密联系”,李河君在发言中介绍。

发布会现场铺设的汉瓦屋顶亮相

据悉今年,中国将成为第一个颁布国家绿色标准的国家,汉能希望能成为国家标准。

市场现有的分布式太阳能组件的安装方式均为加装在建筑屋顶表面,无法与建筑整体融合。作为其升级产品,此次汉能发布的汉瓦系列产品分为曲面、平板、倒C型三款,能满足绝大部分建筑类型的审美设计和个性化需求。

此外,除了集成薄膜太阳能芯片的发电汉瓦实现发电功能,汉瓦系列产品还配备同样颜色与设计风格的边瓦和脊瓦等“配套瓦”,从而保持建筑屋顶的整体性。

汉瓦采用多重设计提升防水性能

与此同时,汉瓦作为一款建材,其安全性能较比传统屋面瓦全面提升,具有更优异的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性能。尤其是在防水性能方面,汉瓦因其玻璃材质、U型挡水条、F型卡槽等三重特殊防水结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屋顶的防水性能。汉瓦在结构上还有非常完善的防风、防雷击等安全设计,并可以在零下40到零上85摄氏度的环境下正常发电。目前,汉瓦已经通过了3C认证和CQC认证以及实例安装测试,产品质量及安全性都满足相关行业要求。

位于云南丽江的一位用户,已抢先体验汉瓦

为进一步确保用户利益,汉能还为汉瓦用户引入了第三方保险机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将为汉瓦产品责任险承保。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总共销出10.1亿平方米的瓦,而且这一数字保持着年均20%左右的高速增长。按照汉瓦目前的售价计算,其国内市场每年的潜在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人民币。全球市场至少是中国市场的两倍,每年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达2.8万亿元人民币。

李河君表示: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看到,从天上的卫星、无人机,到地上的小汽车、卡车、共享单车、背包、帐篷、手机、住宅等等,所有这些载体,都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而且可以被存储、被交易、被共享,这就是移动能源时代。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