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农夫山泉有点“冤”

2013-05-16 13:49:00中国食品杂志

    文  常青  中国质检报刊社原副社长兼总编辑

    “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曾经风靡一时的广告语今天被借来作为评论农夫山泉的标题的确更为恰当。

    笔者之所以说农夫山泉有点“冤”,是因为围绕农夫山泉的质量问题的“舆论战”至今不但硝烟未散,而且是非不明,反而成为中国新闻界在2013年这个春夏之际的热点、焦点、困惑点。说农夫山泉是热点和焦点,人们应该很容易理解,因为大到中央电视台,小到《京华时报》,再到各大网络,关于农夫山泉的报道、评论、专家观点几乎到了铺天盖地的地步。然而说到“困惑点”,似乎多少有点不被舆论和媒体所理解。谁在困惑?又困惑什么?说得确切一点,就是常年喝农夫山泉矿泉水的饮用者在困惑。喝了这么多年的农夫山泉矿泉水,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因健康原因而站出来指控“农夫”?如果说农夫山泉质量标准都不如自来水(某些专家的观点),为什么在市场上经营了这么多年却没有听到国家检验部门的质疑声呢?

    最近几天,有关政府部门终于站出来说话了。首先是浙江省质监部门向记者确认;“4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质监局对农夫山泉在建德、淳安的6个工厂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全部合格”。浙江省卫生厅在接受记者采访后也表示:“浙江的《瓶装饮用天然水地方标准(DB33/383—2005)》, 确实有5项指标低于国家《瓶(桶)装饮用水标准》(DB19298)但浙江省一直按照‘国标地标并行,就高标准执行’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

    “质量”之争由此演变成了“标准”之争。而企业是无权制定标准的,企业的职责只能是严格地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从这一点来看,农夫山泉确实有点“冤”。

    也许有的人会说,标准“乱”就“乱”在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政出多门”,其实也不尽然。“标准”是一个科学体系的标识,也是科学不断进步、演变和不断更新的代表数字。就拿水的标准来说,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存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这个标准不是“一万年都不能变”的“真理”。过去讲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现在讲食品必须保证安全,也许明天对食品标准的要求就是吃出健康来,后天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就会是吃出长寿来。从吃五谷杂粮不生病到吃出长寿来的发展过程,就是食品标准不断升华的过程。标准是一个动态,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真理符号。如同人的寿命和健康符号——年龄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的寿命和年龄也在不断变化。古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可现如今,人活到八十岁甚至百岁一点也不稀奇。不同地区的水资源不同、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再加上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不同,各地方的标准不相同也有其合理性。但这一标准必须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必须以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底线。国际标准其实也未必就是最好的标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标准组织的地位和话语权不断提高。因此,国家标准也常常成为国际标准制定时的参考依据,甚至成为重要依据。所以我们要用辨证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来看待标准问题,任何一家媒体或个人都应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谈问题,而不是偏激地胡乱指责和议论。科学是需要论证和检验的,科学容不得半点偏见、专横跋扈、不负责任和感情用事。内行人都知道,标准就其成分内涵来说分为卫生标准、健康标准、营养标准。从这个定义上讲,矿泉水和“自来水”不可能是一个标准,也不应该是一个卫生标准,但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是唯一的原则。所以说,人们在议论标准质量时,学一点科学知识、做一点科普宣传是十分必要的。媒体的责任不是忙于“结论”,而是在第一时间告诉读者和消费者真相,科普宣传才是给予真相的最佳途径和最好形式。要知道,“困惑”是会产生恐慌的,促进社会稳定也是媒体的重要责任之一。结论应该由科学检验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来给予才具有权威性。否则,舆论宣传失去其客观性就成了猜测、误导和添乱。

    当今社会是一个舆论传播非常发达、迅速的时代,越是如此敏感的舆论环境,越需要掌握舆论宣传工具的人公正和负责,其中包括对社会负责、对百姓负责、对政府负责的一致性,当然也包括对企业和产品负责。要知道,任何一个民族品牌从孕育、诞生到成长为有影响的中国品牌都要经历一个非常艰难、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一个负责任的媒体、一个具有爱国良知和职业道德的媒体一定要珍惜在自己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民族企业和品牌,切不要人云亦云。

    关心食品安全是每一个媒体人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每一名公民的责任。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点和承受能力需要媒体去引导和科普,更需要媒体去增强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当前,有些食品安全问题远比“农夫山泉”更有“危害性”和“危险性”。例如最近公安部公布的“老鼠肉冒充高价牛羊肉”现象,国务院特别召开了常务会议,责令“严厉打击”。广大人民群众也都对这一现象倍加憎恨和有强烈的诉求,盼望更多的媒体去关注,跟踪这些肉类的流向,更希望我们的媒体拿出更多的版面揭露这些黑心商和掺假售假的犯罪者,让更多的群众不再因食品安全而困惑。从这一点上说,媒体对农夫山泉的“追杀”确实让人们觉得农夫山泉有点“冤”。

    笔者之所以说农夫山泉“有点冤”,不是大冤也不是太冤,是希望农夫山泉从这一事件中总结经验,而不是冤冤相报。农夫山泉还要通过这一事件把“坏事”变成好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加强企业管理,明白提高质量无终点、产品标准永远只是企业科学发展新起点的道理。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家应树立起为中国品牌争光的社会理念,让自己的产品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断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之中茁壮成长,以应有的崇高理想和人生目标,让中国品牌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 故乡的标点

  • 时光之味

最新新闻
热门点击